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杨式太极拳修身养心

杨式太极拳修身养心

杨式太极拳起源与发展

杨式太极拳始创人为杨露禅。清朝末年,杨露禅之子杨健侯奉召到贝勒府教授宗室子弟太极拳。当时贝勒府的管家汪崇禄爱好武术,镕时随杨健侯习拳,后来成了他的弟子。其子汪永泉自幼习武,天资聪慧,身手敏捷,与父亲同习杨家功夫,不时与师伯杨健侯过招。汪永泉渐渐地深得杨家内功劲法的真传,坚持师伯传授的老六路原始拳架。晚年,应邀到国家社会科学院授拳,将太极精粹传予后人。

杨式太极拳特色

杨式太极拳以太极祖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基础,将它发扬光大。它与其它较重形体表现的太极流派不同,尤为突出内功的修练,注重神、意、气的相互关系。此拳法特别强调意领气催,即是指神与意结合、意与气结合的状态下,构成太极拳的形体动作,而非有意识地控制手脚动作,完全发乎自然。

最高境界者能掌握大自然变化的规律,达至阴阳互为合作、互相依存的境界。形体动作由意、气催生,使手出足移都不自知,全体透空,突破了形体上的束缚,做到无我无为的境界。因此,杨式太极拳练起来很轻柔、舒适、大方,具有极高的舒心养生价值。

什么是神、意、气?

杨氏太极拳的内功心法要旨为神、意、气。

'神’:指内在的聚精会神,对太极拳术的运走有预见性,作出敏锐的理解力与反应,并蕴藏着生机与活力。神不拘在身内或体外,能超出意的想象,自然地出现而不受外物干扰。

'意’:是指胸部中间,心意萌生之处。太极拳主张'意在先’及'重意不重形’,拳法一招一式都要意领出招。而且意与气是分不开的,需要以意引领内气通出。

'气’:指生命之源的一种真气,亦称'元气’。气在体内外高速地交融,人不能察觉、更意识不到。它是人的体内发挥正常机能的原动力,获得生命力所需元气,使精神饱满。

杨式太极拳流传二百多年至今,至清朝出现《杨健侯秘传89势》,经过不断整理、改进,后来出现22式精简版的《杨氏太极拳术述真》,以及即将出版的《太极拳理论与剖析》,涵盖杨健侯太极拳法的精髓,展现了我国太极文化的面貌。

太极不只是文化遗产,亦具养生作用。杨式太极拳大师魏树人长女魏世萍师傅称,太极是国粹之一,不应秘而不传,应摒弃从前不外传的观念,继承后要将它发扬光大,把瑰宝留给人民。现在她到各地积极宣扬太极拳,目的是:'让更多人享受健康的每一天!’

杨式太极拳可达至养生之效,皆因它可以凭'松’、'散’、'通’、'空’,令肌肉、神经得到松弛,体内的气交替,导入外气,排出内气并促进血液回圈。从而修复损坏细胞,增强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及免疫力。魏世萍表示,通过练太极拳有助祛病、健身、延年益寿。

练拳为骨骼减压

老年人易患骨质增生(俗称'骨刺’)及心血管疾病,常练太极拳可防治此等顽疾。魏师傅的父亲魏树人大师,早年曾患骨刺,膝关节常感到刺痛,举步为艰。后来习太极拳后,骨刺的问题日渐改善,甚至康复。因为太极拳能使骨关节放松,减低承受压力,增加骨膜健康。此外,年届80多岁的魏树人大师于4年前患上肺栓塞,一边肺有90%血管被堵住了,另一边则有70%。送院时,医生说他只有4个小时命,吩咐其家人要有心理准备,一般患有此病的人会因大量出血而死,生存机会微,但他奇迹地休养了28天便康复出院,医生都啧啧称奇。但这绝不是奇迹,而是魏大师长期修练太极拳的成果。老年人血管较脆弱及易淤塞,练太极拳能促进血液回圈,增加血管的弹力,防止血脂积聚,对中风、心脏病等慢性血管疾病起积极的预防作用。

太极训练集中力

魏世萍说不止在父亲身上亲睹太极拳的功效,自己亦亲身体会太极的精妙之处。魏师傅平日除了教授太极拳外,亦忙于整理父亲的著作《太极拳述真》系列书籍。现今编辑工作已转为计算机化,年近半百的她仍孜孜不倦的学计算机,很快地便能掌握,这都归功于平日勤练拳法。她笑说从前看文章后,只记得一点点内容,现在看毕后就能把文章的要旨写下来,记忆力上升约50%,比同龄的人好。皆因透过练拳,使她体内血液流动得好,令神经系统及视力得以恢复。再者,练拳需要高度的集中力,精神不可分散,能锻炼集中力,提升学习能力并预防老人痴呆症。

爱美的女士要注意,勤练太极亦可美肌,原理在于利用气的运行。修练达至最高境界时,身体会透过皮肤呼吸,内、外气会经表皮细胞散发和吸收。久而久之,令表皮细胞充盈,增加营养,富有弹性,减少出现幼纹和老人斑的机会。

持之以恒可见效

学习杨式太极拳好处多,但要达至修心养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还要保持心境平静,做到物我两忘,摒弃外界束缚才可修成正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解答(346)
孙德明谈汪永泉太极真要--恣肆汪洋 滴水藏海 作者:林健
魏心唐传杨家老架(健侯传)太极拳
太极拳玄论
太极之许禹生
对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22式)的一些看法(蓝晟) - 燕长空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