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莊子的“心齊”說


《莊子·人間世》透過孔子與顏回的一段對話,討論了“心齊(齋)”這一命題,闡明了擯棄主觀而遵循自然之理。在這裏,莊子的“齊”,便是齋字,古者齊、齋相通。《說文》:“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凡亝之屬皆从亝;徂兮切。”又“齋,戒,潔也;从示,齊省聲。”齊、齋二字古時寫法相近,因而古人此二字常有肴混。從《說文》的義訓可知,齋具有戒慎自心,潔淨自心之意。古人在祭祀或舉行典禮前常須清心寡欲,凈身潔食,以示莊敬。也因為古人臨大事,往往會齋戒,以誠其意,以戒慎誠恐之心而臨之,則處事多無紕漏。

至於齋戒的形式,一般須沐浴更衣,不飲酒茹葷,不與妻妾同房,以示虔誠莊敬。以上這些做法無非是要通過外在的清心潔意以達到內心的莊敬,從而展示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但這些也只是外在的齋罷了。到了《莊子·人間世》這裏,卻提出了“心齋”這一嶄新的命題,那便是超越了外在形式齋戒的一種內心提升,是一種精神的凈化與昇華。在顏回請教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的方法之時,孔子提出要求顏回齋戒之後才能告知。起初,顏回也認為是一般的齋戒,因而說“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然而孔子告訴顏回,這只是一般祭祀所用的齋戒方式,並非是孔子所指的“心齋”。誠然,這些話語並不見於《論語》、《孔子家語》等儒家經典,而獨見於《莊子》,這自然是莊周假託孔言以明“心齋”之理了。

面對孔子所提出的“心齋”,顏回固然是聞所未聞,因而進一步請教孔子。此時,孔子便對“心齋”展開了討論,其間“一若志”三字,便切中了肯綮。所謂“一若志”,表面上看來只是使自己的心志專一,但實質上是要使自心寧靜且擯棄主觀錯覺,從而超越常心到達天心。而後文“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齊也”,便是對“一若志”的最佳詮釋。至此,顏回進一步請教:我過去未嘗心齋處事不離自我,自從懂得心齋之後便不再有自我出現,這種境界可以叫做“虛”嗎?對此,孔子便給顏回向上一路開示,假如你能夠進入到追名逐利的環境中遨遊而又不為名利地位所動,人君能採納你闡明你的觀點即可,若不能採納你就止語不言。不去尋找仕途的門徑,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標的,讓心思凝聚全無雜念,把自己寄托於無可奈何的境域,那么就差不多合於“心齋”的要求了。一個人不走路容易,走了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跡就更難。受世人的驅遣容易偽裝,受自然的驅遣便很難作假。聽說過憑借翅膀才能飛翔,不曾聽說過沒有翅膀也能飛翔;聽說過有智慧才能了解事物,不曾聽說過沒有智慧也可以了解事物。看一看那空曠的寰宇,空明的心境頓時獨存精白,而什么也都不復存在,一切吉祥之事都消逝於凝靜的境界。至此還不能凝止,這就叫形坐神馳。倘若讓耳目的感觀向內通達而又排除心智於外,那么鬼神將會前來歸附,何況是人呢!這就是萬物的變化,是禹和舜所把握的要領,也是伏羲、几蘧所遵循始終的道理,何況普通的人呢!”

可見,莊子這裏的“心齋”便是要突破尋常心靈的桎梏,從而俾此心循天地之妙心以翱翔,以至浮游於塵滓之外,皦然泠然,無緇無垢。這種使自心超悟然後翱翔於大道之上的表述,正好與後世禪家所謂的超悟異曲同工,誠可交互發揮相互印證,從而兩得同臻矣。因而,我們在讀《南華》時要有參究的心量,而於日常的參究之中,又須有莊周“心齋”的修學,方可真正提升自己,獲得心靈的徹底解脫與超越。

附原文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仲尼曰:“齊(1),吾將語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2)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齊乎?”曰:“是祭祀之齊,非心齊也。”回曰:“敢問心齊。”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3)。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4)。虛者,心齊也。”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夫子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游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5),一宅而寓於不得已(6),則幾矣。絕跡易(7),無行地難(8)。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9)。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瞻彼闋(10)者,虛室生白(11),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几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12)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齊:齊戒,這里指清除心中的欲念。

(2) 茹:吃。

(3) 心止於符:符,跡象,現象。

(4) 唯道集虛:虛,指虛空的心境。

(5) 無門無毒:不要擺出醫師的架子,不要把自己的主張看作治病的良方。

(6)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心靈專一,把自己寄托於無可奈何的事物中。

(7)絕跡易:不走路容易。

(8)無行地難:走路不著地就很困難。

(9)使易以偽:使,驅使。偽,虛偽。

(10)瞻彼闋:觀察那空虛的境界。

(11)虛室生白:空明的心境可以產生光明。

(12)散焉者:沒有成就的一般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道、中庸、中间、中立
赵逸之:普遍字痕视阈下的《论语》研究 (一)
读书的三境和三医
读庄子-心斋
王阳明书论揭示:学习书法,“眼高手低”才是至高境界
井冈山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