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孩子体验习惯性无助

  在吃饭前摆碗是4岁的霏霏最喜欢做的事情,这天霏霏帮妈妈把饭碗放到餐桌上,却一不小心把碗全部打碎了。妈妈生气了,狠狠地训斥了女儿一顿:“让你别动你非要动!”从此,霏霏再不愿在吃饭前摆碗了。渐渐地,霏霏在拿其他易碎的或贵重的东西时也显得过分地小心翼翼。这期间妈妈在霏霏弄坏了什么贵重物件时又把霏霏训斥了一顿。这下霏霏变得不愿意拿任何东西了。

  专家点评:霏霏的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性无助,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因此对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甚至连试一试的愿望都没有了。这就是习惯性无助。儿童的习惯性无助感主要来自于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对孩子的错误厉声呵斥;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呵护溺爱,不给孩子自己做事从而体验成功的机会;如果父母常常在亲属朋友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让孩子感到自己无一是处,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就会渐渐地产生习惯性无助感而变得退缩和畏惧。

  习惯性无助是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还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生活不抱希望。这是一种可怕的感受,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个体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

  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他们的一片天,如果他们眼中的父母是挑剔指责且不爱他们的,那他们的世界就真的如同天塌了一般,如此,他们还能是积极的和勇于探索的吗?所以,请多给孩子包容和鼓励,千万别让他们体验习惯性无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来不孝顺的孩子,小时候有4个“信号”,愿你家娃一个不占
6岁女孩钢钉穿膛不敢告诉父母,真相让人心酸
是什么让一段关系发生真正的转变?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
家有男孩,这4件事尽量少做,或会把儿子“养废”
请别否定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