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懋第:代表南明与清廷谈判,不卑不亢

崇桢十七年( 1644 年),李自成军队攻陷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焚殉国,不久,阴谋主宰中原很久的鞑虏清兵趁虚入关,迅即攻占北京。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是为弘光皇帝。

左懋第到南京进谒弘光帝,升为兵科都给事中,后被任命为太常卿,不久又右佥都御吏,巡抚江南诸府。

左懋第闻听母亲为国殉难的噩耗,上书请求去京师再返回莱阳葬母,此时中枢官员趁机建议以左懋第为钦差与清廷谈判划江而治。朝廷于是任用懋第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一起去,同时让懋第经营黄河以北,联络关东各部队。陈弘范曾经是辽西将军,所以精通满语,与一些满洲将领熟悉。

懋第上书说:我这次出使要祭奠先帝、先后的灵柩,查访东宫二王的踪迹。我既然当了使臣,势必不能兼领封疆事宜。并且绍愉是被我弹劾罢掉的官,不该再让他和我共事。朝廷未能批准左懋第的请求。

这次出使满清使团的任务是:联合满清抗击李自成,改葬崇祯帝和妃子,暗中册封吴三桂为蓟国公,希望他不忘自己是汉人。使团带着金一万两,白银十万两,绸缎二万匹以感谢满清杀贼。又拨给大米三万石,银子五万两以犒劳吴三桂,希望他能够恢复汉室,驱除鞑虏。

其实左懋第深知赴京议和,如同与虎谋皮,希望渺茫,决心以“误国辱身”精神完成使命,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他愤慨上书以为辞行道:“望陛下时时以先帝之仇、北部之耻为念,更望严谕诸臣,勿以北行为和议必成,勿以和成为足恃。

夫能渡河而战,始能画江而安。”提醒南明王朝不要期望和议一定能成功,即使议和成功,也不一定是可以信赖的,主张以武力保平安。

强调以天下为重,以耻仇为念,以沦陷之民为忧,要整军伤兵,以田恢复大业。左懋第对北行议和的危险也深有预料。他在一封信中说:“懋第此行,是懋第死日也。”立志要“效宋之文天样”,“留正气于千古”。

左懋第在鸿胪寺陈设太牢,率随员北面哭祭三日,先行前往崇祯墓地祭拜梓宫。双方相见后,清方大臣指责弘光帝即位为僭,左懋第大义凛然,驳斥了清方谬论。

清廷与明朝议和,心存羞辱,还故意将明朝使节的椅子摆在北面 ( 古人以南主北客,左上右下为特点 ) ,左懋第拒不领受,直到全体使节坐到南边才开始言谈,清廷毫无议和诚意,左懋第也无法多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南明15:不合时宜的谈判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汉奸还是忠义
“福王为君、唐桂为王”,乾隆中期对南明正统观的重新界定与缘由
弘光三案
潞王朱常淓监国始末
明朝运气最好又最差的藩王,错过一次皇位,还有第二次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