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居住模式》-1
人类应中止大城市
开启网状居住
从源头避免聚集传播
封城停摆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诸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冰雪、洪水,瘟疫等,它们无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前不久的汶川地震更是让我们记忆犹新,它造成了69222人遇难,374638人受伤, 1817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37.7亿元的严重后果。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的爆发是客观的,是人类所无法控制甚至是难以预测的。既然我们无法控制或改变自然,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从自身出发来避免(或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目前,人们对灾害的防御主要是通过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以及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等手段。而这一系列的措施其实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的威胁,汶川地震就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灾害之所以能造成如此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了强度大的自然原因外,与灾区人口密度大、数量多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能够从根本上避开各种自然灾害,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害,我们从人类居住行为方式出发,寻求出一种抗灾性极强的新型居住行为模式,即人类网状居住时代。

在网状居住模式下,人们都居住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安全地带,不仅有效地避开了各种自然灾害,保证了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各种交通问题、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以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是对我国乃至整个人类未来居住行为模式的超前设想,我们认为“城市化”是一条死路子,“网状化”将是人类发展的最终出路。这可能一时难以被广大朋友们所认同,在此,敬请各位不要为此而否认其可行性。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重大灾害的灾后重建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注:本文节选自2008年在校大学生课题论文《灾后中国居住行为模式——人类网状居住时代》,课题组成员:赵乔范 边瑞静 牛朝旭 葛军飞 潘艳玮 马伯乐,导师:周正。

第二季 第9集:

《养成习惯 尊重所有人》

今日开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地质灾害和地震灾害有什么区别?
减轻自然灾害系列 — 地震灾害
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最少的城市:哈尔滨、青岛、厦门
12-02-18高二地理《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课件)
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基本概述
全球变暖有多严重?我国这2处地方不断下沉,可能比日本还要危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