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丽华 | “秋”与“月”里赏中秋

▲鲁迅行书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您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自媒体群、信息交流群

秋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象,或者充滿了丰收的喜悦,或感怀萧瑟的凄凉……而“秋”也让人产生了诸多的联想。秋天,成熟的季节,玉米熟了,稻子黄了,高粱红了,苹果红了,山里红红了山里的枫叶红了,就连我们这儿主干道上栽种的美国红枫树也是一片彤红,好一派秋天的景色……

“秋“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很像一只长着触角的昆虫,有人认为是蟋蟀,理由是虫以鸣秋。古人发現蟋蟀一般在秋天鸣叫,因此,借以形体表示秋天。开始是禾,后来添加了火,一般认为这表示农民在收获庄稼后用火焚烧桔杆,在提高土埌的肥力的同时灭除田间的害虫。但也有解释,加“火”表示秋天禾谷成熟,远看似火灼。也有说,农历的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下,天气转凉,意味着秋来的到来。

《说文解字》里对秋是这样解释的:“秋、禾谷孰(熟)也”。“秋,本来表示着收获,收成,庄稼成熟了的意思。《尚书盘庚》曰:“若衣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大至意思是说,农民只有努力耕作,才能有收获。民间也有:三四月里忙,八九月里见收成之说。后来,“秋”成为了人们一种固定的说法,秋天,各种农作物,蔬果大批成熟,也是农民最忙的季节。一些在外打工的人,也会在这个季节回到家乡抢收,农村中小学校的孩子们也放农忙假,帮助家人秋收,有句话:三春没有一秋忙。

收秋的季节就是秋天。因此,“秋”自然而然就含有“秋天”的意思,《诗经.卫风.氓》中的“秋以为期”,是说女子跟心上人约定秋收后为婚期的意思。《管子.四时》:“春赢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则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各自的特征。

古人用春、夏、秋、冬四时搭配五行,秋属金,而金色白,可见“金秋”“白露”中颜色的字是有特定的来源的,“白露”原是指秋天的露水,如今,“白露”一词主要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名称,也是为人们所熟知的。

在我国东北,进入秋季,天气就会发生明显的的变化,早晚的天气变凉,到了深秋,草木凋零,自然界也显得一派萧条,萧杀的气氛也显露出来,“秋”由此而多了“悲愁的色彩和含义”。古时候把年老而不得意的文人叫“秋士”。例如,《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

在古人的观念中,秋季代表“萧杀”。因此,凡是崇尚“顺天而为”的古人,通常把行刑问斩之类的事情安排在秋季执行,也就是所谓的“秋后问斩”。而且与律令,刑狱有关的亊情,往往被冠之以秋,比方说“秋曹、是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刑法或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等。一般认为,“秋”在愁字形当中表示读音,然而,从“秋”隐含的“悲秋”之义我们可以看出“愁”的主要意思是“忧愁”,那么,它跟秋之间的联系,显然不仅是读音。

“秋”由秋季的意思发展出表示一年的时间,在古代的文献中,人们也看到了大量出现的“千秋万岁”后又有“千秋大业”一词,“秋”由表示季节名称意还发展出某一时期,某一时刻,而且常常含有不好的意思,这大概跟秋季萧杀的隐含意义有关,例如诸葛亮《出师表》:此城危急时刻存亡之秋也。”再如“多事久秋,一般用来形容政局不稳定多变时期。我国的文人雅士向来有“悲秋”的传统,并由此产生了无数诗词名篇。但对現代人而言,提到秋天,已经少了伤感,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也在变化,人们想到更多的是秋高气爽的天气,斑斓美丽的景致,不是春光,胜似春充,飒飒秋风致,涟涟秋水长,莫负好时光。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在中秋节的夜晚,有大家围坐在一起,边欣赏月亮边品赏月饼的习俗,那么你知道“月亮”的“月”,“月饼”的“月”,它们都具有哪些文化内涵吗?

“月”在甲骨文中,形状象月牙形,可见这个字产生伊始就指月亮,至于为什么用月牙而非滿月来表現,一般认为,是因为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亏之时多于滿月之时,所以其实不用圆形,以区别于表示太阳的“日”。《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月、阙也。”强调的也正是月亮不圆而缺损的状态。

月亮的盈亏变化跟太阳的起落一样,使古人得以借此观测时间。沈括《梦滛笔谈.象数》:“凡日一出谓之一曰,月盈亏谓之一月。我国农历以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因此,“月”由指月亮发展出表示计时单位的功能。宋代苏洵《六国论》中的“日消月割”“日和月”并非指太阳月亮,而是指它们所代表的时间周期。

一日之内的日期,农历的每月初一,称为朔,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庄子《消遥游》中有“朝茵不知晦朔”朝生暮死的茵类不知道一个月有开头一天,和最后一天,可见,生命历程何其短暂。大月的十六,小月的十五称为“望”,因为在这一天,太阳向西方落下时,月亮从东方升起,二者遥遥相望,所以称为“望”。朔、晦、望都是就当天的月相而言的。

“月”除了表示“月亮”、“月份”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每月的“以及”形状象月亮的意思,前者如“月报”、“月收入”等,显然是从“月份”的意思发展而来;后者如“月饼”、“月琴”等是由“月亮”之义引申而来的。

月的意思相对单纯,然而,人们对月亮寄予的情感是丰富的。自古以来,月亮就是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对象,人们或以“月”寄托情思、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或借“月”抒怀言志,探索人生哲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时明时暗,时圆时缺,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遥不可及的月亮总能激发人们的万千思绪,引人无限暇想。

这里给大家推荐曾晨球发表在《中国教师教学论坛》上的一篇文章《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文中说:“古代诗词中,月作为特有的意象,它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感的寄寓和沐浴,是生命时间飞逝,是美好事物的寄托和展望。因此,“咏月”是中国古诗词的一大主题,千百年来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佳作名句。宋代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千古名句,万世绝唱。

唐代诗人李白更是一位喜欢以“月”入诗的高手,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

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餐风饮月,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或惑之、或寄之、或怀之、或思之、或忆之,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咏月诗在古代诗词中有着显赫的地位。月亮是诗人最为钟爱的一个意象。用它象征团圆和思念,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把月亮当作美好象征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爱的象征,纯洁无暇的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中月的纯洁烘托人心灵的高洁。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无情。南唐后主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李煜的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明月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的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水中,可见诗人借月抒怀,寄托愁思于这意蕴丰富的月中。

中国人对月亮的情感还体現在古诗文中俯捡皆是的关于月亮的美称,别称上。人们从不同程度称呼月亮,有些以古代传说为来源,比如,传说月中有蟾蜍,因而有缺蟾、索蟾圆蟾等说话。

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因而有玉兔钓、兔华、玉兔等说法,传说为月亮驾车的仙人名叫望舒,因而有素舒,圆舒等说法,有些则着眼于月亮的圆缺,明暗起落等不同状态,比如说用皓月,天眼,玉镜等形容明月,用团栾、夕轮、银盘等形圆月,用微月、银钓,玉钓等形容新月,用晓魄,旭月等形容拂晓的月,用晚魄,晚照,宵月等形容夜晚的月亮……实在枚不胜举。

“月”后来作为偏旁部首使用,由“月”够成的字大多跟月亮或时间有关,例如:朗、明、期、朔、朝等。

也有一批字,比如:肺、脸、肾、胃、腰等,它们似乎跟月亮,时间没有什么关系。那是从現代汉字的角度来看,以月字为偏旁的字,实际上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日月的“月”,另一个则是“肉”,后者多跟人或动物的身体器官部位等有关的字,究其原因是因为“肉”的古文形体,跟“月”的小篆字形极其相似,所以,当汉字发展到隶书、楷书阶段时,用作偏旁的“肉”与日月的“月”就合二为一了,这就导致”朦胧”和“肥胖”的左旁是同一种形体。

有趣的是,无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观点,还是现代传统医学研究,都认为月亮的盈亏变化,也算是月相以及与之相关的月球引力潮,确实与人体状态,存在着一定关糸,可能导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某些变化。可见月亮的阴晴圆缺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情感,还会对人的肉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走万水千山,看中秋月圆,念家国情怀。一轮明月,承载着华夏儿女对亲人,对家乡,对祖国的万千情愫和深情厚谊,中秋之夜,愿明月照亮八方,温暖你我。

作者简介

赵丽华,中水一局退休干部,笔名(网名)犁铧,在职期间曾任企业党委组织员,组织科长,宣传科长,党总支副书记等曾被《东北水电报》《晨风》杂志社《江城纪检》《江城日报》《中国电力政工》等多家报刊特聘为报道员。退休后曾在《江城日报》、《江城晚报》、集团总公司报、水电局网站、集团官方网站等报纸媒体上发表文章。

【链接👇安州的时光

赵丽华 | 坚守铸辉煌

雷阳 | 犹忆当年军训时(二)

《吴风楚韵话黄梅》《吴风楚韵别样情》,让蕲黄文学自媒体芳香永溢
蕲黄文学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执行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金银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
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全带白话文翻译,哪一句最让你怦然心动?
解读李白咏月诗/求风
《古诗词鉴赏—千古明月》第一集“太阴之象”——月亮的哲学意味
月亮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有许多能引起我们共鸣的象征意义,你知道吗?
吟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