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量电动弥粉机——虽然身材小,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却有大作用

近年来,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猛,栽培面积不断增加,已成为农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设施蔬菜栽培对调节蔬菜市场供应,扩大出口贸易,增加产品种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设施环境相对封闭,为蔬菜创造有利生产条件的同时也适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迥异于露地栽培,为害损失加重,防治难度提高。同时,又受设施空间条件限制,大型植保机械难于深入设施中施药,在劳动力成本高增长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高效的防治方法。传统的喷雾防治方法劳动强度大,费力费时,而且容易增加环境湿度,降低药剂作用效果。

弥粉法施药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微粉剂农药是利用粉粒所特有的漂浮效应,使农药微粉颗粒在温室大棚中自由、均匀地落在植物叶片上。施用微粉剂省工省时、成本低、施药量小、安全环保,施药过程不需兑水,不会增加棚室湿度,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且无高温引起的农药损失。传统粉剂的剂型落后,施药设备不配套,单位用粉量高,喷施后会在植株表面留下明显的附着物,对农产品商品性造成不良影响。又由于高精度喷粉设备的缺乏,导致粉剂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在此基础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发了一种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精量电动弥粉机,配合专用的微粉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施药方法简洁、高效、方便操作,喷施后植株表面干净,不会有附着物存在,药剂种类丰富,可以满足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需求。

1.喷粉机的发展概况

喷粉机是农业中用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机具,尽管在世界发展史上时间不久,但其发展速度很快,而且品种也多。在日本,1893年就开始制造手动喷粉机,1948年制成机动喷粉机。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生产机动喷粉机,1990年机动喷粉机生产量达到了16万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植保机械企业仿制、研制的新产品较多,而大量推广上市的品种非常少,常年生产的只有20多种型号,其中4种型号的产量占全国植保机械总产量的90%以上,产品型号过于集中,基础部件单一,没有形成系列,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需要。传统燃油式喷粉机体积比较大,维护不方便,不适宜在设施环境下使用;挤压式喷粉机比较费时费工,且喷粉量无法精确控制,导致施药量过大,大量的农药污染了叶片和果面,造成农药浪费、农药残留等现象。新形势下,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迫切需要新的喷粉设备,以满足不同施药量的需求。

2.精量电动弥粉机

基于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需求,精量电动弥粉机有效解决了传统喷粉机无法精确控粉、体积大、维护复杂等问题。该机型采用背负式设计,由电机、风机、药箱和喷管组成。主机采用长方体设计(长×宽×高=26cm×18.5cm×56.5cm,图1),工作重量(含电池)为7kg,每667m2的喷粉量为25~100g,可精确控制出粉量,实现微量粉粒的全田均匀扩散。控粉精度可以达到0.15~0.6g/s,单棚作业时间为3~5min,施药后微粉剂在棚室内的悬浮时间为2~3h。

图1a 精量电动弥粉机正面照片

图1b 精量电动弥粉机整体结构图

图1c 精量电动弥粉机俯视照片

3.设施蔬菜专用微粉剂发展概括

农药微粉剂是在农药粉剂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与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等剂型发展相比,微粉剂发展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微粉剂相对于其他剂型在水中的分散性并没有优势,但是微粉剂在高湿病害防控方面却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设施蔬菜面积的增加,不少专家学者在解决高湿病害的需求下,开发了设施蔬菜防治相关药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展的“防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粉尘法施药技术体系”,成功研制了设施蔬菜专用微粉剂,并在全国9省16地区进行试验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药剂种类单一,缺乏高精度的喷粉机,因此未得到长远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2011年开始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微粉剂的研发,陆续形成了新型专用微粉剂剂型。微粉剂在传统粉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粉剂配方深入研究,使研究的微粉剂有更好的喷出效果和空气悬浮效果(图2)。微粉剂颗粒粒径达到10μm以下,在空气中具备良好的悬浮性。而且加工过程中采用了新型助剂,施药后粉粒在叶片表面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分散均匀,避免传统粉剂施药后不溶于水的现象,使药剂可以更充分的接触靶标,提高药剂利用率。喷施后能够在植物叶片上更均匀的沉降,并且能分布到植物比较隐蔽的部位,在保护地蔬菜病害防治中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保护地蔬菜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等顽固型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图 2  微粉剂喷出效果

4.精量电动弥粉机结合微粉剂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技术

经过连续多年多点的试验,精量电动弥粉机结合微粉剂在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方面效果突出,适用于各类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弥粉法施药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4.1喷粉前棚室的准备  喷粉前关闭棚室的通风口,检查棚室的棚膜,尽量确保棚室的密封效果,但如果棚膜有小块破损对微粉颗粒无影响(图3)。

图3  喷粉前关闭风口

4.2喷粉机的调整  使用精量电动弥粉机,根据防治靶标将药剂混合好后装入喷粉机的药箱中,根据棚室大小调节出粉量和速度按钮,注意药箱内不可有水或湿气。

4.3喷洒方法  在大棚内喷粉,应从棚室最里端开始,操作人员站在中间过道上,边退边左右摇动喷粉器的喷粉管,直至退到大棚门外,把门关上(图4)。日光温室内喷粉,同样从温室的最里端开始,操作人员站在过道上,边退边喷粉,直至退出门外,关好门。如退出后发现药粉尚未喷完,可把棚室一侧的棚膜打开,从开口处将余粉喷入。由于微粉颗粒粒径较小,因此可在空气中呈现“布朗运动”和“飘翔运动”[5]。由于这2种特殊的运动形式的存在,粉体能够在空气中飘浮很长时间,使微粒分散的比较均匀,能达到很好的分布效果(图5~6)。

图4  倒退施药

图5  施药结束后粉体均匀分散

图6  施药 40 min 后仍有大量粉体弥散 在空间中

4.4喷粉时期  弥粉法施药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应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根据病情每隔7~10天喷1次,可以有效控制田间病情指数,节省用药。

4.5喷粉的适宜时间  施药最好在早晨或傍晚放风前1h或闭风后进行。如在傍晚进行施药,应趁闭棚前棚内能见度高的时候喷粉,这样方便操作,喷粉结束后即可放下草帘或保温被。晴天的中午应避免喷粉,因为在强光高温下叶面温度升高,粉粒在叶片上的沉积率较低,在阴雨天任何时间均可喷粉。

4.6最适喷粉量  不同设施类型,不同生育期,不同作物,不同施药方式,其施药量不同,药剂在作物叶片上的附着量也会不同。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弥粉法施药要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否则就会出现由于施药量过大造成药害或由于施药量不足造成防效不佳,苗期建议总喷粉量控制在30~50g/667m2,成株期建议总喷粉机量控制在80~150g/667m2。

4.7弥粉法施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喷粉时必须把微粉剂均匀地喷到棚室的空间,不宜把喷粉管直接对准作物,以防损害作物;喷粉结束3h待药剂颗粒完全沉降,并打开棚室的门及风口通风后,方可进入;操作时应遵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穿长袖工作服,佩戴风镜、口罩及防护帽,工作结束后必须清洗手脸及其他裸露体肤,工作服也应清洗后备用。

5.微粉剂的防治对象

真菌病害主要包括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蔓枯病、棒孢叶斑病、炭疽病、黑星病、早疫病和晚疫病等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辣椒疮痂病和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等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病害。

害虫主要包括蚜虫、粉虱、蓟马、潜叶蝇、螨类等害虫。

6.精量电动弥粉机的适宜地区

该技术适用于全国各地区的设施蔬菜产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技术已经过2年田间试验,设备参数及药剂作用效果已经经过严格测试,可以马上推广应用。精量电动弥粉机在施用过程中不增加棚室的湿度,施药过程简便、快捷、高效,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且施药后不影响植株外观,不污染环境,在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揣红运,谢学文,石延霞,柴阿丽,李宝聚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蔬菜喷施粉剂四注意
韭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1种番茄病虫害防治手册二:番茄灰霉病、番茄菌核病、番茄叶霉病
2017年山东省主推技术系列(五)韭菜绿色优质栽培技术
棚室正确使用烟雾剂
冬季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