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证用激素,让中医人“如虎添翼”

一、激素的简介


二、中医对激素的认识


三、激素的使用要点


四、如何趋利避害


五、案例分享


一、激素的简介


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在紧急或危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往往为首选。


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泼尼松、甲泼尼松、倍他米松、丙酸倍氯米松、得宝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对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都有效。


慢性肾炎用激素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激素成为治疗慢性肾炎的一线药,但是其副作用也相当的广泛和严重。


二、中医对激素的认识


按中医理论分析,激素属于热性药。


使用激素后,人体会出现怕热、出汗、面红、痤疮感染、兴奋、舌红苔黄、脉滑数等反应,这些表现属于热证


三、激素的使用要点


西医的使用:足量使用、减量使用、小剂量维持或停药


中医治病观点: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凡是辨证为阳虚证、气虚证的患者,是激素的适应证


气虚证表现:全身浮肿、气短乏力、纳呆腹胀、大全蝎稀溏、舌质淡有齿痕、脉濡细等


阳虚证表现:气虚基础上,明显的怕冷、手脚冰冷、舌质淡嫩、脉沉细等。


凡是辨证为阴虚证、湿热证、热毒证的患者,是激素的禁忌证。


阴虚证的表现: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


湿热证表现:口苦、口黏、舌苔黄腻等


热毒证的表现: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等,及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降,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四、如何趋利避害


时振声老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其分为三型:


1、足量使用:在服用大量激素时,多表现为阴虚型(包括阳虚阳亢和阴虚热毒),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重用生地;


2、减量使用:在激素逐渐撤减的过程中,常由阳虚转化而呈阴阳两虚,此时可根据其阴阳虚损的程度而用济生肾气汤、桂附麦味地黄汤或桂附参芪地黄汤治疗。


3、小剂量维持或停药:激素撤减至维持或停药后,多变为阳虚型,可用桂附八味丸加仙茅、仙灵脾、干姜等温肾药;


五、案例分享


案例一:


杨某,女,30岁,2018年12月初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使用大量激素,在激素减量至30mg每天时,出现夜间梦多,噩梦为主,从入睡至晨起时连续不断,白天感疲倦乏力,舌淡略红,苔薄白,脉左关滑。


辨证:邪扰心神


处方:知柏地黄丸 每日三次,每次一包


服上方三日后,梦减少,未再有噩梦,白天精神改善。


案例二:(肖相如教授案例)


郝某,男,29岁,河北省沙河市农民,1999年12月18日就诊。


患者于1999年5月6日发病,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曾在沙河市医院、石家庄二院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经治缓解,于7月3日出院。8月1日复发,在家治疗2个多月,10月6日又去石家庄二院住院20多天,10月26日出院。11月1日,曾用强的松、阿赛松等,病情持续加重,医院下病危通知书,因钱已花光,口才失去治患者失去治疗信心,于12月17日出院,12月18日家人将其抬到沙河市中医院就诊。


就诊时见患者高度浮肿,体重由病前66公斤增加至90公斤,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8克,胆固醇10.6mmol/L,血浆总蛋白32g/L,白蛋白15g/L,尿少,腹部和大腿皮肤繃裂,不断向外渗水,同时可见满面通红,痤疮感染,咽红而干,口干口苦,舌红降苔黄,脉滑数。


辨证:热毒炽盛,水瘀互结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利水


处方一: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当归芍药散合方


水牛角3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天葵子10克,紫花地丁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怀牛膝15克,车前子15克,石韦30克,白芧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丹参30克  每天一剂,水煎服


处方二:鲤鱼汤


500g左右鲤鱼一条,去鳞及内脏、加砂仁、葱白、生姜、食醋少许,清炖,每天一条,吃鱼喝汤。


2天后开始利尿,1周水肿消退,能下床活动。坚持上方治疗一月,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于2000年1月24日出院。出院后坚持门诊治疗一年多,身体恢复良好。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布于 2019-03-22
来自作品集医方医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西医内外妇儿方剂
寒症与热证
中医熟记50种证型
用阴阳思维认识病机
《百日学中医诊断》3.2.1. 八钢【寒证与热证】
治病首辨阴阳寒热 热证两因:阳盛、阴虚 寒证两因:阴盛、阳虚 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