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杨炳《习武序》的发现与价值
杨炳《习武序》的发现与价值
  作者:赵伟 出自: 教育前沿·理论版 



  摘要:本文通过历史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对杨炳《习武序》的发现与价值进行了论述。现在公开于世的这部《习武序》是民国10年的一部手抄本,并非道光23年(公元1843年)杨炳《习武序》重抄本的原件内容,民国10年手抄本内容,其中存在的错误漏洞多达60余处,很多重要的内容,在转辗传抄过程中被误传误抄,颠倒错乱许多地方失去该书原貌。道光23年(公元1843年)杨炳《习武序》重抄本的发现对研究清代武术活动和中国武术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清代 武术 梅花拳 价值 
   
   
  1、新发现的几部《习武序》重抄本 
  杨炳,字虎文,号松岩,生于清康熙11年(公元1672年),为今内黄县城东丁庄人,自幼随父杨达(字显六)习武,并受业名师指导,精通梅花拳,康熙51年(公元1712年)冬中壬辰科武探花,授康熙御前二等侍卫兼都司签书,康熙52年3月18日(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对其诰封,在颁布《奉天诰命》中称赞其有“武勇夙谙,文高武典”之才,现内黄县丁庄仍遗存有乾隆11年刻立的康熙皇帝圣旨龙头碑记其事。我国著名武术学家马爱民教授经多年深入研究提岀,杨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历史重要文献明确记载的梅花拳一代大师,杨炳晚年离京返乡终养,乾隆7年(公元1742年)为传播梅花拳,他汲取中国古代军事家的兵法思想及儒家思想和《周易》法则,阐发梅花拳的文理功法,写成的《习武序》一书,在冀鲁豫一带梅花拳内部弟子中广为流传。 
  梅花拳是清代民间的著名的拳会组织,义和拳原名梅花拳,清末爆发的义和拳运动,就是以广大的梅花拳民为主要力量发起和领导的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杨炳的《习武序》为梅花拳弟子发起义和拳运动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同时,对义和拳拳会内部组织形式与领导信仰产生有深刻的影响,梅花拳自清乾隆年间由杨炳公开传世以来,弟子遍及各地,长期活动在河南、河北与山东交界地区的梅花拳组织,在清末取名为义和拳,以组织和发动群众,它不仅为义和拳运动打出了起义的重要组织称号,而且还为参加义和拳起义的广大拳民树立了必备的组织形式,梅花拳在清代民间的内部师承流传关系上有文场与武场之分,而且文理武功兼通的拳师才能统领武场弟子,由于在梅花拳流传中形成了一种组织严密、成员信哲忠实和文场为拳派领导核心的传统,所以文场在梅花拳内部起着独特作用,广泛的武功基础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号召力,又加上当时多种历史发展契机、特殊的内外环境、复杂的民族和社会阶级矛盾梅花拳民站在了这场斗争的前列,终于点燃了震惊中外的义和拳反帝爱国运动的火炬。杨炳在内黄、滑县、浚县、清丰等地的后代梅花拳传人也掀起了义和拳运动的斗争浪潮,狠狠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马爱民教授和杨炳第十世孙杨彦明多次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走访杨炳梅花拳传人,数次往返于冀鲁豫地区,又发现了重要线索,最终查到了杨炳《习武序》在道光23年(公元1843年)的重抄本原件,同时,还发现了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杨炳《习武序》的重抄本。道光23年和同治12年的重抄本基本反映了杨炳于乾隆7年距今260年前,他在家乡内黄写成的《习武序》内容的原貌,有了这一底本,可以纠正和补充民国10年的手抄本存在遗漏和错误,殊为珍贵,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义和拳运动的起源和中国武术发展史,全面了解杨炳《习武序》的思想内容探讨清代梅花拳民间拳会的内部组织形式及历史面貌,都将有极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梅花拳的历史发展活动时,发现的杨炳《习武序》正是这篇道光23年重抄本的原件,该本记有“道光二十二年岁次癸卯暮春朔四日重抄”的字样,同时,还发现了同治12年(公元1873年)《习武序》的重抄本原件,书后载为“同治拾贰年春,志山道众,损资重刊,以广流传,板存京都白云观,住持孟至才敬识”。标点为笔者所加。由此可见,杨炳《习武序》在清代梅花拳门弟子中广为流传,它在梅花拳史上的影响可见一斑。将民国手抄本《习武序》与道光年间的这一底本原件相互校读,再结合同治年间重刊的《习武序》抄本原件逐字逐句的对照,我们可对民国10年重抄本《习武序》内容存在的错漏问题得到补正解决。 
  2、对杨炳《习武序》内容的分析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使这一珍贵的武术历史文献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史料价值和作用,我们作一简要的分析。例如在《习武序》习武规矩十二条中原文为“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致百动”,民国本误为“一勇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致百动”。“勇”和“忍”一字之差,其意则大不相同,一个“忍”字反映了杨炳《习武序》的思想精华和对习武者提出的格外要求。又如在受业门人中“男兆熊梦叶”等,民国本被写成“男兆能梦叶”,据马爱民教授在杨炳的家乡内黄县丁庄调查发现,其后人仍传藏有彩绘布质杨炳家谱画轴,画轴绘有杨炳夫妇,身穿清代官服,精神矍铄,气度不凡,并肩端坐在殿堂之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下有数代后世子孙跪拜敬祖等,在依次排列的牌位上均题写有杨炳后代人的名字。原杨炳家谱画轴绘制于清道光年间,1958年又依照原家谱画轴重新绘制,珍藏至今,康熙皇帝诰封杨炳祖孙三代的三道圣旨和原家谱画轴不幸在1966年遗失。现存家谱画轴长1.95米,宽0.88米,保存较好。该画轴反映了梅花拳大师杨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是研究和了解这位著名武术历史人物的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其中,就记载有兆熊(民国手抄本误为兆能)为杨炳独子,梦叶为其字,杨氏家谱写为照熊,兆与照音同字不同,这是杨家后代人续谱根据口传所说误记,应以《习武序》杨炳本人所记为准,杨兆熊也曾入门随父习练梅花拳。另外,同治本《习武序》载有“盖奇着妙法,何师无之,皆因弟子轻薄不知尊师重道,不可大受,故秘而弗传”。其中“不可大受”一语为民国本和道光本原件均无,显然,这应为杨炳《习武序》初写时版本的佚文。 
  马爱民教授说,过去初读到路遥先生《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一书中的杨炳《习武序》一文,发现这篇出自民国手抄本的内容在许多地方难以解读文意,这次发现的道光23年的《习武序》底本和同治12年的板刻重抄本,使我们对杨炳《习武序》所阐发的理论内容有了相互参证的样本。民国本存在的上述例子还可举出许多,我们再稍举几例。在公布的《习武序》民国重抄本中被称为“妙诀”的四句歌诀“静我在刚,他力前柔乘他后,彼忙待知,拍任君斗”。显然,这些句子文意不通,颠倒错乱。其实,这四句话并非杨炳《习武序》道光23年重抄本的原文,对照我们看到的民国10年的手抄本原件内容,原来,该文是抄录者写在《习武序》中的“一贯之道”下面的一段话,其中有许多异误,实际上这段话最早出自我们熟悉的明代军事家和武术家俞大猷的《剑经》内,在明代另一位著名军事家和武术家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卷12《短兵长用说篇》中的收录原文为“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显然,杨炳的《习武序》“习武规矩十二条”有几处引用了俞大猷的《剑经》,但值得注意的是,若为杨炳本人《习武序》原文中引用俞大猷的《剑经》这一歌诀,自然应在“习武规矩十二条”中出现,而绝非是放在与此诀不相关的“一贯之道”文后,这一点颇为令人疑惑,马爱民教授认为,在发现道光23年底本后,经反复核查,道光本的原文中并无此歌诀,显然,是抄录者本人加在后面的话,又拿来民国手抄本的原件对照,“妙诀”下面写有“咏太极诗”,公布出版的《习武序》误作了“咏太极拳”,事实上,细观此诗,应和“妙诀”一样,都是民国本抄录者对杨炳《习武序》读后有感而写下的话,具体说“妙诀”是抄录者对杨炳《习武序》“习武规矩十二条”中的最后一条,有关对杨炳谈俞大猷《剑经》之言而由抄录者本人写下的此诀,又由于抄录者对《剑经》原文这一内容的记忆模糊,故在文字上出现有颠倒错乱现象,但其大意如此,可知抄录者读过俞大猷的《剑经》一文,而写在下面的“咏太极诗”,则是抄录者对杨炳《习武序》中谈论《易经》太极变化之理的赞叹,再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杨炳所引明代著名军事家和武术家俞大猷《剑经》之文,最后一句是“至精至妙之诀也”,因而,民国本抄录者对杨炳《习武序》中的这段引文,十分感叹其阐发的拳理精妙深邃,故其本人则以“妙诀”而言附之于后。再与道光底本核对,“妙诀”四句歌诀,同样,在道光23年的重抄本原件中没有载录,可以肯定地说,所谓“咏太极拳(诗)”的几句诗歌和错乱难读的上述“妙诀”一样均为抄录者个人所作,并非康熙武探花杨炳于乾隆7年的《习武序》原文内容,由此可见,现已公布的民国重抄本杨炳《习武序》内容,许多地方也失其原貌,令人难以解读。
 3、道光23年《习武序》提供了新的补证材料 
  道光23年《习武序》重抄本原件的发现,使我们对解决民国手抄本《习武序》一文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补证材料,过去许多疑惑不解的地方,使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领会,杨炳在《习武序》第6条中提出“凡出拳堂时,务要如见大敌,不可轻忽。当思何法可以破他,何拳得以胜他”。民国手抄本将第一句误为“凡出拳掌时,务要如见大敌”,将“堂”变为“掌”,实为大错,笔者原以为这是排印时出现的差错,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将路遥先生书中所载杨炳《习武序》与我们看到的民国10年手抄本《习武序》原件对照,发现民国手抄本确也是这样抄录的,但我们经与道光23年和同治12年手抄本原件相校阅,发现两本原件均写为“凡出拳堂时务要如见大敌”,这句话如何解释,对于非习武者是不好理解的,即便是在现代的武术界圈内人士也有许多人并非全都理解。经马爱民教授考证,杨炳《习武序》“凡出拳堂时,务要如大敌”一语,是梅花拳和其它传统武术拳派,大都有对习武者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武术家强调凡习武者要出门如见敌,包括出门在外的行走坐卧,都要时刻防备别人的突袭和进攻,注意防身自卫,保护自己的安全,杨炳提出的这一条正和他在《习武序》中的第5条“凡入拳堂时,务要沉细,不可喧哗,方可知进退之中有妙着,趋避之内有利害,万不可视拳脚如戏场,则学习才有进益”这段话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杨炳从两个方面对“凡入拳堂”与“凡出拳堂”给习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要求,这对于我们研究清代梅花拳习武活动和武术的全面发展也是有帮助的,杨炳《习武序》自乾隆7年完成后,在民间传抄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出现了内容差错。又如民国本引“致人而不致于人,早而骄之”等语,显然“早而骄之”应为“卑而骄之”,道光23年手抄本原件即为“武经”曰:“致人而不致于人,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这是杨炳所引孙武孙子兵法之语并发挥借用在《习武序》中,他告诫习武者应牢记这一要言。《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计篇》又云:“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杨炳正是从兵学角度对习武者提出了他的上述要求的重要武学思想。拳兵同源,理无两致。古之善战者,即善兵家之事,通武艺之道。 
  道光23年杨炳《习武序》重抄本,原件载有“刘汉裔敬叙”的一段话,原文为“古肥郡邑庠生刘汉裔敬叙:尝闻拳师鸣九王氏本鹤之言,曰古铜台大名府内黄县,有伊契友虎文杨氏,讳炳,武烈出众,中壬辰科探花,予信其韬略比黄吕,法术效孙吴,勇过伍明甫”。《叙》言又说“今观其佳作,所载武略规模,礼佛仪注,故予今文武童子,不特武略骎骎师尚父,更有文章祖先尼”。刘汉裔还有赞杨炳的诗歌:“佳作出自杨虎文,武艺文章两绝伦”一首附后,礼赞杨炳的诗歌除刘汉裔外,尚有“古海陵邑庠生孙文宣”所题写的二首赞美杨炳的诗歌:“十载寒窗苦用心,得会皇榜第三人”和“先生武艺比人强,文章超群不寻常”附于刘汉裔叙言诗歌之后,即民国手抄本在传抄时将前一首诗文落款错为是孙文宣题,又误将另一首出自抄录者本人写的“咏太极诗”,误记在刘汉裔名下,而将文中原为这篇上述刘汉裔在《习武序》内容之后写的《叙》言,错为孙文宣题,实则颠倒错乱,使人难以真实了解这些不同诗歌文章都是出于何人之手,给我 
  们的研究工作添加了许多麻烦和混乱,进一步对杨炳《习武序》及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梳理十分必要。 
  杨炳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豫北内黄,又是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区,尚武之风盛行,与内黄西南相邻的汤阴即为武艺冠绝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乡,东邻内黄的清丰在唐代出现有武功高强的著名战将南霁云,他们自幼习武,以武报国的故事长期在这一带民间流传,杨炳自幼耳濡目染,崇拜这些出自家乡的英雄人物,正因为杨炳熟读兵法,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杨炳之父杨达及祖父杨士兴均在军中任职,他们武艺精熟,习武之风影响着青少年时期的杨炳,从而使他后来成为一名武功非凡的武探花。正如古肥郡邑庠生刘汉裔在序言中,引与杨炳同时代的著名拳师王本鹤称赞杨炳的话所评价说:“杨氏讳炳,武烈出众,中壬辰科探花,予信其略比黄吕,法术效孙吴,勇过伍明甫”。著名拳师王本鹤与杨炳为同时代人,两人相互倾慕,视为知已,王本鹤这样高度赞扬杨炳的武功文才,可见杨炳在当时是何等的威名,堪称为梅花拳一代宗师。 
   
  参考文献: 略
 习 武序
杨炳撰 燕子杰评注---来自网络


【按语:该文章是梅花拳拳教和拳论的一篇重要著述。作者杨炳系直隶内黄县 ( 今属河南省 )八里庄人,是梅花拳的第五代宗师。他生于清康熙十一年 (1672 年 ) 。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年 )中武探花,被擢为御前侍卫。乾隆六年 (1741 年 ) 告老还乡,时年 70岁。一年后写《习武序》,并在运河两岸广收弟子,对传播发扬梅花拳做出了重大贡献。《习武序》一文,为作者与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路遥,在河北调查梅花拳历史时得到的。原文为河北邢台邢银昌家所珍藏。】
【前言】
有谓至治之世而武可以不练,此言之者迂也。盖武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自古圣帝明王莫不隆文重武,公卿大夫率皆出将入相。无如时至近今,每多庸儒俗子,互相讥笑,文而弗武者有之,武而弗文者有之。此无他,皆所以自待薄而期许者浅也。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炳幸中探花,愧无全才之足录,幸有才长之堪信。每遇亲友,屡请教授,恐为人之所患。若欲隐密,俱负师之所传。无可奈何,须俟尚志好学之士,将管窥微技细细说。倘学者诚心习之,宝珍爱之,如君子深造之以道,焉知无左右逢源之乐,七日不食弹琴咏歌之乐趣乎! 时而穷也,保身保家;时而达也,可以卫君卫国。治四海如磐石之安,登万民于仁寿之域,讵曰小补之哉 !
时乾隆七年岁次壬戌春二月朔日,原任御前侍卫壬辰科探花及第杨炳虎文甫编著,儒学生员王端儒校阅。校字受业门人岳金梁擎天、武登科镇远表侄周名久健惹、男兆能梦叶。
 
【立教条目】
拳堂中间立
拳堂中间立天地君亲师 神位
左书:振三纲须赖真武,论纲常要恃文友讲
右书:整五常全凭大文,定太平还让武将能
上书:一贯之道
设炉次第:上三炉,左一炉,右一炉
上香定则:五炉上香不必拘定,一握十数柱。上三炉或一握六柱,东炉三柱,西炉五柱。亦可为其贫富不等,只要诚敬为主,且简可行。
拜师祖仪注:每逢朔望日期,定行三跪九叩首之礼,平常日期只行一跪三叩首之礼,亦诚敬为主。
拳堂中徒拜师仪注:拜师时只可先一揖,次叩两头再一揖。若在别处见师,只用一揖。若久久不见,叩叩首亦无不可。
历来相传武祖要言,如文子敬孔子,使人有过庙生肃、过墓生哀之意。真性本于天生,教道成于师传。
上拜收元老祖。注解:收元老祖即天地也。言一元之气,化生万物,成始成终,故为收元老祖。
次拜君天教主。注解:君天教主即帝王也。言一人立教,居中治外,六合一家,故为君天教主。
终拜东都护法。注解:东都护法即亲师也。言一生气肇东,生我成我,恪遵王法,故曰东都护法。不可退前落后,切忌忘师背祖。然后再一愿,不可犯上作乱,连累父兄。如孔子曰:如所否者,天厌之。师立于左边,学徒望上叩首,如前述的拜法。
【评注:此段文字系梅拳弟子参拜祖师和入师学艺的规矩,指出为弟子者必须心诚、恭敬,礼仪可以从简。】
 
【习武规矩十二条】
第一条:凡立教之始,务要他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异日可以入则事其父兄,出则事其长上,不愧有勇知方之士。
第二条:凡入教之时,务要他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讲习武艺,所以保身体。好勇斗狠,所以危父母。切宜熟记。
第三条:凡习武务要使他知拳脚为枪棍之母。不活拳脚,则枪棍不获臻其妙。徒尚拳脚,则遇敌不克取其胜。二者兼之,方得其趣。
   第四条:凡学技之士,务要知安详恭敬。虽曰手舞足蹈,似与文人不同,而其神化莫测,非粗心浮气者所能入也。昔宋将岳武穆上马如无敌天神,下马如有道贤人。
    【评注;此条规矩讲修心养性之重要性,粗心浮气之人必须练性,而使其安详恭敬,才能领略和体验到梅花桩拳法神妙莫测、细微深奥之处。】
    第五条:凡入拳堂时,务要沉细,不可喧哗,方可知进退之中有妙着,趋避之内有利害。万不可视拳脚如戏场,则学习才有进益。
    【评注:梅花拳弟子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凡事要知进知退,能胜能败,凡傲慢急躁之人,有先入之见,凡事总偏执一面,怎能知进退之中的妙着、趋避之内的利害呢? 】
   第六条:凡出拳堂时,务要如见大敌,不可轻忽①,当思何法可以破他,何着得以胜他。久久习之,可以登堂入室。
第七条:凡见师面,即便站起,不可视若路人。每见庸师俗弟子之辈,并肩而行,同凳而坐,全无师弟之分,绝无尊敬之意。一则师艺浅,二则弟心傲,所以徒有习武之名而全无真艺之用也。
   第八条:凡师弟授受之际,弟子却不听。俗人曰:不打师傅不得妙着。每有乘师无备,偷刺暗打,最是轻狂可恶。窃思奇着妙法,何师无之,皆因弟子轻薄不知尊师重道,故秘而弗传。况奇着妙法,俱是杀敌之毒手段,倘若轻施,第必受伤,定要缓缓传授,慢慢讲说,始堪有得。自古学武难,传武更难。因材而教、文武皆然,岂可躐等也哉!
    第九条:凡入教习武之士,谅其身之强弱、人之雅俗,如讲道书生只缓授其进退之法、闪磕之术、步骑身势而已,断不宜拳打脚踢,与门浑者一样看也。
    第十条:凡传教之师,断不可重利轻艺。苟受匪人,败名丧德,明有王法,暗有神鬼,可轻泄哉 !孔子曰:我待价者也。价非千两银万两银,是待有尊德之君、重道之主。卑礼厚聘,方可出而仕也。如千银万金,礼若涕唾,岂足以动至圣之心,教者当如是耳。
    第十一条:凡教习武之士,当尊孔子有教无类。不然,仲弓不得列德行之科,互乡鲜克有见圣之童。务使其改过自新,正见人才难得故耳。
    第十二条:凡拜师,于每月朔望日期,只行二拜礼,不必同君亲之礼。何也,礼有隆杀,过犹不及,方免足恭之讥。切记,切记。
 
【或问】
武教条约立于前,因可取信于众。若不再设立或问数条,恐心有神疑,习武不传。故再立或问之说,使人深服于心,再后武教可成。
    或问曰:叟年已七旬有一,正静养时也,犹斤斤以武艺为念,常常讲说,毋乃非自重之道,延年益寿之方乎 ?答曰:贫当益坚,老当益壮。窃思由泮水以登鹰扬,由鹰扬以升会武历至殿试。圣祖仁皇帝特授探花二等侍卫,恩至重也。屡蒙皇赏,情至厚也。每与同朝比武较艺,侥幸俱捷,名至美也。年虽老迈,犹欲得好学尚志之士,诚心习之,庶宿学之。武长可继后生之玉成有期,予岂好劳哉,予不得已也。
    或问曰:将者操旗鼓耳,一剑之力,非将任也,奚用技为 ?答曰:否,否,不然。盖为将者身先士卒。若技艺,士卒之勇怯不得知,行伍之整乱不得明,赏罚之厚薄不得平。况处玉石不分之际,敌惟恐不获将领为首功,武艺重乎不重乎。
    或问曰:武艺者,兵丁之所先,士民之所缓,似为不急之务。答曰:否,否,不然。盖大夫生而志在四方。士居四民之首,自古士子出门,每携琴剑书箱。夫琴者禁也,禁止邪妄,而妇中正为调养性情之具。至于剑,讵能使贼一见而即避,能于百步之外取人首者乎。今者腐儒每笑武为鲁夫,宜为之邓弼肆酒而怒咤者乎。推之农工商贾,在所宜习,概可知矣。
    【评注:上文第七条至第十二条习武规矩,皆讲师徒之理及为师之道、梅花拳弟子之师徒关系诚敬爱护、至亲至密,一者是由于东方文化传统所教,二者是由于梅花桩武功性质所要求,并非条文所强求。上述三条或问,讲教武、习武的重要性。】
    或问曰:何谓把势 ? 何谓学活 ?答曰:把者握也,操也;势者,因利而制权,以静而待动,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一发而入无补救之术,此之谓也。学之为言效也,活者不拘上下左右前后,顾之严备之密,不露破绽。设若二人比武,数人较技,要看他力从何处来,待旧力略过新力未来而乘之,则无不胜也。或谓肘靠之法,先用虚着哄他进来,我之枪棍侵入他二三尺急力拍开,务要以响为度。经曰:一声响处值千金,彼失提防我便赢。至精至妙之诀也。
    【评注:此或问讲出了把势即把握敌来势的真正含义,为此就必须懂得以静待动之理。学活指出了顾法的重要性,技击中应先打顾法后打人。】
    或问之曰:武者粗迹也,文者细事也。分言一贯,予惑滋甚。曰:坐,吾明语子。圣人之心譬如明镜止水,无彻不照,事来随应,不先事而为之备,不后事而为之留,深合时措之宜,切契内外之道,如天之无不覆,如地之无不载。易曰:其惟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
     【评注:如明镜止水,是梅花桩武功锻炼的目的。】
    孔子曰:我战则克。夫克无他术,唯以静待动也,以逸待劳也,以主待客也。静待之义即君子之道费而隐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谓费矣。然其理之所以然,则隐而不可见也。鲁论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苏子曰:一勇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致百动。文经曰:定静安虑。鲁论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子之所慎齐战疾,善人教民七年亦可即戍矣。自古名将之统众兵,临大敌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静如****,动若雷电。武经曰:致人而不致于人,早而骄之,逸丽劳之,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用而示之不用,神而明之,化而裁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总之,外乎主敬之心,格物之学,故曰一贯之道,予岂无根之谈而妄欺人也哉!
    【评注:此段讲的是静以待动时之谋略与心态,待静之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而其之所以然,却隐而’不见。其实这也是无思、无为之理。练武之人应学古之名将统兵,临危不惧如山岳难移,其谋略神明难测如阴阳,静之如****,动之若雷电,武经所指出的能战胜敌人而不被敌人战胜之理,就是我安详而使敌人骄躁,我安逸而使敌人劳乏,行动起来知道动静之道理,战斗起来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欲擒故纵,相反相成,兵不庹诈,内刚外柔,方能得心应手,神妙莫测。其运用之妙全在一心,也就是说全靠无思无虑、反应灵敏,上述所说的也就是文武一贯之道。】
 
【一贯之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生生无穷。夫一者,太极也。贯者,生生不穷之仪也。易曰: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谓神。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天地设位,而易行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世子欲学文武之道者,一而已矣,讵可泛视也哉!
    【评注:《易经?系辞》所讲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宇宙形成的理论,也是拳法之理。“一”表示宇宙的原始,称为太极,“贯”即生生变化不穷之象。杨炳认为《易经》的乾和坤卦中也都有动和静,它们的动和静变化是不同的。乾卦之静,是寂然之静,故称之为“专”,而其动则是单刀直入之动,故之谓“直”,它们都为大( 天 ) 所生,有男性的气魄;坤卦之静,有和顺之意,故称之为“翕”,而其动有开辟之意,坟称之为“辟”,它们都为广 ( 地 )所生,有女性之温柔。动静乃拳法之根本,岂能不深究呢 ?梅花拳为修心养性的道义之门。如上所述,推而广之则天下之难事也都能做到了。若说知道拳法之变化者,能否知道上天的意志 ( 或宇宙的规律)? 人们只要学了文武之道也就可以知道了。】
    问:至圣之心如明镜止水者,何谓也 ?答曰:即周子通书曰,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感故妙,几微故幽。几、诚、神曰圣人。谓一为太极者,何谓也? 答曰:道为太极,心为太极,万物之理具于一心,随感而应,皆合其宜,如四时行百物生,故曰圣人一太极。
    【评注:上文所讲“至圣之心如明镜止水”,至诚至纯,无丝毫之思虑杂念,犹如明镜止水一般,光鉴明亮,无彻不照。心性寂然不动就是诚。此时显意识熄灭,潜意识活跃。因此,用灵感来感知外界的一切时,就非常神妙了。动而未形,即微动还看不出来时,尚在有无之间是最关键的时刻。因而,诚敬则明智,灵感的感知是神妙的,微动之时是拳法的奥秘所在。拳法( 道 )是宇宙的本体实相,是为太极,也是浑元一气。文中称心为太极,指人体的玄牝一窍本来就是一个虚无的太极体,当练功者使其发挥作用后,当然万物之理皆具于一心了,它随感知而响应,恰到好处而且自然而然。所以,也可以说武功高强之人本身也就是一个太极了。】
 
【附记】
妙诀: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
彼忙我待静,知拍任君斗。
【评注:妙诀之意即要能动中求静,心性寂然不动 ( 此即‘在刚’之意 )才能入静,也就是“静我”也。又,他力之前我要柔顺,能舍己从人,逆来顺受,才能乘他之后避实捣虚。若要招架拦截、顶撞磕碰是进不去的。我一旦进去,敌就慌乱一团“彼忙待知”,而我则任意发挥,无不左右逢源矣。】
咏太极诗:
要落空浑是有有,非滞物寂如无无;
不知太极森然处,三复濂溪太极图。
       古肥郡邑庠生刘汉裔敬
叙:
尝闻拳师鸣九王氏本鹤之言曰:古铜台大名府内黄县有伊契友虎文杨氏,讳炳。武烈出众,中壬辰科探花。予信其略比黄吕,法术效孙吴,勇过伍明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今观其佳作,所载武略规模,礼佛仪注,故予会文武童子,不特武略锓锓师尚父,更有文章祖先尼,故敢破胆献丑沐手俚言赞于后。
    赞曰:
    佳作出白杨虎文,武艺文章两绝伦;
    探花及第非侥幸,果是忠君报国臣。
    识见高明达时务,龙潭虎穴难久存;
    致仕养亲归故里,满腹经纶谁认真。
    金鲤已化黄池隐,安贫乐道耕有莘;
    老生勤施趋庭教,公子科会定超寻。
    古海陵邑庠生孙文宣敬尼题
赞曰:
十载寒窗苦用心,得会皇榜第三人;
名满天下咸钦仰,丹心报国扶明君。
大鹏初展垂天翅,金钱钩出虎狼群;
正当统军为元帅,忽动终养一片心。
致仕孝亲为处士,愿效伊尹耕有莘。
又曰:
    先生武艺比人强,文章超群不寻常;
    曾中壬辰探花客,名传九州达四方。
    御前侍卫宫爵贵,有福有寿子孙昌;
    奉旨回籍行孝道,忠孝两全姓名扬。
    咏太极拳:
    要落空浑是有有,非滞物寂如无无;
    要知太极森然处,三复濂溪太极图。
    古肥郡邑庠生刘汉裔敬题
    道光二十三年岁次癸卯暮春朔
    ( 民国十年阳月敬抄 )
    【评注:从以上后人作序、作诗歌颂杨炳之辞看来,梅花拳的五代祖师杨炳不仅武艺超群、文才出众,而且也精通文理,有一定之特异功能。
   从整篇《习武序》看来,杨炳在传授拳艺之时也讲文武大法的道理,也敬祖师。可见这时也是武场在文场指导下进行活动的,而且这时拳派内所敬的祖师是五位( 炉 ) ,杨炳在《习武序》中所论述之拳理,与后人所作的《梅拳秘谱》之精神是一致的】
 
 
 
《习武序》译文
前言
有人说现在到了康乾盛世,社会安定,可以不练武了。发这种言论的人太迂腐了,不切实际。武可以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不备。自古开明的、有远见的皇帝那一个不既重文又重武?朝廷的高级官员都文武兼备,出朝能率兵打仗,入朝能辅君参政。哪像今天这些见识浅陋的文人武子经常互相讥笑,文人否定武士的有之,武士否定文人的亦有之。出现这种现象没有别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些人缺乏高远的志向,没有什么期求。孟子说,待教育之后而受到感动奋发的是庸常之辈,有过人才智者能无须教育而自能感受有所作为。
杨炳侥幸中了探花,虽然为自己不是一个全才所愧疚,但却有一技之长可令人信赖。经常遇到一些亲友请我教授武艺,但又怕误人子弟。如果将自己的技艺隐密起来,又怕辜负了师父的传授。无可奈何,等有了志向高远、勤奋好学的学子,我可将自己的管窥微技向其细细详说。倘若学者诚心练习,珍视喜爱,深造入道,工夫到家后,就会有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乐趣。
学到一身好武艺后,如果不得志,是一个贫困的老百姓,这身武艺可用来保身保家;如果有机会飞黄腾达成了显贵,这身武艺可用来卫君卫国。习武的宗旨是:保天下如磐石之安稳,使民众进入“道德高尚,健康长寿”的社会。岂能说练武的收益不大呢!
时乾隆七年(1742年)春二月初一日
原任御前侍卫壬辰科探花及第杨炳(字虎文)编著。
儒学 王端(字方儒)校阅
受业门人(徒弟)岳金梁(字擎天)、武登科(字镇远)以及表侄周名久(字健庵),儿子兆熊(字梦叶)校字。

立教条目
拳堂中间立
天地君亲师 神位
左书:振三纲须赖真武(论纲常要恃文友讲)
右书:整五常全凭大文(定太平还让武将能)
上书:一贯之道
设炉次第:上三炉、左一炉、右一炉
上香定则:五炉上香不必限制死了,可以灵活掌握。一握十数柱,上三炉或一握六柱,东炉三柱,西炉五柱。亦可为其贫富不等,只要诚敬为主,且简可行。
拜祖师仪注:
每逢朔望日期,定行三跪九叩首之礼。平常日期,只行一跪三叩首之礼,亦只要诚敬为主。
拳堂中徒拜师仪注:
拜师时只可先一揖,次叩首二个再一揖。若在别处见师,只用一揖。若久久不见,即叩首亦无不可。
历代相传武祖的要言,要像文子敬孔子那样,使人有遇庙生肃、过墓生哀之意。人的真性本于天生,人的本领是老师传授的结果。
首先拜“收元老祖”,即天地。天地衍生出万物,
次拜“均天教主”,即帝王。帝王一个人支撑着天地四方,树纲立纪,治四海如一家。
最后拜“东都护法”,即父母亲和老师。父母生我成我,老师教我恭恭敬敬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故称他们为东都护法。千万不能慢待,切忌忘记师傅的教诲,背叛自己的祖宗。还希望学生不可犯上作乱,连累父兄。不然就会像孔子说的那样,“老天爷不会饶你!”
习武规矩十二条
第一条:凡设坛授拳开始,务必要学生懂得“孝悌忠信礼义谦耻”。具有了这样的伦理思想,他们今后在家里可以侍奉父兄,出门在外能够侍奉长官,不愧一个既有勇又知理的人。
第二条:加入拳会组织时,务必教育他知道身体发肤来自父母,不敢毁伤。讲授、习练武艺是为了保身健体。如果一味地勇猛狠斗将会危及父母,是为不孝。这一点必须熟记。
第三条:凡习武者务必要使他知道拳脚是枪棍之母。拳脚练得不活,枪棍便得不到妙用。不用枪棍只凭拳脚,便不能战胜遇到的敌人。只有拳脚和枪棒二者兼用,才能得到其中的乐趣。
第四条:凡学习武艺的人,务必要懂得安详恭敬。虽然说手舞足蹈,好像与文人不同,但武艺是变化莫测、细微深奥的,并非粗心大意、心态浮燥的人所能学得进去的。历史上的宋代名将岳飞上马是无敌的天兵神将,下马是德高望重的贤人。
*该条规矩主要讲修心养性的重要性,务要安详恭敬,不能粗心浮气,这样才能领略和体验到拳法的神妙莫测、细微深奥之处。
第五条:凡进入拳堂,务必沉着细心,不可喧哗,用心领悟,才能知道进退之中有妙着,趋避之内有利害,从而知进知退,趋利避害。万万不可像在戏场上耍拳脚一样。这样学习才会不断有所进步。
第六条:凡出拳堂时,务必要有大敌当前之感觉,万万不可轻视疏忽。应当思想用哪种技法可以破他,用什么招式能够胜他。长此下去,久而久之,你们的技能便有了高深的造诣,达到“登堂入室”的层次。
第七条:凡弟子见到了老师,应立即站起,不可将老师视若路人。经常见到一些庸师俗弟们,并肩而行,同凳而坐,全然没有师弟之分,学生对老师没有一点尊敬的意思。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老师的武艺疏浅,另一方面也由于徒弟的心态傲慢,所以空有习武之名而全无真本事可用。
第八条:师傅向徒弟传授时,弟子却不听。平庸之辈好说,“不打师傅得不到妙招。”经常乘师傅没有准备的时候偷刺暗打,这样的弟子太轻狂可恶了。我想,奇着妙法必须像圮上老人等待张良行了三进礼之后才可传授。要说奇着妙法哪个老师没有?都是因为弟子轻薄,不知尊师重道,才不教他。不经过再三考验的人一定要“秘而不传”。况且,奇着妙法都是一些杀敌的狠毒手段,倘若轻而施用,弟子必然受伤。所以一定要循序渐进传授,慢慢地讲说,才能有所得。自古学武难,传武更难。要因材施教,文武都是一个道理,怎能超越次序。
第九条:教授习武的人,应当遵照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不分贵贱贤愚,也不分地区族类,均可以作为教育对象。不然的话,如果像其父为“贱人”的仲弓,虽然有美好的道德也难以收为学生。互乡这个地方人不善良,有个童子求见圣人孔子,孔子接见了。孔子认为只要人愿意进步,不管他曾经怎样,务必接受他,使他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改过自新。这正是因为人才难得的原因啊!
第十条:传授拳法的老师,断然不可重利轻艺,轻率地将武艺传授给那些心术不正、行为不端之人,败坏我们的名誉,损害我们的武德。在明处有王法管束,在暗处有神鬼监视,不可轻易泄漏拳理功法。孔子说,“我待价而沽”。他说的“价”绝非千两银万两金,是等尊德重道的圣主明君,礼品虽薄,但重要的是诚心实意地聘你干大事,方可出山为仕,扶助君王。对那千银万金他视若鼻涕唾沫,那些东西怎能够打动孔圣人的心?当老师就应该像孔老夫子这样。
第十一条:对入门学习武艺的人,要根据其身体的强弱,性情的雅俗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如对风雅的书生只能循序渐进地教授其一些“进退之法”、“闪磕之术”、“步骑姿势”等,绝不宜教授其拳打脚踢之类的技击工夫,与一般的门生一样对待。
第十二条:拜师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只行二拜礼,不要与拜君亲用同样的礼仪。为什么呢?因为礼有隆重和简省之分,过分了和不到位都不行,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避免因礼仪失当引起人们的讥笑。一定要切记,切记。
*作者在这里把防止礼仪上的“足恭”列入习武规矩之一,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老师一定要提防那些“巧言令色,献媚取宠”之徒,净化拳坛风气。

或问
  习武的条约已经定了,公示于众,固然可以取得大家的信任,但如果不再设立“或问”数条,恐怕大家还有种种疑问,习武不专心。所以再立“或问”之说,使人们从内心深处信服,这样习武便会成功。
有人问:你老叟已七十一岁了,正处在静心休养之时,却念念不忘武艺,常常讲,处处说。这难道是自我保重、延年益寿的良方吗?答:贫当益坚、老当益壮。贫穷时意志更加坚强,年老了气势应更加壮盛。我想,我从一儒生登上了鹰扬榜,中了武举,由武举而进京参加了全国的武会试,最后通过了皇帝亲自进行的殿试。圣祖康熙大帝特授探花我二等侍卫,皇恩与我够重了。在朝中又屡次受到皇帝奖赏,其情意与我又是多么深厚。经常与同朝将士比武较艺,每次居然都能侥幸取胜,名声也够美了。现在我虽年老体迈,还希望能收到一些志向高远的学生,只要他们诚心学习,安心苦练,继承我的一技之长,就会玉成有期。这不是我喜欢劳神,是不得已啊!
有人问:带兵的将领都是操纵旗鼓进行指挥的,只要有挥动宝剑的力量就胜任了,为啥还需要技艺?答:不,不,不对。作战时将帅必须亲自带头冲锋陷阵,走在士兵的前面。如果你做为一个将帅不懂技艺,士兵谁勇敢谁怯弱不知道,军队的管理是整齐还是混乱心中无数,奖惩的尺度把握得不公平。何况在这种玉石不分、良莠不辨之际,敌人惟恐俘获不到这样的将领失去立头功的机会。你说这武艺重要不重要呢?
有人问:武艺对于战士来说是非常紧迫而又必须学习的第一要事,但对于读书学道之人似乎并不是当务之急,可以慢慢来。答:不,不,不对!大丈夫生而志在四方,士为四民(士、商、农、工)之首。自古士子出门多携琴剑书籍。琴的作用在于禁止邪念,回归正道,是调养性情、陶冶情操的工具。至于剑,如果你不会武艺,不会使用它,难道能使贼人一见到剑就会逃走避开?在百步之外你能取下贼人的首级吗?现在一些迂腐的儒生总是耻笑武士,认为武士就是钝拙粗鲁之人,不就是邓弼那样好喝酒,怒视人,不可接近的狂生吗?对这类腐儒应该让喝多了酒的邓弼怒斥一顿啊!士子应学武艺,依次类推,农、工、商人都应该学习武艺,大概明白了这个道理了吧!
有人问:什么叫“把势”?什么叫“学活”?答:“把”就是“握”,就是“操”。“势”,就是因势之利而制定权谋。就是说一定要把握形势,冷静观察,看对方准备施出什么招法,我借势、造势,就像从巍巍高山上滚下来的圆形巨石一样,势不可挡,让对方一点补救办法都没有。学习武艺要讲究实效。所谓“活”,就是能不拘上下左右前后,防备得十分严密,不露任何破绽。假如两个人比武或数人较艺,要看对手的力从何处而来,待他旧力刚过,新力还未来之机乘虚而入,则无往而不胜。或者用肘靠法,先用虚招哄他进来,我的枪棍一下子打进去二三尺,疾力将其武器拍开,务必要求响度。俞大猷的《剑经》说:“一声响处值千金,彼失提防我便赢。”这真是极为精妙的诀窍啊!
有人问:武士的行动粗旷,文人办事细密。孔夫子说一贯如此,我很不理解。答:坐下来,我明确地给你讲一下。圣人的心就像那明亮的镜子和静止不动的水,没有什么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的。遇事能随机应变,既不用在事情到来之前便进行准备,也不用在事过之后还为之留意,做事干脆利索,行动坚决果断。所做的一切不但合乎哲理,而且又遵循客观规律,切合时宜。如天能将万物覆盖,如地能承载一切。易经说得好: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绝不能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只知道生存,不知道死亡;只知道取得,不知道丧失。知道进退存亡之理而做起来又不失其正当,难道只有圣人才能如此吗?孔子说:我战必克。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什么别的绝窍,关键在于能够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以主待客。“静待”的含义即“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的道是广大而又精微的。近在夫妇居室之内,远到圣人天地之外,大的不能再大,小的不能再小,无穷无尽,真可谓广大啊!然而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又精微得让你看不见,只能细细感悟。《鲁论》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小的地方该忍让的要忍让,若不忍让就坏了大的谋略。苏询说,“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点忍耐能够收到百倍勇敢的效果,一次静止可以胜过百动。五经四书上有“定静安虑”之说,定则静,静则安,安则虑,只有安定下来进行静思,深深领悟,才会有所自得。《论语》中记载孔子夸奖弟子颜渊,“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要求学生遇事务必谨慎小心,有好的谋划才能成功。孔子对三件事十分谨慎,这就是“齐、战、疾”。齐(斋)接神明,战决生死,三军生命、国之存亡所系。疾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这三件皆大事,岂能不谨慎处置?孔子还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即戎矣”。教导人民学会作战的本领要有一定的时间,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拔苗助长。孙子兵法上说:“致人而不致於人”,“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就是教导我们在与敌作战时要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例如,故意作谦卑之态,使敌人骄傲松懈,我好以逸待劳,战而胜之。要善于开动脑筋,有意激动敌人,从其反应弄清它的行动规律,以伪装阵形诱惑敌人,以探知敌人的生死要害。兵不厌诈,要学会使用诡诈之术,要使用的招法表现出不用的样子,不用的招法则表现出要用的迹像,以迷惑敌人。对以上古代贤哲的这些思想和理论,要深刻地明察其中的神秘奥妙,要活学活用,要学会变化剪裁,要学会融汇贯通,学会推演发挥。总之,能否巧妙地得到运用的关键在于是否用心。以上我说的这些,总不外乎儒家的“主敬之心,格物之学”,就是要习武者加强道德的修养,革去声色货利、酒色财气的误人之习,在练习中认真穷究习武的性理,遵循其自身规律,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与时俱进。故称此为“一贯之道。”怎能无根无据地胡扯瞎谈而欺骗人啊!

一贯之道
天地浑沌,宇宙万物创始。大到极点的宇宙,发生阴阳分离,形成天地“两仪”,由天地“两仪”产生春夏秋冬“四象”(四时),由“四象”产生像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由“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变化无穷无尽。“一”就是“太极”,代表宇宙;“贯”,就是无穷无尽地变化状态。《易经》上说,《易经》是以天地为准则的,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经》变化无穷的功能;能够运用阴阳变化莫测的道理,就是《易经》的神奇奥妙所在。“乾”亦即天,静止时寂然不动,是专一的;而变动是单刀直入的,正直不曲的,由此产生了伟大的宇宙。“坤”亦即地,静止时和顺,包容地上的一切;变动时则是开放的,承受一切而不拒绝。由此产生了广大的万物。天地的位置既然已经设定,《易经》的道理就可以在天地间实行了。人性得自天赋,将这一天赋的人性,不断地持续再持续,就进入了道义的门户,《易经》是人类道德的根源。将《易经》的道理引伸、推演、扩大,就会触类旁通,无限地应用。于是天下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都可以掌握了。无怪乎孔子感叹地说,“了解了《易经》变化道理的人,岂不就能知道神的所做所为了吗!”世上想学文武之道的人,掌握了这一理论(也就是“一贯之道”)就可以了,哪还用什么都去看,什么都去学吗?
有人问:圣人的心为什么如明镜止水,无彻不照,没有看不清楚的事物?答:周敦颐在他的《通书》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人在寂然不动、无思无为时心即诚,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下,就能够用灵感思维去感知天地变化的规律,就是这么神奇。在“动而未动、有无之间”的时空中来研判事机的微妙,寻找机遇。所以说,心诚志精就会耳聪目明,用灵感思维就会做得十分奇妙,努力穷究就会感到事理的幽深。所以做到“诚、神、几”的人就是圣人。为什么说“一为太极”?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规律的“道”是太极,反映宇宙万物规律的“心”也是一个太极。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即“理”)都在人的心里,人便会随感知而做出反应,这种反应恰到好处而又自然而然,就像万物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运行,而自然发生、消长一样。所以说圣人或者说圣人的心就是一个太极。
《习武序》后记
(题目为作者所加)
2004年3月下旬广宗县梅花拳协会秘书长谷恒通先生打电话给我,说找到了旧本《习武序》,让我去广宗一趟。因当时有事未成。4月8日趁星期天我带着儿子杨志强、女儿杨云鹤携外孙田蛋去了广宗。上午先去平乡后马庄邹氏墓群,抄写了一些碑文,在平乡县城吃了饭,下午2时许到了广宗县城谷恒通家中。在那里等待的还有谷魁勋先生。谷恒通与谷魁勋二人世代交好,谷魁勋原为广宗县梅花拳协会秘书长,谷恒通是他的继任。在那里谷魁勋谈了有关杨炳的两个有事:其一是蔡光瑞将杨炳为徒的故事,其二是杨炳的师兄弟韩结礼(韩七)去京城找杨炳的故事,然后我们便去大街上复印资料。
     谷恒通秘书长提供的梅花拳史料中有一份《习武序》版本上,有读者在眉页上的“阅注”,尤其是《习武序》后面有他的很长一段心得体会。这本《习武序》看来很旧,很可能就是道光23年版本。弥足珍贵。
     现在将这段后记(心得体会)公布如下,以供历史学家研究之,共梅花拳弟子学习之。

      阅历探花杨老爷,编修(原稿如此——笔者)武序,无非望后辈学者,尽心端力以学之,其间所论拳脚工课规矩甚多,而打破进退身势甚少,教拳之妙诀,学拳之实理,尚未一一说清,亦未着着讲明。余虽不懂是艺,按理推测,文武一理,故情不自禁斗胆妄言,聊说其大意,使后辈学者见余所叙之粗词大意亦颇有益。故将粗词在意复叙於后。
    夫拳脚一艺,余本丝毫不懂。今因马鲁李教师讳安民字清廉,在余村设教。余年老无事,赏往观看,见众弟子之身势手脚,并进退之是非可否。教师日夜讲究比试,余颇留心细看,聊知大意,细心思索,有至理存焉。欲名谓之玩活。玩活者,越玩手脚越活也。尔等若知活之根源,活之义理,必先心活眼活,而后乃能手脚两活,身势亦与之俱活也。若心死眼死,即无处不死矣。何以谓之活也》活也者,彼顺来而顺应,彼逆来而逆施,或顺来而逆施,或逆来而顺应,遂机应变,变化无穷。使彼不能意料,无所防避,怎进怎是,怎退怎是。将有一定之进退,变化个无定之进退。此乃谓之话,此乃谓之妙也。人与我手脚相交,自己之身势步数,不可护之甚密,无半点破绽,必须留一空处,或故意丢个失着。彼一见此无有不进之理,不知是我故此险着。望彼进来,彼来能失其力乎。拳脚总以闪战为妙,此即兵不厌诈之谓也。往往有千斤之力,而输於百斤之手,此何说也》彼虽有千斤之力死,我虽只有百斤之力活。借彼之力就彼之势,彼即有万力,能不输於我乎?尔等细思,然乎不然乎?
   为人学拳,若知文母命我学拳之心,先生教我学拳之意,必先知其情由,才能有益。学拳脚长气力、壮筋骨、少病疾、寡事欲,保身之道也。并非教我与人打 斗殴,可占便宜,不能吃亏之心也。人之身体发肤生於父母,已之身 即父母之遗体,我若毁伤自己身体,即是毁伤父母也,可不慎哉:学活之道,取其养身定性,配养一元之气,坚固而不散也。夫天地一元之气,万年(无)坏,盖天地之精气凝聚坚固,不能 散,故万年无坏也。人一身亦天地,若能养的精气不散,血脉流通,精固气坚、至公无私,亦可与天地并立为三,或者曰:天地虽有混沌之说,无所 考,古来未有不死之人,不知身体虽故,精气犹存,死而不死也。试思孔夫子暗带甲 ,关夫子夜看春秋,文者能武,武者善文,武之不可偏废也如此。试思人之学拳是学活耶,是学死耶,尔等但就这个活字细心玩之,则了然矣。
   玩活一道固然贵乎手脚随活,不知尤贵乎心巧眼明,辟如彼以饿虎扑食之势,若未打我,是知往前追,不知留退步,我往旁边将身子一闪,下边用已之腿绊住彼之腿,朝后一推,上边用手往前一拥,彼即有千斤之力,能不如推金山倒玉柱,濮塌倒在地下?所谓借人之力,就人之势者,即是如此也。拳脚又可以闪战为妙,如两人正走回合,正交手脚,此人忽然失脚倒地,那人必然急速抢来,或右脚 往前一勾,即用左脚 尽力朝后一推,能不头得脚轻,摔在地下。即此两款可以类推,即刀枪棍棒俱不外此。故两人交手,务要看人是真空,是假着,量准而后进。又要量已之手脚,是尊成规之死法,是随来变化之无定,以定其进退。知人知已百战百盛(胜),以吾观之:连环腿、鸳鸯脚,此两着即是神出鬼没之法也。凡平素玩的架子,俱是活套,俱能折换,使用无有穷尽,不可视为死着,在人自己善於变换也。
   文以明理,武以讲艺,古来文武有相兼之义,仁义礼知(智)之德,非文人讲究,不能知其奥妙。进退存亡之道,非武士学习,不能知其是非,故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太平世界,文官讲教化,荒乱年间武将平叛逆,武岂可轻忽哉!凡诸艺不学则已,学贵乎求成。求成之道,吾今立一成法,照此无有不成之理。盖存心学艺,以艺为先,若收其放心,遵守规矩,恭敬仁让,谦卑逊顺,在父母先生面前,尽其子弟之礼,与同窗朋友相处,先尽其友谊之道,上厂(场)如祖师在望,出门如师相随,无论昼夜,无论忙 ,处处以诚实恭敬为心,无论在外,时时以得失成败为念,如此存心用功,自有效验。若只以拳脚为事,一打一破,怎进怎退,有赢无输,是只知其粗,而不知精也。尔若先存个放肆懈怠之心,先生岂肯准准切切以相告乎?尔若存个恭敬诚实之意,先生有不急急忙忙,告以妙着,传一鲜方,以独得之奇,受於尔乎?试思同存一堂学艺,同是一师传受,有成者,有不成者,有得其精者,有得其精者,并非教师有亲疏,学者有诚伪也!尔等细心深思,教师不固谢仪,费工夫,劳神思,失一已之企业,教学者之拳脚,若不尽心端力以立其志,其有辜负於先生者,未有大於此矣!为人总以涵养忍耐为尚,内要浑厚,外要活泼,试题宽宏,百事皆成。或半途而费,或未成自矜,或因一言不合刻下散场,或为二人不对,当面口角,若犯此病,终无一得。尔等谨记吾言,不可视为故套闻言,凛之勉之,以自有功,断无不成之理。
      
      注:因时代不同,有些用字与现今略有不同。若教受——教授,工课——功课,遂机应变——随机应变,上厂——上场,百战百盛——百战百胜等。有的在文中注明,有的没有注明。
      还有个别错字、漏字在文中有的改正,有的加括号注明。
      观此后记,我认为这位先生共讲了以下五点意思:
      一、写这段后记的目的。他认为:杨炳《习武序》中“拳脚工课规矩甚多”,“无非望后辈学者,尽心端力学之”,所以“打破进退身势甚少,教拳之妙诀,学拳之理,尚未一一说清,亦未着着讲明”。也就说《习武序》讲习武的规矩多,而讲具体技术少,他认为有必要将自己心得体会的“粗词大意”写一下,对后辈可能“有意”。
      二、何谓玩活?“活之之根源、活之义理”是“必先心活眼活,而后乃能手脚两活,身势亦与之俱活。”“若心死眼死,即无处不死”。何谓之活也?活也者,彼顺来而顺应,遂机应变,变化无穷。“兵不厌诈”、“借彼之力,就彼之势”使“千斤之力”输於我“百斤之手。”作者还列举了“心巧眼明”巧胜交手对方的例子——连环腿,鸳鸯脚。其意在具体讲解杨炳在《习武序》中的“何谓学活”。
      三、学拳的目的。“父母命我学拳之心,光是教我学拳之意”是“长气力、壮筋骨、少病疾、寡事欲、保身之道也,并非教我与人打架斗殴,可占便宜,不能吃亏。”其意是讲“养身”,忽略了杨炳习武思想中“卫君卫国”的一面。 
      四、提倡文武兼备。“古来文武有相兼之义”,“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太平世界文官讲教化,荒乱年间武将平叛逆,岂可轻忽哉!”
      五、学成之道——以艺为先。“诸艺不学则已,学费乎术成。”“存心学艺,以艺为先”。要“遵守规矩,恭敬仁让,谦卑逊顺”,“无论昼夜,无论忙闲,处处以诚实恭敬为心,无论在外,时时以得失成败为念,如此存心用功,自有效验。”因为只有“恭敬诚实”先生才“告以妙着,传一鲜方。”“以涵养忍耐为尚,内要浑厚,外要活泼,度量宽宏,百事皆成”。作者进一步诠释了杨炳《习武序》中对弟子“诚”的要求。
        写“后记”的先生是何人?
      因“后记”中写到“马鲁李教师讳安民在余村设教”时,他“颇留心细看,聊知大意”。经查安民即李安民,梅花拳九辈弟子谷恒通先生提供的《家谱》上记载为平乡孟家屯人,而平乡县志记载为平乡马鲁屯人。谷恒通先生说写心得的人即马鲁人,但不知为何写成“马鲁李教师讳安民……在余村设教。”“余村”即“我村”,这个村庄的名字待考,只有查到写这个序的人叫什么名字才可进一步理清。李安民是九辈弟子,五辈人是康熙五十年的人即1710年左右,第九辈人便大约是120年以后的人,即1830年左右的人,九辈人做为教师传徒,要在40——50岁之间,因此李安民若1830年为30余岁,那么他在马鲁一带传徒时便是1840年以后,恰为道光二十年以后。因此可以判断“道光二十三年岁次癸卯暮春朔四日重抄”的《习武序》本就出现在九辈弟子传教之时。也可能就是尚不知姓名的梅拳弟子所抄。
      该文已在2005年2期《武林》上发表。
 
一代梅花拳宗师——杨炳
                      杨彦明
      

杨炳,字虎文,号松岩,内黄县城关镇丁庄人,生於康熙11年11月16日末时(西元1673年1月3日)。据史料记载,杨炳“虎项猿臂、技勇绝伦,作文雄壮,下笔立就”乃文武双全之才。他刀枪剑戟样样精通,手舞180斤春秋大刀风雨不透;让人头顶5个烧饼,百步之外他能逐个射落;两臂能夹两个石滚……。康熙47年(西元1708年)中戊子科武举;康熙51年10月14日(西元1712年11月12日),以非凡的武功和出色的“策问”应对,中康熙壬辰科武探花,授御前侍卫兼京营都司佥书加一级,诰封通议大夫(正三品)。康熙52年3月18日(西元1713_年)康熙大帝念其“武勇夙谙,恪勤茂著,周旋禁闼历夙夜以宣劳,环卫庭墀直云霄,而奉职允称爪牙之选。”於是对杨炳及夫人党氏,杨炳之祖父杨士兴、祖母朱氏,杨炳之父杨达、母亲袁氏分别进行封赠,各赐《奉天诰命》一道。後因其与皇太子结怨,于乾隆初年以“亲老告假终养”。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杨炳一生保过三朝朝廷。乾隆12年10月2日辰时(西元1747年11月14日)辞世,终年75岁。
梅花拳是我国一个古老而特殊的优秀拳种,冀鲁豫一带被誉为梅花拳之乡,目前港、澳、台和海外诸国均有武术团体习练该拳。杨炳是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梅花拳大师。在任御前侍卫时,他将梅花拳传入京城,至今北京人还称梅花拳为“老杨拳”。辞朝後杨炳住在丁庄村花园,这时他虽处在“正静养时也,犹斤斤以武艺为念”。为了使梅花拳这一中华武术之奇葩不仅在理论上、技击功法上进一步完善规范,而且要进行普及发展,他於乾隆7年(西元1742年)写出了《习武序》这篇重要著述。
在这篇论著中,杨炳首先批判了“至治之世而武可以不练”的错误观点,阐述了“武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的哲理,推崇“自古圣帝明王莫不隆文重武,公卿大夫率皆出将入相”的榜样,鞭笞了当时“庸儒俗子,互相讥笑”,“文而弗武,武而弗文”的社会不良风气。并明确提出了“治四海如磐石之安,登万民於仁寿之域”的习武价值观。
他在《习武序》中制定了“习武规矩十二条”,要求梅花拳弟子必须讲修身养性,身心并练,文武双修;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凡事要知进知退、趋利避害;师徒之间诚敬诚爱,至亲至密。这是东方文化传统和梅花拳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杨炳还对梅拳弟子提出“五戒”、“五要”。“五戒”:不许打拳卖艺,抬摇撞骗;不许保镖护院,仗艺仗势;不许艺传匪人,结夥砸抢;不许强霸良女,为非作歹;不许酗酒,扰乱乡里。“五要”:要爱国守法,奋勇抗敌;要扶贫助弱,御恶除霸;要团结乡友,和睦乡邻;要尊师爱徒,扶老携幼;要兄友弟恭,谦虚忍让。从而使梅花拳的武德有规范可依。
杨炳还唯恐梅拳习练者“心有种疑,习武不专”,又在《习武序》一文中设立“或问”数条,立论鲜明,论述精辟。他将儒道思想渗透于梅花拳理,将《易经》的深奥法则寓於拳法之内。《习武序》还汲取了中国古代的兵法思想精华,并有所创新和发展,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当代历史学界和武术界和许多专家学者,视《习武序》为瑰宝。历史学家因发现了这篇著述。解开了我国近代发生的义和拳运动之谜:原来义和拳起源于梅花拳,义和拳运动就是以梅花拳为基本队伍的群众运动。杨炳的《习武序》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民间的流传,为义和拳起义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杨炳同时又以过去的职务和威望在运河两岸广收弟子,为义和拳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如,滑县“天理教”起义的领袖冯克善,义和拳起义领袖河北威县沙柳寨的赵三多都是杨炳的传人。梅花拳师们发动并领导了清末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武术界把《习武序》看作梅花拳的文武大法,称杨炳关於梅花拳的文理和拳理博大精深、细微玄妙而又包罗万象。我国著名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振江教授说,“杨炳是康熙壬辰科探花,文武双全,武术技艺精湛绝伦,犹为重视武艺理论的探索与创造;他是中华武术宝库中著名的流派梅花拳的宗师,授徒众多,影响深远,且有明确的武术宗旨和深入浅出的武术理论著作《习武序》传世。诚然,武术界历来注重以侠、义、勇和尊师重道为内容的武德,以崇尚忠勇、义气、和气与凛然正气相标榜,但是都没有杨炳的《习武序》的内容充实系统,戒律规范,武术理论深邃而明晰,包容性强,并为梅花拳在武术实践中发扬光大。因此,杨炳及其著作成为当今武术界和学术界争相研究的重要历史人物和武术经典。这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专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路遥先生说,“杨炳的《习武序》在梅花拳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杨炳是康熙年间的武探花,他的拳论至今还没有人超过它。”梅花拳传人、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燕子杰先生说,“杨炳文武兼备,精通易理、儒学和老庄哲学。《习武序》立论精辟,见解深刻,思想层次很高,为梅花拳立教育人、习武学文的传世之作。对梅花拳的历代发展、流传亦有很大影响。”
《习武序》於乾隆七年问世之後,便刻版印刷。因梅花拳是一个内聚力十分强韧的拳会组织,《习武序》只在梅花拳民们内部流传,所以外人知之甚少。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路遥教授等在河北平乡、广宗一带发现了《习武序》民国十年手抄本。之後,在路遥教授的《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和山东大学燕子杰教授的《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青岛出版社,1998年1月)以及燕子杰、张文瑄的《中国梅花桩武功全书》(山东新闻出版局,1993年8月)等著作中先後公开面世。由於《习武序》问世後200多年内,被拳民们辗转传抄,内容难免有错漏之处。1998年以来,作者多次赴河北省平乡、广宗、威县、邢台市“访梅”,从民间搜集到道光23年、同治12年和民国十年等10余种不同版本的《习武序》。然後经过互相比较印证,研究思考,对《习武序》进行了考订。因为许多作者的作品中,要经常引用《习武序》的内容,如果原作不准,难免出现讹误。於是作者在2004年出版了《武探花杨炳与〈习武序〉》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习武序》的考订情况。现将经过考订的《习武序》公布於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习武序 -- 杨炳 撰
习武序
三元地理归易三元归易秘宗杨馨振撰清道光四年岁次仲夏月抄本
武探花、御前侍卫杨炳《习武序》
他是武探花和康熙御前侍卫,圣旨碑等吸引梅花拳弟子寻根拜谒
【小说连载】紫藤苑的传说(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