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点解读9:从“南京高铁站年轻男子猥亵小女孩案件”看网络暴力

现象:近日,“南京高铁站年轻男子猥亵小女孩案件”引发热议,目前,当事男子已经被警方拘留,但是,网路上已经衍生出来的网络暴力现象,值得我们警惕。一是一名叫做李炳鑫的小伙无辜“躺枪”,被误认为是猥亵男,遭到人肉和网络攻击;二是爆料人“作家陈岚”遭受到数千条咒骂及死亡威胁,甚至被人肉,有演变为现实威胁的可能。从猥亵到猥亵,最终演变为经典的网络暴力。

领读:互联网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帮助中国实现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跨越,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也让群众观点的传达增加了许多变数。比如上述事件中的人肉以及网络威胁,对于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乃至于威胁到人身安全,对于社会秩序的破坏性让人心惊。

毋庸置疑,网络暴力的产生,从主观上看,和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部分人价值观失衡有着密切联系,一些社会情绪,在网络上可以肆无忌惮的爆发。同时,网民年轻化,也是网络暴力突现的直接原因之一。年轻网民血气方刚,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在缺乏冷静思考和分析的前提下,就化身“键盘侠”,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以“正义”之名围剿当事人,甚至发展到现实伤害,他们自以为声张了正义,却忽略了正义是客观的,而不是一家之言。从客观角度分析,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和隐蔽性,让人们以为可以不用为自己的不当言论承当责任,也进一步激发了部分网民发言的随意性。

当前,关于互联网的立法在不断进步,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于完善我国在网络空间的规范治理体系具有基础性意义,将改变我国信息网络领域长期以来缺少基本法律支撑的状况。对于运营者的监管、个人信息的保护等都以法律形式进行了规范。而“实名制”和“诚信体系”的建设,将从技术层面强化互联网监管,对于构建网络个体言行与其义务相互对应的责任链条具有重大意义。而作为个人来讲,网络暴力制造者本身或许并非有意为之,但是,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在看风景的同时,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每一次不当的情绪宣泄,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台风源”。事实上,网络上许多曝光的事件乃至视频,只是一个断截面,只能反映当时的状况,并不能完整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断章取义之嫌,比如最近曝光的老师和学生课堂互扇耳光事件,当事人早已和解,但是视频的发布,给当事双方都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作为公民,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全面客观看待网络信息,积极维护社会秩序,这也是作为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读|南京猥亵事件背后的网络暴力
电梯猥亵小女孩被人肉,我第一次这么感谢网络暴力
信息图:谁最有可能遭遇网络暴力?
面对“社会性死亡”,法律如何存在
南京南站猥亵女童案嫌犯被批捕:涉嫌猥亵儿童罪
浅谈“网络暴力”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