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家的土灶

▲李正阳题

 

去年家里翻修厨房时,我再次见到了厨房中那个七八十公分高,一平米大小,有些沉旧,带着泥土气息,烙印着岁月沧桑的土灶。

我的老家在湖北黄梅下乡那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在电饭煲、液化气灶等现代化厨房用具普及之前,土灶是生活中不可缺一的重要工具。

我年幼时故乡的人们刚从以贫为荣的特殊年代中走出来,物质匮乏,生活清贫,农家厨房中的灶台都是就地起材,用泥土垒起来的,烧饭时烟重火燎的,而且隔三差五就要重新加固.……
我家这眼灶台是爷爷在农闲时,披星戴月地出门做些小本生意,长年累月积累一些微薄收入,在当年计划经济年代时,砖石需要凭票购买时,历经千辛万苦、费尽周折,花费了近百元钱才打起了这眼安装两口铁锅,用泥土和砖石结合的灶台。

老家黄梅下乡没有山,烧饭的柴草都是庄稼杆。那时,农村没什么人外出谋生,都在家务农。人多地少,几乎每家庄稼杆都不够烧一年,乡亲们经常为缺少柴草而发愁。

我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因病致残,家里生活更加艰难,家里生活重担全压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爷爷奶奶在农闲时,经常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外出割野草、小树回家当柴火,有次半夜睡梦中醒来,看见爷爷扛着一担沉甸甸的小树枝和野草回家……

从我记事起,奶奶每天拂晓时便起床,在昏暗的油灯下,有条不紊地涮锅,淘米,然后坐在烟雾弥漫的土灶前烧火做饭,忙碌着一家人的饭和菜。读初中时,夏天在厨房中烧火做饭时,热得汗流甲背。我替换奶奶烧火,让奶奶出去乘凉,当我坐在热气腾腾的土灶前,不到几分钟,就大汗淋漓、挥汗成雨。

我急忙扔下了手中的柴火,飞快地跑出了厨房。正在堂屋中纳凉的奶奶,看见后,笑呵呵地向厨房走去,奶奶并没责备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做任何事情可不能马马虎虎,要有始有终呀,做人,做事都要持之以恒,要经得起磨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望着奶奶坐在飘着浓浓的烟雾的灶前做饭,身上的衣服全都被汗水浸透得湿漉漉的,我的眼睛湿润了,这哪里是做饭啊?这分明是奶奶用汗换来的......

我出门务工后,家境逐渐好转,厨房中也配备了电饭煲,液化气灶等现代化用具,可操劳了一辈子的奶奶在农闲时,仍然用土灶做饭,奶奶说:“柴火灶里烧出的饭才香呀。”
记忆中,爷爷对灶台视若珍宝,每当空闲时,便用高粱杆制成的笤帚把灶台和烟窗上的烟火灰和柴草灰,小心翼翼地清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爷爷经常对我们说,珍惜生活用具就是珍惜自己……爷爷去世前一个月还让我搀扶着他去厨房中看了他花费了心血和汗水的灶台….…

去年,老灶连着旧厨房一起拆掉,新厨房建好后,焕然一新的新厨房中,自来水,冰箱等现代化厨具一应俱全,可奶奶坚持要在宽敞明亮的新厨房中打一眼灶,这眼新灶在厨房格格不入,看上去大煞风景,当我皱着眉头时,奶奶一眼便看出了我的心思,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呀,我们的生活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做人可不能忘本呀……”

我家厨房中的这眼灶,不正是千千万万农家厨房的缩影和农人勤劳、节俭的像征吗?

作者简介

黄洪雨,八〇后,黄冈市黄梅县新开镇邹桥村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在还有人用红砖做灶台吗?
民俗 | 烟火中的灶台
陈晓春丨怀念儿时的老土灶
冰心文学大赛美文欣赏【大学组】奶奶的厨房
小时候熟悉的灶台, 你还记得吗?
温暖的灶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