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昼则明了 暮则壮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承气汤证其五

《伤寒论》曰:“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按寒郁于外,热伏于里,则其证当俟阳热渐回而下之,俾热邪从下部宣泄,而病愈矣。若发其汗,则胃中液涸,胆火生燥,乃一转为阳明热证,为口伤烂赤所由来。

此正与反汗出,而咽痛,喉痹者,同例。由其发之太过,而阳气上盛也。此证余向在四明医院亲见之。

其始病,余未之见,及余往诊,已满口烂赤。

检其前方,则为最轻分量之桂枝汤,案中则言恶寒。夫病在太阳而用桂枝,虽不能定其确当与否,然犹相去不远。

既而病转阳明,连服白虎汤五剂,前医以为不治。

老友周肖彭属余同诊。问其状,昼则明了,暮则壮热,彻夜不得眠。

夫营气夜行于阳,日暮发热属血分,昼明夜昏与妇人热入血室同。热入血室用桃核承气,则此证实以厥阴而兼阳明燥化。病者言经西医用泻盐下大便一次,则中夜略能安睡。诊其脉,沈滑有力。

余因用大承气汤,日一剂,五日而热退。肖彭以酸枣仁汤善其后,七日而瘥。

 

【按】大论曰:“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今已口伤烂赤,考其原,咎在发汗,则更应下矣,此经文之可据以用承气者一也。

阳明病,有日晡所发潮热之证,大论言之者屡,今病人昼日明了,暮则壮热,殊相合,此经文之可据以用承气者二也。

更诊其脉,沉滑而有力,是为实,此脉象之可据以用承气者三也。

西医曾以泻盐微下,则中夜略得安睡,此前治之可据以用承气者四也。

有此四证,已可谓细心,若仍不能大胆投剂,尚得称为医家乎?

 

曹颖甫曰:口伤烂赤,胃热也,大便燥结,肠热也,手足阳明俱热,不急泻之,病何能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承气汤证其五
大承气汤治疗满口烂赤
《脉因证治》 > 卷四 六十四、杂证
脉因证治卷四 第六十四节杂证
夜读伤寒-212
【从大青龙汤等方看百病诊治要旨•温疫、寒疫的区别•理论区别】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