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哈军工风骨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独特文化魅力
10-06-12 作者:金 声   编辑:哈工程


 

在中国的大学里,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具有独特魅力与气质的大学。哈军工的独特出身赋予这所大学独特的精神境界,独特的办学历程锤炼出这所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与船、与海的不解之缘形成了这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使之在中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性贡献。

 

独特的历史造就独特的栩神



漫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便可见这所大学特殊的精神印迹:校史馆里陈列着毛泽东主席当年为学院成立颁发的《训词》和亲自审阅过的唯一的大学教学计划;11号教学楼左侧走廊尽头,挂着“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地”的标志牌,这样的标志牌校园里还有数十块;3l号教学楼门楣上“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牌子是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她创建于1953年,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委。她高起点、高速度的创建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她的创建动用了全党、全军的力量,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高等学府。她诞生于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众多的党、政、军领导人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关心、关注学校的筹建和发展,使哈军工从成立起就肩负起为新中国国防科教事业服务的神圣使命,使哈军工的每一个人都自觉地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之中,每一个人都主动献身于祖国的国防科教事业。

哈军工13年中,共培养了包括两弹元勋在内的3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省部级领导、200多位将军,为国家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哈军工人自强不息、忠诚报国的精神品格密不可分。

1966年,哈军工退出部队序列;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它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无论哈军工的后继者是否还穿着那身军装,建设强大国防的理想毫不褪色,高度自觉、无限忠诚地服务祖国、服务国防现代化的信念已深深扎根,作为哈军工的继承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人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国防科教事业,忠诚奉献、拼搏奋斗,把哈军工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演绎得更加精彩。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学校和56所设有研究生院、43所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全国重点高校。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哈军工时代已成往事,但哈军工的优良传统和无悔信念就这样被她的后继者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今天,“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大学精神深深融入了工程大学人的血脉,成为这所学校自觉的精神追求,它支撑着学校在56载沧桑砥砺中义无反颐地为国防科教事业不懈奋斗。

独特的校园承载独特的文化


 

漫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便能感受到这所大学的独特校园文化。嘹亮的军号时时划破历史的记忆,成为师生最深沉的眷恋;著名设计师梁思成设计的教学大楼中西合璧,飞檐碧

瓦,气势恢宏,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条路环抱着中国高校最大的操场——军工操场;陈赓广场上巍然屹立的首任校长陈赓大将铜像睿智刚毅、大气从容;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奥列霍夫广场上,奥列霍夫铜像与灯光璀璨的2 1 B教学实验楼仿佛形成了这位前苏联专家与莘莘学子的时空对话;世昌园里邓世昌铜像在繁花、小径的掩映下引人注目,郑和铜像包围在郑和园一片丁香和游廊中,是学生晨读的好去处;贯穿校园南北的3条主干道“陈赓路”、“居英路”、“林毅路”表达了哈工程人对创建者深深的怀念之情,“拓海路”、“兴海路”等5条道路体现了哈工程人矢志不渝的高远追求与辉煌理想,“善水路”、“智水路”等体现了哈工程人肩负使命、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从容与坚定。

校训墙面向红旗大街的校门正面镌刻着“哈尔滨工程大学”几个大字,背面镌刻着“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它时时勉励师生继承传统、追求真理,在对科学的探求和创新过程中不断追求至真至善的崇高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工程大学人自强不息、奋力开拓。近3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诸多荣誉。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是哈工程人始终追求的目标,学校秉承哈军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办学观念和“教书教人”、“一中、二主、三严”的办学理念,今天,“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已成为工程大学人的标志性形象,“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已成为广大教师的独特风范;“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已成为工程学子的良好风貌。学校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可靠、顶用”之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成为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院校;近3年来,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亚太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获得国际、国家级奖近百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 8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表彰。

独特的理念产生独特的贡献


 

漫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便能体会这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特色。在半个多世纪里,学校远离海洋却心系海洋,从未放弃过为祖国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建功立业的理想。

哈军工时期,学校以新中国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艘气垫船等摘取了数十项“共和国第一”。哈船院以来,学校始终自觉服务于造船工业和海军建设,取得了我国第一座中型水平型循环水槽、我国第一台潜器浮力定深控制系统、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某型中小型舰艇组合导航系统、我国第一台深潜救生艇等诸多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技术奖数百项,在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等国家战略性领域做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学校基于对自身历史优势和国家需求的前瞻性思考,进一步将服务的主体领域凝炼为“三海一核”,并形成了“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方略。这一办学方略准确表达了哈工程人对船、海、核那份难以释怀的情感。在这一特色办学方略指引下,哈工程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动承担国家在“三海一核”领域的重大战略任务。在“三海一核”领域保持了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近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973计划”、“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0余项。2008年科技经费到款逾5亿元,居全国高校前列。今天的哈工程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之一、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一支重要依托力量。

独特的历史造就独特的精神,独特的校园承载独特的文化,独特的理念产生独特的贡献,以“忠诚”为灵魂、以“工学”为境界、以“海防”为特色的独特校园文化深深地影响和浸润着哈工程的每一个师生。今天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就象一艘扬起风帆的航船,满载使命与希望,在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的主战场上,正步履坚定地迈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来源:本校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闲话:大学那些事儿16——国防七校
哈军工,你不能不知道的学校
国防七子是哪七个大学
国防七子是哪些大学
西方最害怕的中国七所大学比清华北大牛多了1
比清华北大还牛:西方最怕的中国七所大学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