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穴名菜“卷煎”竟是苏轼所创?他还有哪些我们之前不了解的故事?
去年给学生们讲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之后,我发觉自己学生时代对于苏轼模糊的了解如今变得深刻清晰多了。真心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他的积极乐观、洒脱豁达之个性。
前段时间又给学生们讲起苏轼的《定风波》,一下子就爱上了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之感。

我近些年常吃到武穴素菜“卷煎",今天才知道它的来历。而且发现我们平时爱去游玩的什么“仙姑山”“马口镇”“大法寺”都跟苏轼有关啊,一起来看看吧:

”元丰五年夏,苏东坡路过灵山脚下,听说灵山有“小西天”之称,便上山看看。他上山与庙里的主持拉起了家常

主持告诉苏东坡,僧人们一般自食其力,不依靠化缘生存,灵山寺除种稻谷外,还种黄豆、蔬菜、花生等。苏东坡听后,非常敬佩。

他想改变一下僧尼吃素食的视觉和口感,就用黄豆浸泡,磨细打豆腐、结豆皮,把豆干、青菜、花生、大蒜、葱姜混合在一起,做成菜馅,再用豆皮包卷在一起,用文火煎烤。

据说,僧尼们吃了东坡亲手做的卷煎,只觉又香、又酥、又脆,味道好极了,都赞叹不已。如今,卷煎已成为黄冈武穴市的一道名菜。

话说苏东坡第二次来到武穴市,是元丰六年的秋天。这天,苏轼携王朝云游览仙姑山,写出一首《咏仙姑山》的诗:

游尽黄州千万峰,身如萍草寄行踪。
戏招五祖寺前月,来听三仙庙后钟。
夕野尚开黄菊蕊,秋风还惹白芙蓉。
僧房熟睡谁惊醒,唧唧床头恼小蛩。
是夜,东坡梦见三仙姑手捧莲花翩然而至,道:想居士与我等有缘,且赐予荷花三片,可消灾避祸。

此时,苏东坡梦醒,起身前往供香台前敬香揖拜,果然看见三片晶莹剔透的白色荷花,每片荷花之上还有一叶嫩绿的韭菜。

苏轼没有细想,拂去韭菜,收取荷花于囊中。其实,那荷花之上的韭菜才是真正消灾之灵物,怎奈天机不可泄露,苏东坡此后多舛的人生印证了仙姑的预言。

当地百姓为苏东坡没能悟透三仙姑三三九九之言,只取荷花未取神灵韭菜(韭字中有两个“三”字,音为“九”),避灾而惋惜不已。


马口湖畔马口镇,是当时一座重镇。湖东南边有坐亭,名曰“风波亭”,亭名是东坡所题。

元丰六年五月初四,东坡和王朝云乘一叶扁舟来到马口湖畔,走进一个村落,只见家家户户门楣和窗棂上插着艾条、菖蒲,村民把淘净的糯米用芦苇叶子一层一层包裹起来。

苏东坡道:“莫不是端午节到了啊。”乡民见有客人便拢过来凑热闹,说些湖边异事,每年湖里在五月初四这天,都要起大风淹死人,所以提前一天过端午。

苏东坡听了,当即写下“风波亭”三个大字。回头见王朝云跟着小嫂子们学包粽子。

苏东坡看着朝云包粽子的可爱小模样,心情大悦,当即写下一首《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元丰六年五月,苏东坡路过张百可村,发现这里的苎麻长的又瘦又矮,感到纳闷。
苏东坡老家在眉州,经营纱縠行,他本人是棉花、苎麻的种植和纺织的行家里手。看到地上的苎麻又矮又黄,有点困惑。

他举目一看,这里山是青的,水是秀的,树木葱郁,庄稼茂盛,偏偏苎麻没有长好。

苏东坡望见不远处有个老农在苎麻地锄草,便走上前去,与老农拉起了家常。他告诉老农,是这一带土壤里缺少土杂肥造成的。

用今天的话讲,农作物缺钾肥,就长不粗壮。柴草灰烬里含有苎麻生产的必要成份,正好填补了土壤里的不足,才使苎麻能改变营养,搭配合理的成份。

千百年来,当地农民都采用苏东坡教的施补草木灰的办法,使苎麻生产特别优质。
直到今天,大法寺一带农民敬称苎麻为“苏麻”。

看完这些苏轼与黄冈武穴的故事后,我不禁想知道他当年被贬到黄州,到底经历了多少有趣的事儿。所以我争取以后把苏轼与黄冈其它县市的故事都搜集整理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东坡与武穴的历史故事
曹锦军:相约人文武穴 赴一场风雅之旅
东坡雪堂的故事·黄冈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苏东坡的五不写,果然有道理。
学生习作:从古诗看苏轼
为何苏东坡很瞧不起司马相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