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2011计划高校名单

(专家初审结果)

2013年1月28日,国家“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2012年度“2011计划”专家初审结果的通知》(教技司【2013】35号)。其中面向科学前沿类协同创新中心8个,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有6个,面向行业产业类的有11个,面向区域发展类的有10个,共35个。两全其美网校城特邀独立评论员dudu认为,在全国首批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初步评审中,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均有2个牵头协同创新中心进入首批名单,成为最大赢家;清华大学以零个入选爆出最大冷门;西北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北外、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大、云南农大成为黑马。以下为通过专家初审的全部35个协同创新中心和牵头高校名单:

一、面向科学前沿类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及牵头高校名单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

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大学

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

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大学

二、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类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及牵头高校名单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

三、面向行业产业类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及牵头高校名单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工业大学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

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江南大学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四、面向区域发展类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及牵头高校名单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

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

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

脑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医科大学

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大学

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业大学

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农业大学

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农业大学

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农业大学

评论

两全其美网校城消息,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12年度“2011计划”专家初审结果的通知》(教技司【2013】35号),公布了首批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初选名单。其中面向科学前沿类协同创新中心8个,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有6个,面向行业产业类的有11个,面向区域发展类的有10个,共35个。两全其美网校城第一时间邀请特邀独立评论员dudu就2011计划初选结果发表评论。

两全其美网校城特邀独立评论员dudu认为,2011计划是211工程、985工程以来体现国家意志的又一重大工程,国家先前确定的首批入选指标最多只有35个,所以竞争程度不仅应该说激烈更应该说惨烈来形容。在全国首批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初步评审中,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均有2个牵头协同创新中心进入首批名单,成为最大赢家;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22所985高校惨遭出局,特别是清华大学也零个入选,爆出自211工程、985工程以来最大冷门。而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北外、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大、云南农大成为最大黑马。

两全其美网校城独立评论员dudu认为:首批入选的国家首批2011计划高校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充分体现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追求,充分体现了“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协同创新,面向各类高校开放、支持地方和行业发展”的思路。从申报、评审的情况看,入选高校在相应领域不仅体现了极高的科技创新竞争能力,还体现了顶尖的“协同创新性”的战略策划能力。

dudu说:“食品安全与营养”这样的协同创新中心最终花落江南大学而不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中国南海研究”这样的协同创新中心最终花落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而不是中国海洋大学,“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最终花落西安交通大学而不是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最终花落上海交通大学而不是清华、北大、北京传媒大学等等,都值得不仅仅是当事学校,也值得所有高校反思和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武大、人大、上交等高校未通过!
计划更名为“大学”的高校名单
“2011计划”高校名单公布
186所高校入选!教育部公布重要名单
40年前的大学实力是怎么样的?看看1981年中国首批博士点高校名单
33所高校入选!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拔尖计划”2.0名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