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不伤膝——伤膝非太极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因此多种多样的健身方式也随之应运而生。太极拳作为健身养生的一种主要锻炼方式也占据了体育锻炼的大部江山,并且从大中城市迅速地向小城镇甚至是农村蔓延。更为可喜的是中国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地被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所认可。由此可以断言,太极拳在不久的将来会迅速风靡世界。他将会给世界人民带来健康和快乐。但乐观之于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有一部分太极拳爱好者由于锻炼不得法使膝关节产生了不程度的损伤,造成行动不便。关于太极伤膝的问题,也常见于报端,甚至有些医学专家也告诫人们,“打太极拳当心你的膝关节!”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做过一些调查,这个问题不但存在,而且有发展蔓延的趋势。甚至是当过多年太极拳教练老师膝关节也出现了问题。因此,是不少人因此非常困惑。现有的纠偏方法已无法奏效,不少人认为跪膝撞膝是伤膝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这很不全面。也无法克服伤膝的弊端。要说跪膝撞膝损害了膝关节的话,那么日本人韩国人朝鲜人,他们习惯于长时间的跪在那里,甚至比我们中国人坐的时间还长,照此说法,那他们的膝关节伤的不就都不能走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笔者是一个武术爱好者,自幼习武。27岁时由于身体一次意外的伤害,有外家拳改练太极拳。发小没有拜过名师,只是家乡的人有舞枪弄棒的习惯。几位明白的草根师傅也已去世多年。不过他《她》们的寿命都在九十至一百岁之间,修得武功圆满,无疾而终。回想起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他们的宽宏大量,不富裕而满足,不显摆不张扬且又能倾囊相传。他《她》们给了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精神财富,我甚至都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几年前我有缘结识了陈天良大师,他是一个非常慈祥的老人,他精神抖擞,慈眉善目,与人交谈面带微笑。谈起拳来和声细语,传授技艺认真细致。不炫耀,不夸张,不对别人说三道四,尊师爱教的传统美德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认识他后,我感到武德比武技更加重要。因此,跟他学艺的同时心灵也在无形无意中得到升华。

老人家住的房子不大,但很温馨。两位老人过着安康满足的生活,几件老式的家具摆放整齐,处处散发着一种和谐温馨的生活气息。他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他不知疲倦的向众人乃至国际友人传递着中国古老的太极拳艺术。他尊呈师命,固守着古老的传统的杨氏太极拳老六路,一练就四十多年,保证了该拳的原汁原味。在太极推手方面,不但保留了传统的打手方法,而且在继承情况下还有了新的发展。

关于太极拳伤膝的问题,我也有过请教。老师讲,太极拳论中没有谈到伤膝的问题。如果有伤膝的现象发生,那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有违太极拳论。此后我又研究了各门各派关于太极拳的理论,不但没有出现过伤膝的现象,反而能使受伤的甚至是患过严重疾病的膝关节得以康复。有例为证,我在上篇文章谈到,扎西老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过太极拳的修炼得到了康复。三十年前,教我的王老师在传授太极拳时,也教过一个类似的徒弟,她患的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个人不能自理,三个女儿请假轮流伺候。后来她跟着王师学拳,起初是坐在马扎上看,当她看的入神时,就扶着海边栏杆比划几下。有时甚至忘了自己是个残疾人,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练上一招两招。随着时间的推移,半年后,她能一口气打下一套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这个过程看起来没有什么,从深层次分析才能解开它治病康复的秘密。当她专心致志毫无杂念地观看师傅打拳时,她虽身未动但气机在动,内气充盈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会催着外动。造成内气破体,带出病气,恢复健康,产生高功。

记得三十年前我到老师家里去问剑,老师坐在炕沿边用餐,我站在一旁向老师招式。他拿起一根筷子认真地作着示范。由于我身体受过重伤,有些动作不能到位,看到别的同志打的那么优美,一度也有放弃的念头。师说剑不在手上在心中,功夫不在外边在里头。又说,你感到舒服自然就练对啦,法无定法,凡动皆法。还说,一师教九徒,加我十个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使我有了深刻感悟。神舒者生,像我者死。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不要提着心打拳。要一步一太极,一步一阴阳,一步一桩功,一步一平衡。虚实渐渐变,美丽又好看。松透了松空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慢慢的悟,悟透了就成了你自己的了。

某师是一个企业的领导干部,退休后准备安度晚年。事与愿违,一不小心患了腰间盘突出,医疗后不见好转,医生建议手术,但手术存在风险。回家疗养,卧床难起。反复发作,苦不堪言。无奈之下他接受了太极拳的练习,从此他身体逐渐康复。朝阳东升,他开始登山习武,夕阳西下他在家深研拳理。老人心态平和,爽朗健谈。有一次在公交车相遇,竟然给我这个比他小十几岁人让座。他感到自己依然年轻。这真是,古稀之年不觉老,返老弃残见童真。

宗上所述,练习太极拳绝不会对身体有所伤害。个别现象只能说明练习方法不对,教拳的水平也存在着良莠不齐。对教练员资格审查在部分地区也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还缺乏经常化制度化。各种协会性质民间组织还比较松散,缺乏有效的制约因素。很难共同交流互动。有些甚至出现了偏废的现象,难免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流弊。关于太极拳在疾病恢复问题上,专家的答复是这样的,人在一种心灵意静的情况下进行轻柔缓慢的运动,特别是打太极拳,会使身体各个关节空隙中产生关节液,这种良性液体在关节中有三个作用,即,一是润滑关节,二是营养关节,三是修复关节。松柔的状态能使五行相生,促进五脏六腑各司其职,以此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避免疾病的发生。有道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必降大任度众生。白衣天使诚可贵,只是放在摆设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伤膝盖练太极
找对平台才能学好功夫——站桩百日之小结(一)
无极桩到底怎么站?练无极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练拳不站桩,就是瞎空忙?
看完这套太极拳,谁还敢说太极是老人拳!
太极拳之“松”
陈式(氏)太极基本步法转换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