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传统文化室内设计传承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在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条件之后,开始重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室内设计的审美层次也从形式美感转向了文化意识,从过去的为装饰而装饰或泛泛的创造气氛,提高到了对艺术风格、文化特色的追求及意境的创造。而且室内设计领域内,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目前的室内设计作品就有很大一部分是表述历史文化的。在室内设计中强调历史的延续性,讲究文脉,赋予设计更深的文化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设计理念
    
  一、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横向来看,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体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从纵向来看,任何时代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形式来自文化,人们按照丰富的经验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
   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即使最“反传统”的设计师,也必须以“传统”作为反面的参照物来定义与演绎自己的思维。设计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均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每一位室内设计师。
  2.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任何文化都是在与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质素,同时不断产生新的质素而延续下来的。像中国,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汉朝的独尊儒术,魏晋时期的玄学兴起,以及隋唐以后儒、道与外来的佛教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是多元走向又是整体复合的文化大系统。今天,有人又在反思百年中国文化的变迁,试图构建所谓“新儒学”体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从历史上看,西方文化的演变更是跌宕起伏:从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到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基督教文化,然后经过15 世纪的文艺复兴、近代的工业文明,逐步形成“以分析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现代西方文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同时也是非常惨烈的演变过程。历史的事实证明,任何文化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涵,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念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很不科学。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汉唐盛世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显出它的颓势。即使如此,有人统计,在清朝康熙年间,中国的GDP 总值占世界的1/4,比现在美国所占的比例还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作用只是在近一、二百年才越来越突显出来。更重要的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历史上没有一种文化能够永远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或者是阻滞的作用,东方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现代文化确实促进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大发展,西方经历了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到了信息社会,那种“以分析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西方现代文化,现在已经开始受到西方人自己的质疑。“以分析为基础”是否还需要强调综合?
   “以人为中心”,走过了头,就必然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破坏可持续发展,而片面强调“以人为本”,过度地追求物质享受,不仅带来人们心理上的种种问题,甚至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现在,很多西方人都在反思,思考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与其他文化对未来世界发展的影响。但更多的西方人则是想从东方文化吸取营养,挽回西方文化的颓势。像国际现象学会会长田缅尼卡在一次世界哲学大会明确提出,中国文化至少有三点值得西方学习:一是崇尚自然,要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体证生生,“生生”是从“周易”中“生生之谓易”来的,就是说要充分认识并适应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三是德行实践,就是要规范人的行为准则。一百年的历史证明,“全盘西化”此路不通,“全球化即西方化”也将在现实面前碰壁,优势互补,走跨文化发展的道路才是正确的。
  3.世界文化已经出现了跨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必需顺应这一潮流。但中国室内设计跨文化发展的前景如何,将决定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虽然倾倒了很多人,但我们并没有明白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整体了解,而总是把一个时期、一种流派和几个“大师”看成是西方文化的全部。因此,如果说我们过去是“食古不化”的话,那么现在则可说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仿洋”。试想,如果我们既不真正了解自己,又不真正懂得别人,而是心态浮躁的一再重复“复古”、“仿洋”这种低层次的文化操作,还怎么谈得上跨文化发展去突破创新?除了积累和经验不够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缺乏自己的文化精神。
  
  二、在室内设计中应该融入哪些中国传统文化
  1.要体现天人合一,体现崇尚和谐和自然的儒道传统文化
   道家先贤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哲学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从自然中获取生存条件,人与自然环境相依存的观点。一切自然界的存在都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中国古代,自然再现的思想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一例外地不是以“山水林泉之乐”为设计的基本思想。儒家鼻祖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也道出其中奥妙。将大自然美好的环境引入到居住的室内环境之中,构建出一个以哲理为命脉的精美的文化环境,在给人无限联想之余达到“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环境,这是想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室内空间中的室内设计者的不懈追求。具体应用时,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常常采用的开敞半开敞空间,这种布局兼具内向庭院与外向开敞空间的优点。既具有比较安静,以近观近赏为主的小空间环境; 又可以通过一定的建筑部位观赏到外界环境的景色。
   这种建筑顺乎地形地貌的特点, 把主体建筑布局于重点部位,四周以廊、墙以及次要建筑与主体建筑相环绕,能使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我们的室内设计者应对这些传统仔细揣摩,在室内设计中将内部空间布局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要善于将室外环境引入室内, 也要善于居室间的互相借景,同时在设计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统一,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2.要体现阴阳互动,虚实相映
   中国古代道家的阴阳学说很富于辩证思维,辩证法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一切对立的或矛盾的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一方面互相对立,一方面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转化。
   中国古建筑艺术处处充满着辩证法的睿智光彩,在建筑布局中经常出现的阴与阳、虚与实、疏与密、围与透、直与曲、主与从、动与静的关系演化出了中国建筑不同的空间内涵。室内设计者要重视重视体现这些辩证法则,可在空间分隔中采用模糊的分隔手法,运用碧纱橱、博古架、书架、太师壁、飞罩、帷幔等造成空间之间的似隔非隔,似连非连得流动效果,形成对景、借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
  3.要注重含蓄地表达传统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含蓄、隐晦、曲折,追求一种“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艺术境界。比如中国的园林艺术认为“露则浅”而“藏则深”。往往采用“欲显而隐”,“欲露而藏”的手法, 把某些精彩的建筑空间及景观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藏于山石林梢之间,使其忽隐忽现,若有若无,极力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这些都是我们在室内设计中应注意吸取的含蓄表现手法。同时要重视诗文书画在传统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在室内如何悬挂书画、楹联、匾额、题词等,这些都值得仔细推敲,使之能够起到表达主题,渲染气氛,创造意境的作用。能创造出一种含蓄、清雅、书卷气的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的体现
   现代的中式风格更多地利用了后现代手法, 把传统的结构形式通过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例如,厅里摆一套明清式的红木家具,墙上挂一幅中国山水画等, 传统的书房里自然少不了书柜、书案以及文房四宝。中式风格的客厅具有内蕴的风格,为了舒服,中式的环境中也常常用到沙发, 但颜色仍然体现着中式的古朴, 中式风格这种表现使整个空间,传统中透着现代,现代中揉着古典。这样就以一种东方人的“留白”美学观念控制的节奏,显出大家风范,其墙壁上的字画无论数量还是内容都不在多, 而在于它所营造的意境。可以说无论现在的西风如何劲吹,舒缓的意境始终是东方人特有的情怀,因此书法常常是成就这种诗意的最好手段。
   在现代中式风格中, 除了传统的中国元素,如案、桌、椅、花板等;也要把现代或当代的中国元素体现出来, 如,中国奥运、中国电影、中式游戏、中国现代科技等等。这些是根据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来有所偏重的体现。比如,当代年轻人对网络的热衷, 包括游戏、聊天等等,以及对中国明星比如姚明、超女等的喜好。
   上述二者之间如何找到连接点甚为重要。例如,姚明画像如何摆放才能和传统的山水画相匹配, 联想电脑怎样才能和传统的桌椅匹配。等等诸多问题。姚明画像是否可以与其他传统元素匹配能, 是否可以在二者之间找到过度物品, 是否把传统元素改造, 是否可以把姚明的画像经过加工融入传统元素中去。另外, 电脑作为现代产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放在中式风格中, 显然格格不入, 那么, 是对电脑外观改变以迎合中式风格呢, 还是找到二者的过度为好。电脑买来就是那样的,外观改变不太易,就需要设计人员考虑国人的需求,加以改观, 或者是家具设计者把传统的和电脑的需求完美结合起来。
  
  结束语
   设计师在设计创作之时,大多追求表象的形式美,很少顾及地域、历史、文化,缺少对传统文化及审美取向的理解和把握。在新时代的环境氛围烘托下,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把符合空间内部设计的地域条件及环境资源有效地融入进各种功能性极强的环境中,让它成为具有美学、技术双重特征的室内格局,达到动、静、对称性与趣味性、形式与逻辑合理转换的设计构想。应用传统文化可以真正满足不同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创造出更有个性的设计作品。总而言之,合理的变化方能造就出合适的中国室内设计之格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至美 新中式
阐述中式庭院设计
【文科分享】新中式的兴起与“撞脸”新中式
无中式,不惊艳!!!
(2)张先慧:中式建筑的精髓在于形神俱备
典雅清新、大气磅礴的新中式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