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家孩子的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这是一个让学生喜欢又烦恼的东西。

       八零年高考,没有复习资料,除了看书,就是老师编题、猜题、押题。我们翻课本,找报纸,甚至把当兵带回来的画报上面的句子和标语都抄下来。

       那个时候,资料匮乏,流行摘抄,我们每人都有一个摘抄本,就是这里找,那里抄,同学互相抄。也有极少数同学有现成的“名人名言录”。书包除了几本课本外,里面空空如也,倒也轻松。

        记得班级里的杨芸同学有一本文言文翻译的辅导书,在大家看来,几乎是大腕级的感觉,人人都抢着看,我反正没有抢到过。

        那时,就是这样的仅仅靠书本和老师的押题,我们复习的效果基本还在轨道上,大差不差,尤其是政治和作文都在老师的预料之中,起码八九不离十。

       到大学毕业,那时的复习资料开始流行,但不多。开始出现一些人到学校推销辅导书,江西和山西的复习资料居多,多是江西师大和山西师大出版的。

        说一句实在话,他们的复习资料质量还行,起码针对性强,学生能对照这些资料理解课文,辅助性较强。我那时给学生征订也是真正考虑到提高学习成绩,不过,能买到的也只有这一两家的资料。

       但后来的情形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推销资料和辅导书的渐渐的多起来。推销员开始给老师买几盒烟,后来又给一个茶杯,再后来给十几块钱,终于一本辅导书可以给几块钱。其时,资料质量已经开始下降,学生手上资料也渐渐的多起来。一些编写资料的人再也不会对某一份资料细致打磨,让人眼花缭乱,只能应付过场,甚至出现哪一个资料回扣多,就订谁的。

       编资料和辅导书的越来越多,有的老师教书不行,可热衷于编写辅导资料,托人推销,来钱快。既可以赚钱,又可以为评职称加分量,一箭双雕。

      由于资料鱼龙混杂,渐渐地出书和销售资料失去市场,而且成本提高。于是出现老师开始帮助推销。起先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指定买什么书。这样很快被家长和社会指责,并发现其中猫腻。

       于是,再后来,一般老师也不指定买谁的,在哪个书店。可老师上课讲这本资料啊,你没有这个教辅资料你怎么上课啊。于是家长赶紧打听在哪里买,是什么资料,问老师不就得了,终于在一个书店准确买到老师上课讲解的那本教辅资料——明面上看:自愿哦。买书的时候,店员会记下你所在学校、班级,老师自然会得到他得到的报酬。这样没有指定,没有强迫,自然、自愿的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皆大欢喜。

        教辅资料从开始的求而不得,到现在的泛滥成灾,从开始的精练有效,到现在的泛滥而粗糙,甚至成了腐朽的温床,真的是,呜呼。

       而今,社会、学校、家长的急近功利,家长又学会了抢答,带着孩子去新华书店寻猎那些名目繁多、鱼目混珠的有用无用的资料,加之网络的加入,似乎有了这些资料,孩子就能成龙成凤。真的苦了孩子,坑了家长,也为难了老师。

                      麻烦你点一下“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教辅练习分析:看看这些辅导书你都买对了吗……
一线教师支招:选对辅导材料要做到“三看”
(3)对家长选用课外教辅资料的建议
工具书教辅书迎旺季 小学每科要买3、4本
【转载】家长辅导孩子作业常见四大误区
选教辅教材家长需练就“火眼金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