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东垣脾胃内伤热病的理论基础
李东垣以不足万言的《脾胃论》名垂后世,被尊为内伤病大家,其学术观点影响深远。这部著作记载了李东垣在脾胃内伤病方面的主要成就。 本文主要体现了李东垣“脾胃内伤热病”的学术思想。李东垣在继承《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内容的基础上,精于临证,勤于思考,创建了适用于“脾胃内伤热证”的理法方药辨治体系。从“脾胃内伤热证”的发病是因何而伤,如何而伤,伤及何脏,如何传变,以及如何立法,如何治疗等方面细致地阐述了“脾胃内伤热病”的发展过程,发挥了《内经》中“内伤”这一重要病理概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脾胃论》也因此而成为了脾胃内伤病理论的辨证体系确立的标志。 《脾胃论》创建了一种更加适用于脾胃内伤热病的辨证体系,称为“脏腑生克辨证法”。它出自脏腑辨证法中对于脏腑之间五行生克的描述,但是又明显不同于脏腑辨证法,其病发于脾胃,传变于诸脏,其间又有“阴火”贯穿其传变的整个过程,这是由于“脾胃”在人体的特殊功能所致。因此,“脏腑生克辨证法”是一种更适合脾胃内伤热病的思辨方法,由此,与外感热病相对应的脾胃内伤热病的确立,再一次完善了中医学的热病学体系,丰富了临床。“脾胃内伤热证”这一病证的提出和“脏腑生克辨证法”理论体系的形成,对医学的发展极为重要,是中医学辨治体系完善过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通过对李东垣的脾胃内伤热病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适于脾胃内伤热病临床应用的“脏腑生克辨证法”这一独特的辨证体系,并对于李东垣的元气论、阴火说、甘温除热法、风药升阳观、升降浮沉法等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了这些研究内容同属“脏腑生克辨证法”的结论,认为其说虽异,但是同出一理,是一个整体,各自作为“脏腑生克辨证法”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应该整体进行讨论,才能更加深入、完整地体会李东垣的医学思想,对临床应用有所助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对“易水学派”的学习与思考
陆拯“症因论治治病求本”喉痹案 失音(声带水肿)案
从李东垣“阴火理论”论治糖尿病
学易水理论 精细辨证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①
李东垣“阴火”与朱丹溪“相火”之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