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第66条

发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论》.第66条)。

作者:蒋远东

外感风寒,寒邪闭表了才发汗,发汗的目的是为了解表,正常情况下的发汗是不会出现胀满的。本条的发汗后,腹胀满实际上就是第364条讲的:下利清谷,不可发汗,汗出必胀满;这个胀满的根源是脾胃本来就有寒,应该先温里在发汗,但现实不允许这样做才出现了腹胀满的。

本条并没有提到下利清谷的事,但我们可以把364条的“下利清谷”理解为脾胃有寒。因为,下利清谷是下焦包括脾胃有寒了,感冒后又不得不发汗,发汗就会出现腹胀满,(我的一个老师,本来就很瘦弱,瘦弱的人脾胃本来就虚弱,因为伤寒,服了些止感冒的药,结果是把感冒治好了,但肚子一直胀,后来,我给开的就是本条的半参半甘厚朴姜汤治好的;一邻居腹胀满数年,寝食难安,我也是用这个药治愈的)。

我们现在用易理对脾病作个描述:足太阴脾经卦象艮,艮卦是坤卦衍生的,一阳在上,两阴在下,与艮卦相对应的是兑卦,兑卦是一阴在上,两阳在下。艮与兑两卦的阳爻可以互补为乾卦,阴爻可以互补为坤卦,互补后乾卦和坤卦就是一个完整的太阴卦了。从宏观上讲,与足太阴脾经相对应的是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的卦象正好与足太阴脾经的卦相反,其卦象兑。从微观上讲,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是相对的,也是互为表里的。足阳明胃经相对于足太阴脾经其卦象兑;同理,手阳明大肠经相对应于手太阴肺经来讲其卦象艮。任何一脏一腑不可能纯阴、纯阳,所以,脏腑之卦一定是阴阳相杂。

足太阴脾经卦象艮,艮是坤的衍生物,艮卦一阳在上,这一阳是从坤卦来的很不稳定,时时都有飞跃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都是脾虚了、脾受寒了、脾阳不足了。这里的脾虚了和脾阳不足了指的就是艮卦中的上阳爻不稳定了,即脾受寒后这个阳爻会变成阴爻,使整个艮卦变成坤卦了。可见,脾阳不足,脾经常会处于虚寒状。因为,艮卦下面的两阴爻同样也代表脾所处的位置在下焦与少阴水脏很近。

本条的:发汗后,腹胀满,实际上讲的就是发汗会导致脾阳虚损。因为,发汗会伤阳。本条文在《太阴篇》,这里的发汗伤阳一定伤的是太阴脾阳。脾阳被伤,足太阴脾经原来的艮卦就变成坤卦了,即变成脾阳虚寒证了。我们说太阴经象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热,一头挑着寒。脾阳被伤以后,这个阳就会跑到太阴的另一端,即跑到手太阴肺经去,因为,现在的发汗是在攻表,跑到手太阴肺经去的热会随汗而出。这个时候,足太阴脾经艮卦的上阳爻就变成阴爻了,整个艮卦就变成坤卦了,坤卦全是阴爻,即整个太阴脾经就是一片阴寒之象,这里的腹胀满实际上就是脾阳虚了以后,脾阴的阴寒之气充满了整个腹部。从本条的用药也可以看出半参半甘厚朴姜汤是一个温药,这里用温药的目的是为了温补脾阳。当脾阳恢复了以后,整个腹部虚寒性的胀满也就消失不见了。

半参半甘厚朴姜汤是一个专门治疗虚寒性腹胀满的处方,这个处方运用很广。《要略.腹满寒疝篇》讲:腹满时减,腹如故,此为有寒,当与温药温之;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用人参以补脾阳,用炙甘草补中暖胃,用小半夏汤(半夏、生姜)止呕逆以下逆气,用厚朴载药下行以消饱胀。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简称:半参半甘厚朴姜汤)方:

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二两、人参一两上。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脾虚腹胀】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下午腹胀吃不下晚饭
舌胖考虑太阴里虚,予栀子厚朴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6条)
伤寒论临床使用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第四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