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三纪事——为什么要读书

孩子不擅长理科但是学习也算勤奋。虽是周日,一大早就起来做作业,做到十一点那张数学卷子还是没有完成。于是开始发火:“读书究竟有什么用,除了应付考试,这样每天做呀做,还是做不完,下午一点我又要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再不完成老师又要骂,我不想读了。妈妈,请你告诉我告诉我: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尤其是这讨厌的数学”。我一时无语,等她平静下来,我说,下午不要去参加辅导了,我帮你请假。

“哪有这样的妈妈,牢骚归牢骚,辅导我还是要去的”她反过来安慰我。  

 “可是读书究竟有什么用?”面对像女儿这样一个不好忽悠的年龄段的孩子,许多泛泛而谈大道理是苍白的。于是我只能到书上找答案。

   我在新语文读本(小学卷2)上找到大江健三郎的《我们为什么上学?》那篇文章的结尾这样写到:

今天,音乐对于Hikari来说,它已经成为发现自己丰富的内心活动、与别人交流和使自己与社会沟通的最重要的语言。这棵幼芽是在家里种下的,但是只有在学校里它才得以萌发出来。不只是日语,自然科学和数学,还有体育和音乐也是深刻了解自己与别人交流的必不可少的语言。这同样也适用于外语。

  我以为,为了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就必须上学。

  然后我又翻到《麦田里的守望者》250-251页,安东里尼先生劝厌学的“我”

  你一旦弄清楚了自己要往哪儿走,你的第一步应该在学校里用功,可我想,你一旦弄清楚了自己要往哪儿走,你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在学校里用功。你非这样做不可。你是个学生——不管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你应该爱上学问。

   你一旦经受了所有的文森先生的考验,你就可以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那是说,只要你想学,肯学,有耐心学——你就可以学到一些你最最心爱的知识。其中的一门知识就是,你将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方面你倒是一点也不孤独,你知道后一定会觉得兴奋,一定会受到鼓励。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象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过访捏的时期。幸而,他们中间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只要你愿意。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而且这不是教育。这是历史。这是诗。

   我并不是想告诉你,他说,“只有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才能够对这世界作出伟大的贡献。这样说当然不对。不过我的确要说,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如果有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他们留给后世的记录比起那般光有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人来,确实要宝贵得多。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更清楚,他们通常还有热情把自己的思想贯彻到底。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十有九个要比那种没有学问的思想家谦恭得多。

 学校教育还能给你带来别的好处。你受这种教育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自己脑子的尺寸,以及什么对它合适,什么对它不合适。过了一个时期,你就会心里有数,知道象你这样尺寸的头脑应该具有什么类型的思想。主要是,这可以让你节省不少时间,免得你去瞎试一些对你不合适、不贴切的思想。你慢慢就会知道你自己的正确尺寸,恰如其分地把你的头脑武装起来。”

我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里面记录了这几段:

 不过学校的课我还是听得相当专心。这是叫乌鸦的少年再三劝我做的。

 初中课堂教的知识和技术,很难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大用处,是这样的。老师也差不多全部不值一提。这我晓得。可你得记着:你是要离家出走的。而那一来,日后进学校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因此最好把课堂上教的东西——喜欢也好讨厌也好——一点不剩地好好吸进脑袋。权当自己是块海绵。至于保存什么抛弃什么,日后再定不迟。

   我听从了他的劝告(总的说来我对叫乌鸦的少年是言听计从的)。我全神贯注,让脑袋变成海绵,侧耳倾听课堂上的每一句话,使之渗入脑袋。我在有限时间里理解它们记住它们。这样,尽管课外几乎不用功,但考试成绩我经常在班上排在前面。

    这样也许我能大致回答女儿的“我为什么要读书“之问了。

  前日碰见阿云,和她谈及女儿的烦恼。她对我女儿的提问感到吃惊,因为她孩子和我女儿是同龄且同级,却是享受着数学的快乐,常常带来满分的喜悦,所以从来不会有“为什么要读书”之问。在既是妈妈又是老师的阿云心里,会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应该不算好学生了。

这时我忽然想到三毛在《荒山之夜》和奥克塔维沃的对话。

 ECHO”奥克塔维沃悄悄的喊我。

 “什么?”

 “你念过书?”

 “一点点,为什么?”

  “书里有什么?”

   "有信息,我的孩子,各色各样的信息。” 称呼别人——“我的孩子”是加纳利群岛的一句惯用语,街上不认识的人问路也是这么叫来叫去的。

 “做木匠是低贱的工作吗?”又是奥克塔维沃在问,他的声音疲倦又忧伤。

 “不是,不是低贱的。”

 “为什么读书人不大看得起我们呢?”

 “因为他们没有把书念好呢!脑筋念笨了。”

 “你想,有一天,一个好女孩子,正在念高中的,会嫁给一个木匠吗?”

 “为什么不会有呢!”我说。

  我猜奥克塔维沃必是爱上了一个念书的女孩子,不然他这些问题哪里来的。

  奥克塔维沃的眼睛望着黑暗,望着遥远遥远的地方。这个孩子与巧诺,与他的师父拉蒙又是那么的不相同,他要受苦的,因为他的灵魂里多了一些什么东西。

 “喂!塔维沃!”我轻轻的喊。

 “嗯!”

 “你知道耶稣基督在尘世的父亲是约瑟?”

 “知道。”

 “他做什么的?”

  “木匠。”

  “听我说,两件事情,玛利亚并没有念过高中。一个木匠也可以娶圣女,明白了吗?”我温柔的说。

   奥克塔维沃不再说什么,只是翻了一个身睡去。我几几乎想对他说:“你可以一方面学木工,一方面借书看。”我不敢说这句话,因为这个建议可能造成这孩子一生的矛盾,也可能使世上又多一个更受苦的灵魂,又是何必由我来挑起这点火花呢!

    “他要受苦的,因为他的灵魂里多了一些什么东西"三毛这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女儿也要受苦的。

事过一年我在儿童哲学智慧书《知识是什么》(法国,奥斯卡,伯尼菲,接力出版社)60页发现这样一段话:你必须去学校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吗?——每个人都要去上学,这可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事情。法律也规定爸爸妈妈必须送你去学校。因为上学能让你获得知识、学会群体生活,为你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然而除了到学校学习,在家阅读、看电视、出外旅行也能获得知识。你可能有疑问,有些人没有接受太多学校教育,但是他们也能拥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有时学校学习不一定让你感兴趣,你不明白上学到底有什么用。不过,你还是先学会怎样学习,这也是你去学校上学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握住孩子的“阅读黄金期”
孩子,别说读书无用
【故乡】 - 散文随笔
《一室友谊一生情》尤艳芳
江一燕:看她第一眼,就有娶她的念头
昆虫启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