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出“双创”七年之痒——助力科技中小企业疫后再出发

我国自从2014年9月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2015年正式出台政策意见,2020年已经是第七个年。当前形势下,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深挖问题的原本,才能走出“七年之痒”,在“双创”的带动下化危为机、逆势爆发,从“疫情寒冬”到“雨后春笋”。

如何看待2015-2019“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中间的五年?

总而言之,“双创”并非是政策驱动,更不是自上而下的运动,而是在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和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历史交汇下,伴随产业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出现创业创新越来越活跃现象之下的政策适应与加持。

中间五年的“双创”,主要有如下作用及影响:一是强化经济发展主引擎,支撑我国加快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活力经济体。产业组织者、留学归国人员、科技人员、青年大学生、大企业溢出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等投身创新创业大潮,全国日均新设企业接近2万户,成为全球新增创业数、自然人股东占比最高的国家,特别是科技创业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旋律,成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包容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是孕育产业跨界主推手,带动我国加快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新经济时代迈进。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一代通讯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技术与农业、工业、生活、消费等领域深度融合,以创业打破传统产业价值链格局、重塑产业技术、商业模式、产业业态成为共识,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跨界融合新业态带动中国加快走向新经济时代。三是打造变革企业主源头,带动我国涌现出以瞪羚独角兽为代表的新兴企业梯队。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领域的硬科技创业浪潮涌现,一大批技术水平高、人才团队水平高、市场评价高、关注度高、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不仅成为技术变革的引领者和新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还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拥有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国家。四是承载科技服务主平台,带动我国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赋能型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在“双创”带动下各类科技服务业加快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创业孵化载体数量、在孵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均达到全球第一,并成为世界第二大创业投资市场,跨国研发、离岸孵化、跨境投资推动面向全球链接全球创新创业资源要素。五是成为区域创新主抓手,引领创新城市加快在新经济地理创新版图上异军突起。国内的科技园区、创新城市、城市群通过创业带动创新、创新带动产业,重塑创业地理、创新地理与产业版图、财富版图,进而推动创新资源流动,涌现出一批创新型城市。六是加快体制改革主战场,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经济制度环境。围绕商事制度、科技管理、人才管理以及资源配置、产业组织、产业规制等,通过重点制度领域改革攻坚,加快建立完善适宜自主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经济制度环境。

当然在市场、服务、政策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如在创业创新市场上,不知道为何创业的、缺历练就想创业的、没想明白创什么的、超越打工当老板的、为了创业而创业的比比皆是,孤芳自赏的研发、毫无市场的科研、招摇赚骗的成果转化仍有很多;在科技服务市场上,说的胜于唱的、抓眼球经济的、猫给老鼠当伴娘的、老鼠给猫做伴郎的、急于求成的很多很多,但具有专业服务能力、产业组织能力、产业促进能力的服务并不多;在创业创新政策上,不但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建立起针对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非公共产品的分类引导扶持体系,还存在到底如何组织扶持更加合适,是人社部门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组织部门的党管人才、金融部门的金融政策、产业部门的源头培育、科教部门的创业孵化,还是跨行政系统配置资源等等。

如何认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本质本源?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条件下,纵观那些率先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新经济转型的地区或城市,都是创新生态质优的地方、都是按规律办事的地方、都是注重科技创新的地方。

一是如何回归创新生态的本源。创新生态核心建立在“没有市场不干,没有人才不干,没有资金不干,没有技术不干”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有人才、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是一个地区、城市或园区营造创新生态最不可或缺的要素。譬如,北京很多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部委推行的电子政务化;再比如,很多科技园区管委会在产业组织上发挥的作用,远远比不上投资机构发挥的作用;再比如,北京的人才虽多,但很多前沿科技企业的创始人都是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所以,有技术研发源头、有创业人才流量、有创业资本推手、有产业组织带动、有科技服务支撑是优化创新生态的原本。

二是如何回归实事求是的原本。更好地按规律办事的核心,是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解决市场失灵与培育市场,在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中找到稳态;按创新规律办事——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打破“马后炮”与“事后诸葛亮”;按发展规律办事——从“一园一产业”的产业模块化到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化,从注重产业领域、细分领域到产业业态、经济模式与经济形态;按政策规律办事——从扶持性政策的政策创新到打破制度性政策的制度突破,从支持政策到营造生态环境。

三是如何走向科技创新的本源。很多城市将“双创”工作从专项工作提升到战略工作,打破以往贸易部门带动工业部门实现工业化的逻辑,转而强调科技创新从对产业部门的提升到对全社会的引领,以科技创新带动加快全域创新,如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加强产业发展促进、推进科产城融合——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加快创新生态发育——营造生态环境、以高端链接带动高端辐射——强化开放合作等。

如何走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七年之痒?

对于如何走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七年之痒,核心是在创新战略上、双创目标上、双创平台上、双创政策上的升级与再造。在战略上,需要实现创新战略、组织方式、创新范式的系统转换,以发展导向解决问题导向。在推进“双创”发展过程中,不是坚持问题导向,而是发展导向;看未来需要怎样地系统性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通过培育新的源头(新研发、新创业、新要素)、新动能(高新产业、高新园区、高新企业)、新生态(科技服务、开放合作、政策环境),实现从自主创新到局部引领创新带动整体自主创新,从串联创新、并联创新到系统创新、矩阵创新,从正向链式创新到逆向生态创新。

在目标上,是加强创业创新层级、创业创新范式、创业创新生态的升级,以升促建。创业创新层级升级,就是从求生存创业、一般创业到求发展、求变革创业,到科技创业、高技术创业,从薄创新、软创新到厚创新、硬创新,强调有创业的创新、有创新的创业、以创业带动创新;创业创新范式升级,就是从注重产品技术型创业、高校院所衍生企业、实业创业、国产替代创业到注重平台型创业、大企业溢出创业、数字创业、产业组织者创业,从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分离到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产业业态创新有机结合,强化新兴产业生成能力与产业迭代创新能力;创业创新生态升级,就是将科技服务、创新政策、发展环境有机结合,促进服务环境、政策环境、营商环境上升为打造新经济生态“永动机”。

在平台上,加快从一般性的双创平台建设,到着力布局建设具有创新赋能、创业育孵、创投整合、产业组织、产业促进等单一功能或集成功能的新型双创平台。从目前来看,新型研发机构是最具有技术源头感、共性技术研发的创新赋能平台;专业化众创空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孵化、垂直孵化创新育孵平台;众筹众投众包平台是最具产业整合能力、打通产业生态圈内企业股权纽带的创投加持平台;平台型企业与大企业平台化是最具有产业组织能力的平台机构与实现方式;以科技服务供给或集成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促进机构。

在政策上,树立只有新的发展逻辑才有新的政策逻辑,加快从政策创新到制度突破。以往真正有用的创新创业政策主要是税费减免(降低成本)、创业信贷与创业投资风险补偿(金融杠杆)、天使资金(无偿资助等)、知识产权(成果移转等),其他的政策成效不明显。未来不仅需要对科技型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予以税费支持,还需要将财政资源配置重心从产业化后端向中前端转移,亦需要打破以“后补助”为代表违背创新规律的科技政策,并建立完善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与监管制度等。

作者简介:

徐苏涛,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合伙人、副总。

推 荐 阅 读




科技对区域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将在未来三十年充分释放

对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

以“双创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生态赋能型科技园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技部发布《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
城市“创客”开始“二次创业”
“寰球观点” | 人才政策设计和优化探讨
唯创世纪致敬四十年风雨中的创业者
晨阳水漆“硬核”实力·助力“双创周”
中国梦: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加快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