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世杰、李娟随诊所得点滴

机缘巧合,我有幸跟随孔令诩老师出诊抄方,自2009年到2014年整五载,切实感受到中医的精深和临床的实效,感受到中医大家的风范。自知学识浅薄,本想多读书多临床再向老师请教后写一篇学习心得,可惜此愿难圆,老师2015年与世长辞,悔当初未多读未勤思。欲广老师之学,但自知刚入中医之门,还得走很长的路,仅把跟诊时所得点滴整理成文,以窥一斑,纪念老师。

重视四诊 辨证精准

孔师病人多是疑难杂症,病情多复杂,寒热虚实错杂,故用药多杂,少有成方,所用皆常见之药并无新奇难得之品。关键是四诊互参,四诊所得一致辨证自是无疑,若“四诊所得不一致,应深思熟虑,以定取舍,取有所本,舍有所依”。孔老师观察细致,病历中有“面欠华”,“唇紫黯”,“眶下青紫”等记录,老师重视舌脉,每位病人都细查舌,如“舌前半光”,“舌两条黯”,“舌根厚腻”,“中间光”等,细诊双手三部脉,病历中常记录寸关尺三部脉,舌脉结合症状判断气血盛衰,脏腑虚实寒热。患者史某,2013年10月23日就诊,失眠日久。舌红苔薄满,脉左寸滑大尺沉,两部关脉滑中带弦。辨证为心肾不交,肝脾郁滞。治以交通心肾,疏和肝脾。处方为黄连10g,桂枝10g,生地10g,芡实10g,竹叶15g,灯心草3g,麦冬10g,五味子3g,黄芩10g,炒白芍15g,郁金10g,枳实10g,焦白术10g,荷叶15g,乌药10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孔师认为,脏腑辨证是常用之法,三焦辨证、伤寒六经辨证也用于内伤病。

熟谙经典  博采众家

孔师承祖父孔伯华先生之传,重视理法,讲究临床实效,无门户之见,采各家之长,以期理法臻于至善,方药施之有效。孔老师熟读经典,病人询问养生之法,老师顺口而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四时养生亦随口背诵。孔师常用《灵枢·邪客》的半夏汤治失眠,用四乌贼骨一蘆丸治闭经,曾遇一病人孔老师说“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伏梁”,后遇另一病人“这是《内经》所谓肥气”。有一癫痫患者说老有肠鸣,孔老师加丹参,后翻阅《神农本草经》无意间看到丹参治“肠鸣幽幽如走水”,感叹老师了解药物之深,自是下过一番苦功。孔师重视经脉循行在临床中的应用,如胆经循耳,肝胆火盛可至耳鸣,后头痛、足跟痛加藁本引入足太阳经,肝经“夹胃属肝络胆”其支者“上注肺”,临证所见肝胃不和,肝火犯肺咳嗽较多。孔师认为“当今之病,多属积久,难于执一,而涉及肝木者居多,与社会竞争日剧,心理压力日增,心态难于平衡相关”,肝郁日久可化火,河间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用柴胡、黄芩、白芍、郁金、夏枯草等疏肝解郁清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年四十则阴气自半”,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孔师尊丹溪之法。临证老年人确实阴虚者多,阴虚便结如球用增液汤增水行舟,相火妄动加知柏。肿瘤手术后放化疗病人,多现气阴两虚,邪气未净之证。张介宾认为“阳非有余,阴亦不足”,孔老师曾治一病人,高血压眩晕,舌红少苔脉细数,明是阴虚肝旺之证,补肾却用杜仲、狗脊等温肾药,后问老师“明明是阴虚证,为什么用温阳药”,答“阴阳分得并不那么清楚”,后思阴阳本是同一体,动则为阳,静则为阴,且药理研究杜仲有可靠的降压作用,现在想来患者当是沉脉,故用温肾。中风后遗症患者多与痰火阻络相关,“火发风生,风必挟木势乘侮脾土,脾气不行,则聚液成痰”“治必熄风伐其木势,镇坠杀其火威,并予清金涤痰,育阴除热”(《孔伯华医集》),用珍珠母、生龙牡、石决明、代赭石等介类重坠平肝,天麻、钩藤等熄风,天竺黄、浙贝、瓜蒌等清热化痰,此外孔老师重视通络,常用橘络、络石藤、石楠藤、忍冬藤、鸡血藤、桑桂枝、路路通等,甚则加入虫类搜剔通络,如土虫、地龙、全蝎、山甲等。叶天士对于一些慢性疾患往往从“久病入络”辨证。孔师对于肢体麻木、头痛日久等亦用化痰活血通络。外感后余热未尽,孔师多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内伤咳喘凡右关滑大,多属胃热,用石膏清火,孔师承祖父伯华公之学,善用石膏。伯华公言“石膏味咸而兼涩,性凉而兼寒,”“其体重能泻胃火,其气轻能解肌表、生津液、除烦渴、退热疗狂、宣散外感温邪之实热,使从毛孔透出,其性之凉并不寒于其他凉药,但其解热之效,远较其他凉药而过之”(《孔伯华医集》)。

重视本草 精选药物

孔师重视《神农本草经》,深谙常见药的药性及功用,亦重视道地药材和炮制,方中常写杭白芍、杭菊、川黄柏、川牛膝、米泔水炒苍术、麸炒苍术、土炒白术、酒白芍、朱茯神、矾郁金、法半夏、半夏曲、姜半夏、姜竹茹、姜黄连、建曲等。随季节变化选用适宜的药物,春季肝木升发,加黄芩、青黛清肝,夏季用生脉饮益气养阴,长夏多用六一散清暑利湿,或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化裁清热利湿,初秋亦有暑湿之余气亦可用之。临证湿热证者较多,亦可用上法,平胃散、四妙丸亦是常用方。“有是证用是药”,并不拘于时节,冬季见湿热之证,亦可用六一散。孔师重视胃气,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灵枢·五味》),胃强则气血化生有源,但不能呆补,“腑以通为用”,“腑以通为补”,喜用东垣的枳术丸加内金治痞消食强胃,消积化滞用乌药、内金、山楂、枳实、槟榔等。孔师喜用成药和粉剂,如西黄丸、苏合香丸、猴枣散、小金丸、牛黄清心丸、川贝粉、珍珠粉、琥珀粉、羚羊角粉等。口疮加青黛、儿茶、白芷,便秘加当归、首乌、紫草。孔师喜欢用莲的不同部位入药,荷叶、荷梗、莲子、莲子心、莲房、藕节是常用之品。

自知经典未深究,各家未涉猎,拼凑成文,仅所得一二,窥探老师的博学广识,自觉惭愧。跟老师出诊最大的收获是学习看病的思路,孔师常说“该怎么治怎么治”,坚持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治病,不为西医的病名所恐所惑。第一次聚会时孔老师说“中医的生命在临床”,想来也是最后一次见老师,吾辈将继续沿老师之路走下去。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konglq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病例精选
乳癖治法补议
失眠多梦中医
胃胀的中医辨证治疗
【颜亦鲁:治脾胃病方】
大柴胡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大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