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 纪 藩 教授 治 疗 风 湿 病经验述要

广 州中 医 药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 广州关 彤 卢永智 林 昌 松 刘晓玲 陈光 星5 1 0 60 2 )

指导:陈 纪 藩

陈 纪 藩 教授 是 广东 省 名 中 医,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首 席教 授,第 三、四 批 全 国 老 中 医 药专 家学 术 经验继承 工 作 指 导 老 师,陈教 授从事 医 疗、教 学、科研 和 管 理 工 作 近 五 十载,学识渊 博,治 学严 谨,为 人清 廉,在中 医 药防治风 湿 病领域 辛 勤 耕 耘,擅 长 运 用 《 金匾 要略 》 及 《 内经 》、《 伤寒 论 》 等 经 典 著 作的 理 法 方 药 进 行辨证论 治,辨 证上 主 张 注重整 体,治 疗 上 推 崇 从 本 论 治,调和 阴 阳,平补 平泻。现 将陈纪 藩 教授 治 疗风湿病经验 简 述 如 下。

1

.

虚是 风 湿病 发 病 的 根 本 内 因

,

多 种病 邪交 错 是 其病机特 点

陈 教授 认为

,

风 湿病 的 发 生 多 以人 体营 卫 失 调

气 血不 足

肝肾 亏 损等为 内 因

,

由于 先天 察 赋 不

,

导 致筋 骨 失 养 而 空 虚

,

一 旦 起 居 饮食稍有 不 慎

,

外 界 的风

湿

热 之 邪 便趁虚而入

正 如 《 金

匾 要略 》 所说

:

五 脏元 真 通 畅

,

人即 安 和

,

客气 邪风

,

中 人 多 死

元 真之气 以 先 天 精 气 为 基 础

,

后 天 水谷之 气 培 育

元 真通 畅

,

即 元 真 之气 充 盛而 通 行全 身

,

不易受邪 发病

若元 真 不 足

,

脏 腑功 能

失 调

,

则 客气 邪 风 等 各种致 病 因 素 侵犯 人 体

,

最终 导 致风 湿 病发 生

因 此 正气 虚弱是 风 湿 病 发 病 的 根

本内 因

陈教授 指 出

,

按 照唯 物 辩证 法的观 点

,

外 因 需通 过 内 因 起作 用

,

因 此

,

对 风 湿病 发 病 的认识

是 完 全符 合 辩 证唯 物 主 义观点 的

对 于 病 机

,

陈 教授 认为阴 阳 失 和

,

虚 实 互 见

,

寒热 错杂

,

湿

癖 等多种 病邪 交

错 是 风 湿病 的 病 机 特点

如 类 风 湿 关节炎

,

肝肾

气血亏虚是 本 病 发 生 的内 因

,

而 风寒湿 邪 侵袭则 为

发病 的 诱 因

在 病变 的发展和 转 归 中

,

一 方面

,

正 虚 招邪

,

邪 恋 损 正

,

如 此 反 复

,

虚 实 相 兼

;

另 一 方

,

随着体 质 偏 胜

药食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风 湿之 邪 或从 阳 化 热

,

或 从 阴 化 寒

,

或阴 损 及 阳

,

或 阳 损及

,

表现为 寒 热 错杂

阴 阳 两 虚 的证 候

,

终则 脏 腑功能 失 调

,

湿 邪 胶着 不 解

,

痰癖 凝 结 关节 而 筋 伤 骨

,

肢体 畸形 废 用 

2

.

调 和 阴 阳 是 风湿病 的 治疗大 法

尽 管 风 湿 病的 病 因 病机 十 分 复 杂

,

但 在 治 疗 上

,

陈 教授 一 贯 主 张 以 调 和 阴 阳 作为 风 湿 病 治 疗的 根

本 大 法

陈教授 认 为

,

中 医 药 治 病 以调和 为 旨

,

最 终达 到 阴 阳 的 平 衡

早 在 《 内 经 》 就 已 提 出

谨 察 阴

阳 之 所在 而调 之

,

以 平 为 期

, ’ ,

阴平阳 秘

,

精神 乃 治

等 观 点

调和

思 想 也 是仲景 学说 的重要 组 成 部

仲景 强调

阴阳 自 和 者

,

必 自愈

,

《 金匾 要略 》 提 出

阴 阳 相得

,

其 气乃行

,

大气 一 转

,

其 气 乃 散

阴 阳 相 得

,

则 气 血 调

,

营 卫 和

,

精 神 乃 治

;

反 之 若 阴阳 失和则百 病 由 生

《 金匾要略 》 中的 理

药就 充 分 体现 了和调阴阳

,

使 阴 平 阳 秘

其病 可 去 的 辩 证 法 思 想

可 见

,

尽 管 风 湿 病 的 病 理 变 化 复杂

多端

,

但 均 可 用

阴 阳 失 和

来 概括

,

风湿 病 的 治 法 多 种 多样

,

但总 不 离

调和阴 阳

这 一 根 本 大法

3

.

辨病 与 辨证 相 结 合

,

具 体 治 法因 人 而 异

风湿病中

,

不 同 病种 具 有 不同的 病 机特 点和 预 后

,

如 类 风 湿关节炎 侵 犯 四 肢 关 节

,

致 筋 伤骨损

,

关 节 畸 形

,

但较 少 侵 蚀 脏腑

;

而 系统 性 红 斑 狼疮 虽 然 也 会 出 现 关节肿 痛

,

但 不 致筋 骨畸 形

,

反 而 日 久

邪陷 营 血

,

内 伤 脏腑

,

损 耗 阴 阳

因 此

,

对 于 不 同 病种

,

或同一 病 种 的 不 同阶段 的 治 法

,

陈 教 授 主 张

应 病证结 合

,

辨 证 施法

3

.

1

攻补兼施 风 湿病 是 一 种慢性 全 身 性疾病

,

多 表 现 为 病 程 长

,

病 情 复杂

,

多 是 正 虚 邪 恋的病 理

状 态

,

处 理 好 扶 正 与 祛 邪 的 关 系

,

是 治 疗中 需 要 全程关 注 的问题

陈教授 认 为扶 正重 在气 血

,

补 益 重

在脾 肾

气 血旺盛 流 行

,

则邪 去 痹 开

具体运 用 中

,

气 血 俱虚者 常 四 物

四 君合而用 之

;

气虚为 主 者

,

用 四君子 汤 加淮 山

黄蔑

;

血 虚 为 主 者

,

用 四 物 汤 加 阿 胶

:

健脾 益 气喜 用 补 中 益 气 汤

;

补肾常 用 八 味

肾 气 丸 加 减

,

偏 肾 阳 虚 者

,

加用 仙 灵 脾

杜 仲

;

偏 肾 阴 虚者

,

去 附 子

,

加 龟 板

黄精

构祀 等

后世

的 独 活 寄 生 汤 亦 是 陈 教 授的 常 用 方

,

方 中 杜 仲 是陈 教 授 治 疗 类 风 湿 关节 炎 常用 药

,

具 有补 肝 肾

强 筋

骨 之功

如 《 本草 汇 言 》 云

: “

凡 下 焦 之虚

,

非杜仲 不 补

;

下 焦 之湿

,

非杜仲 不 利

;

足 胫之 酸

,

非 杜 仲

不去

;

腰膝 之痛

,

非杜仲 不 除

关 于 祛 邪

,

陈 教 授认为

,

一 般 而 论

,

痹 证 多 因 风 寒湿 邪 所 致

,

由 于 病 程冗 长

,

病情 复杂

,

多有 湿

邪久 留 不 去

,

湿邪 留恋往往 贯穿 于风 湿 病 的整个病 理 过 程

,

故 除 湿为 治 疗 之 第 一 要 务

;

湿 留 日 久聚 而

成 痰

;

气 血阻 痹 日 久而成 癖

所 以

,

在 祛 邪 方 面

,

既要注 意 风 寒 湿 邪

,

更 应注 意痰 癖 为患

真 气不 足

,

痰 疲 交 阻

,

既 是风 湿病病 理 变 化的 结 果

,

亦 是 造 成 风 湿 病 缠 绵难愈 的 重要 因 素

因 此

,

在 论治 中适当

选 用 化 痰

祛 癖 药 是 很 必 要 的

但 由于 患者 有 正 虚的 一面

,

在方药选 用 时

,

平 补 平泻是 其 要 旨

,

多 用

淡渗 利湿

健 脾化痰

活 血 化癖 之 法

,

少用逐湿

,

破 血 逐 癖 之峻 剂

3

.

2

寒温 并 用 风湿病 由于 病 程较 长

,

加 之 体 质

病 因

时令

气候

生 活 习 惯 以及治疗 方法 等诸

多 因 素 的 影 响

,

常 常 呈 现 寒 热错杂的现象

,

面对 这 种 病情错 杂之证

,

陈 教授 主 张 必 须 用药 性 相反的 药

物 并 投 的方法方 能取 得 临 床 疗效

,

因为 药物 性 味各 有 所 偏

,

藉 药 物 的这 种偏 性 可 纠 正 人 体 阴 阳 的 偏 颇

,

使 之 恢 复 平 衡

运 用这 种 治 疗 方 法

,

通 过适当的寒 温 配 伍

,

可 以缓解 方中 寒 凉药或温热药的过偏之性

,

从 而 做 到 平 补平攻

,

获得 更 为 满 意 的 治 疗 效 果

如 痛风 性 关 节 炎 多为 寒湿内 蕴

,

化浊 化热之证

,

患者

虽 局 部 红 肿

,

但舌脉 尽 显 寒湿

,

陈 教授 常 用 五 荃 散 合 化 湿清 热 的 土 获 荃

川草 薛

银 花 藤等常 能 奏 效

3

.

3

燥 润 互 济 燥润 互 济 的 治 法在 治 疗 风 湿 病 中应是一 种 重要的治 疗方法

,

风 湿病的 病 理 变 化 中

,

有肝肾 气 血不 足

,

筋骨 失 养 之 正 虚

,

又 有 风湿 痰疲之邪 恋

祛风

除 湿

化痰多 用 辛燥之 品

但 是 过

用 久 用 辛燥 的 药 物 往 往易 造 成耗 液 燥筋 之 弊

,

容 易 造 成 筋脉 失 养

,

倘 若 只 用 养 血 滋养 之 品 则有留湿 生

痰 之 虞

,

临 床 运用方 药 时

,

要注意 运 用 燥 润互 济 的治 疗方法

,

比 如 陈 教授 治 疗硬皮 病 时

,

常将活 血 化

癖 的当 归

红 花

水 蛙

土 鳖 虫 配伍养 阴润 燥的 麦 冬

石 解

玉 竹 等

4

.

方药 运用

4

.

1

针对病 因 病 位选药

,

加 减 重 在 精 妙 风 湿 病 病 因 复 杂

,

病程漫 长

,

陈 教 授 诊病十分 注重了 解 患

者发病 及 病 情变 化的 原 因

,

陈教 授 认 为

,

不同 病 因 致 病 的 症 状特 点不一 样

,

治 疗 上也 有很大 差 异

辨病 辨 证 的 基 础 上

,

针对 患者 起病 或 变 证的原 因 精 确 加减药味

,

能 大 大提 高临床 疗 效

陈 教授 临 床常

用 加 减 法 包括

:

偏 于风 者酌加防 风

羌 活

川 芍

;

偏 于 寒 者酌 加 麻黄

桂 枝

制 附子

干 姜

细 辛

;

偏 于 湿 者酌加川 草 薛

绵茵 陈

泽泻

威 灵 仙

;

偏 于 热 者

, 其 中风热者酌加忍

冬 藤

白花蛇舌 草

;

肝 肾

阴虚 者

,

加续 断

桑 寄 生

干 地黄

女 贞 子

旱 莲 草

玉 竹等

;

偏 于 癖者 加 三 七

姜 黄

川 芍

当归

丹参

泽兰

桃 仁

红花

;

脾 胃 不和 加 获 荃

砂仁

紫 苏 梗

桑 螺峭

;

气 血不 调 加 桂枝

黄茂

益 母

鸡 血 藤

此 外

,

陈教授擅 长 借 助药 物 的 归 经属 性

,

针 对 不同的 病 位 选 用不同 药物 以 求 直中病所

例如

:

在 上 肢者 酌 加 桑 枝

桂枝

姜黄

;

病 在 下 肢 者 酌加牛膝

杜仲

;

腰背 部 加 杜 仲

桑 寄 生

续 断

鹿含

草 等

;

胸 部加引经 药 积 壳

丝 瓜 络 等

;

病在 头 项 者 加菊花

葛 根

钩 藤

;

筋 脉 拘 挛 者 常 加木 瓜

白 芍

甘草

玉 竹

山 药 等 滋 养筋 脉

. 4 2

惯 用 药对

,

巧 用虫药

,

不 离藤类 陈 教授在 临证 中 对 药对 以及虫 类药

藤 类 药 的 运 用可 谓 出

神 入 化

,

得 心 应手

陈 教 授认为

,

药对 用 得 好

,

可以 事半功倍

,

提 高 处 方 的 整 体 疗效

功 用相近者

,

合用针对主证

;

功用不同者

,

相 伍制其弊 端

;

功 用 相 反 者

,

调 和 纠其偏颇

` 2 ,

陈教授 临 床常 用药对 包

:

桑 枝 配 桂 枝

,

缓 解 上下 肢 疼 痛

;

芍 药配 甘草

,

酸甘化阴

,

缓急 止 痛

;

桑 枝 配木 瓜

,

舒 筋 脉缓拘 急

;

桂枝 配 黄 蔑

,

益 气 通 阳行 痹

;

牡丹 皮 配 赤 芍

,

凉 血 活 血

;

泽兰配 泽 泻

,

利 水 消 肿渗 湿

;

土 获等配川 草

,

对 湿 热 痹 能利 湿 分清 浊

;

浙贝 母配 胆南 星

,

消关 节 顽 肿 属 痰 湿 滞 络者

等 等

虫 类 药 和 藤 类 药 同具 通络之 功

,

对 于风 湿病 关 节 肿 痛畸 形 者

,

适当加 用 使 治 疗更有针对性

,

有 效

祛 除 顽 痹

痹证 日 久

,

久 病入络

, ’ ’ 久 病 必 癖

,

在 治 疗时 除散 风 祛 湿 通 络外

,

可 以酌 加地龙

娱 蛤

蝎 子

乌梢 蛇

穿 山 甲 等走窜搜 剔 之 品

,

搜 剔筋 骨

,

通 经活 络

,

清除顽痹

,

虫 蚁迅速 飞 走 之灵

特性

,

借其

禅 飞 者升

,

走 者 降

,

血 无凝著

,

气 可 宣通

,

搜剔 络 遂之癖 类

的 特 点 治 疗 痹 证

若 见 关 节

畸 形

,

屈 伸 不 利

,

多 用 桑 枝

桂 枝

络 石 藤

宽筋藤

鸡 血 藤

银花 藤

海 风 藤等通 经活络

5

.

注 重功能 锻 炼 和 心 理 疏导

许多 患者 因 为 关节 疼 痛 而长 期 让 关 节 处 于 制动状 态

,

日 久导 致 关 节 僵直畸 形

,

生活 质 量 明 显下 降

,

陈教 授 认 为

,

对 于风 湿病患者

,

关 节动则 通

,

静 则 僵

,

一 定 要 重 视对 患 者关节功能锻炼 的 指 导

;

例如

,

类风湿关节炎 患 者 晨 起的肢体体操有助 于 改善 患者 的晨僵现 象

,

强直性 脊 柱炎 患 者 最 适 合 在 不 负 重的

情 况 下 游 泳 和 骑单车

,

可以 明显 改善脊柱功 能

另 外

,

生 命在 于 运 动

,

有 规 律 的锻 炼 能 增 强 体质

,

有 利 于 疾 病的 康复

中 医 注重 情 志 致病

,

更注 重 情 志 治 病

,

我们 在 临 床中 观 察 到

,

风 湿 病 患者 在 获 知 所 患 疾病 为 慢性

病 后

,

常 出 现 心 理 障 碍

,

主要 表现为焦 虑

悲 观

惊 恐 等

,

陈教授 指 出

,

思 伤 脾

,

悲 伤 肺

,

恐 伤 肾

,

不 健康 的 情 绪 状 态 有 碍疾病 康复

,

在 治 疗中 一定 要 重 视对 患 者 的 心 理 疏 导

,

告 知 他 们风湿 病 不是 不 治

之症

,

而是 慢 性病

,

经过 规 范 合理 的 治 疗

,

大 部 分患者 能改善 生 存质 量

陈 教授在临 证 处 方 时

,

常针

对 患 者异常 心 理状态

,

拟 出 甘麦大 枣汤

百 合地黄 汤 及逍 遥 散 等经 方 名 方

,

每每 见 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湿病之方,加防、芷增效
陈宝贵治湿经验采撷
温病学必背条文 云海邹羿
祛湿有一个关键点
【王绵之 治湿病之方,加防、芷增效】
汪机运用化湿法验案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