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卫派创作的价值取向

前卫派创作的价值取向

                                           ---冯宝麟


  前卫派的创作是在“现代”观念意识的培植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带有强烈的“叛逆”色彩,是以对“传统”从形式到风格、从艺术规范到精神气质的全方位反叛来获得当代品格和时代气息的。
  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前卫派篆刻家的艺术理想。整部艺术史的发展规律告诉人们: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是有节奏的,象一部交响曲,有时节奏强烈,有时节奏平缓,但绝不会是一潭死水。而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往往是上一个时代缺少的风格。因为一种艺术风格一旦受到一个时代的崇尚,就会有很多艺术家为其“献身”,将这种风格推向一个极至,而这种对极至化的追求,就使艺术在越来越精到的同时,也越来越靠近程式化、从内部形成一种封闭,并逐渐地结壳。而欣赏者在厌倦了这种“形式化”的风格后,都迫切地盼望着有一种新的、大异其趣的艺术风貌来取而代之,这是艺术欣赏中“熟即俗”的审美规律所致。正因如此,后一个时代对前一个时代的反叛、后一个时代的风格迥异于前一个时代、后一个时代之风格内蕴正是前一个时代之所缺便是既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又顺从艺术审美规律的。拿当代的篆刻创作来说,这一文人艺术形式在当代的发展却是以对传统文人艺术形式的反叛为手段就不难理解了。
  建立当代的发展模式,也是前卫印人的价值取向之一。解构传统经典,以形式的新颖取胜便成为当代印人的自觉追求。
  如王镛充分利用民间艺术的形式语言来塑造自己的风格,获得一种与传统的文人经典相对立的旨趣,并逐步地建立了一种“新”的规范;陈国斌则从远古先贤们“稚拙、原始”的创造中汲取营养,以一种陌生的“不成熟”来打破当代人所熟悉的明清文人印的“成熟”,实现了建树新的艺术理想、拓展新的艺术审美空间的追求。九六年举办的“新概念篆刻展”上,许多作者将西方前卫艺术品中的一些标志符号(如箭头、光影、现代设计等)都做了很直接的“拿来”,试图利用更加有别于传统的西方的东西为“创新”添砖加瓦。
  在创作上,人们对形式的重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这无疑是为了满足“欣赏形式美的眼睛”:艺术创新再也没有比形式上的突破更容易取得成果的了,在当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走此“捷径”尤显重要,打破了原有的那种以文字点划的排列为导的印面秩序,重视利用点线切割、图式构成等“现代”语言营造艺术空间。具体到实际“操作”上,是作者们都颇具匠心地规划点线的分布,使文字更能被主观意识驾驭,精心地排列、组合、挪让、变化;强化印面构成的诸多矛盾,如加大点划轻重的反差,增大阴阳向背线条的对峙力度,增加虚实变化的强度等等,构成对欣赏者感官的强烈刺激。
  挑战旧的并建立全新的审美机制也成为前卫派篆刻家的目标。
  传统的文人艺术,大都是以人为本的,它首先要求艺术品的创作主体也就是艺术家要富有完美的人格魅力,讲究艺术家人品、学识、情趣、思想与作品从形式到内涵的完美统一,即艺术品是艺术家人品与志趣的自然表达,因而,是艺术家精神世界在艺术载体上的再度体现。这也就造成了传统的文人艺术对人文精神的承载。而前卫艺术则更注意了艺术的自主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也就造成了创作手段的开放性与试验化特征。于是,在当代的创作中,人们更加注重对外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人文之外的自然资源的吸收与利用。比如如今非常兴盛的做印法的流行,就是一例。人们对古器物上那种风雨剥蚀、自然蜕化效果的渴慕刺激着他们去寻找各种“手段”来实现理想。把刻完的印章反复地打磨,不厌其烦地敲凿,用刀、锉剔剜,在粗水泥地上划擦……都是想获得一种“天趣”。
  弃静求动也是前卫印人的一种通行的做法。无论人的内心世界还是人类所处的外部世界,都是有静有动的,因此,反映在艺术风格中,便有了优美与壮美的分野,艺术家便在自己的审美观照下,使艺术作品获得相应的美学品格。
而在前卫印人那里,“静”归隐了,“动”成为他们的主流艺术话语。篆刻家由调和印面上的诸多矛盾因素以达到和谐自然,变为制造印面矛盾以求得自然而然,在这种“自然”的矛盾中寻找一种新的艺术感觉,寻觅一种新的艺术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鞠稚儒篆刻的“匠气”
当代中国学院艺术的生存语境及其应对
夏长先:印从书出 书从印入——记青年篆刻家方庆俊
汉印审美观的确立、发展和深化
中国印章文化发展浅谈
篆刻肖像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