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印坛新锐提名展〗
銀鉤婉轉 鐵筆縱橫
梁選鋒

  明清印壇,揚名一代者多如繁星。予治印宗法徐辛穀。吳缶翁。至若民國諸家,偶有心動,輒效其法,以覽其趣。徐、吳印風一遒麗,一雄渾,雖各擅珠璣,然趣異而軌同。兩家皆身兼浙皖,印從書出,印外求印,自成絕特。予宗之,亦有取捨增損。略述四則曰:徐氏俗媚浮誇者,吳氏荒率臃滯者之篆法,予弗取。此其一。吳氏印面佈置多讓下邊欄,徐氏多抑下邊欄,予皆取讓下之章法。此其二。兩家衝、切刀兼用,予增以披、擺、斫之刀法。此其三。予逞擬秦摹漢之能,重於品讀,而摹兩家之跡甚尠。此乃欲求其神玅,免刀筆入彀之故。此其四也。竊以為,專徐、吳而持之,須用閎融通。今雖難及,終當自成一格。思於此,憶及初涉治印之舊事,堪可慨嘆。
  予生於丙辰,家在松花江東、依蘭道南之寶清。束髮之年,從翟墨先生習書。習書必用印。某日,翟師囑友人為予刊印兩方。其時予淺視治印之道,不喜其刻。既不喜,惟自刻。取橡皮擦充印材,易鋼鋸條為刻刀,執圓珠筆成印稿。器訛手生,醜怪頗夥。忖度關竅,終不得法。冬去春來,一日瀏覽吳頤人先生編《青少年篆刻五十講》,始知治印關乎印材、工具、臨摹、創作、歷代印風等諸多要訣。予習書幸遇翟師傳授,治印卻無良師解惑。習書首重臨摹,錘煉心手之力。藝事相通,學印何獨不然?古印即良師,刻刀即毛筆,印譜即字帖,信可為之。自此,心無礙、謝交遊、棲小樓,駸駸乎入煥彩生風之境。如此近兩載,酷暑嚴寒,未曾暫廢。予摹刻《十鐘山房印舉》過半之際,輟於異地求學。及弱冠入京,憂煩公事,更無暇臨紙摹石。然書藝印道猶燦然之氣久盪於胸!忽忽十載,欣有天緣,予脩業於首都師範大學,得趙宏先生指點印學,登堂窺奧。進而縱觀歷代印風,確立宗法楷模。而立之年,不問俗務,蕭淡靜深,寄託美技。歲月珍如拱璧,予一廢十載。吁嗟哉!
  昔人斷章揚子雲雕蟲之言,薄篆刻為小技。彼一時,此一時。自予重拾刀筆,始有茹古涵今之志,曉其於方寸間彰顯萬物,於法度內幻化乾坤。蓋大道也。然藝事無止境,雖有通衢之途,卻無捷徑可求。必循規矩、敏心手、廣見聞、明病忌。如此積學日久,自可免墮野狐下乘。又如,覩今日之刻,雖有小病,但無力改作。眼高手低,此乃常然。若他時還顧,必有奇思生發。方知日有獲益,年有新境矣。予生晚,每不得與徐、吳同時為憾。唐人舒元輿有言:『李陽冰獨能窮入篆室,隔一千年而與李斯相見』。今生予能見辛穀盤銀鉤而婉轉之姿,缶翁搦鐵筆以縱橫之態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翟先生:守囗不如守心
翟先生:心决定看到的,境由心造
心印长乐——安多民
当代印风系列展>梁选锋
来一石文选——樓氏廔心學印話(節選)
启功谈齐白石书、画、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