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夏将至,老话说:“立夏一锅汤,赛过杏林方”,指的是什么汤?

今年四月初五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去夏来,是天气炎热的开始。那么立夏节气该吃啥?老话说:“立夏一锅汤,赛过杏林方”,指的是什么汤?


季节的阳升和阴降

在四季之中,阳气的增长过程是由南往北,从下往上,不断发散和扩大的。冬至一阳生,此时的阳气还处于隐藏状态,也就是温暖之气还在地底下,到了立春时,阳气冲出地面,开始不断上升。

在阳气上升的过程中,就会导致高空的冷空气不断上升,挨近地面的温暖空间也就会越来越大。当温暖的空间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衰退了,高空的冷空气也就开始不断下沉,从而导致地面的温暖空间越来越小,最终由北往南,全部被冷空气占据,就又到了冬至。


这个上升与下沉的过程就是阳气的发散与阴气的收敛过程,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而已。那么冬至是阴气增强的顶点,但是地面以下深到一定程度,依然是温暖的。同样夏至是阳气上升的顶点,但是高空中高到一定程度,依然是寒冷的。

所以夏至高空的冷气层距离地面最远,而冬至的温暖气息在地面以下最深处。冬至以后,地下的温度气息就开始逐渐往地面上升,夏至以后,高空的冷气逐渐往地面下沉,所以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立夏节气有啥特点?

立夏时,太阳“黄经”到达四十五度,代表着太阳经过赤道上方,又向北半球运行了四十五度。这时候地面的温暖空间越来越高,高空的冷气层也越来越高,此时,温暖的空间由南往北,几乎将冷空气赶出了我们所居住的地方。

因此立夏节气代表着南方的温暖空气不断往北推移的过程,而南方的空气大多为湿热空气。所以立夏之后,空气中的湿度会增多,同样湿空气的堆积而上升,也会形成降雨,随着太阳的不断北返,温度也越来越高。


春季属木,夏季属火,到了立夏节气,春季的木气彻底隐藏,冬水之气完全消失,火气显现并开始不断增强,土气开始孕育。所以立夏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木藏水尽火显,也就是肝木之气隐藏之时,因此这段时间要防止肝木受伤。

那么水尽火显,也就代表着肾水之气变弱,而心火之气逐渐强旺。立夏节气又代表着空气中的湿气增加,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导致自身湿气加重,因此人们在夏季,要以排除湿气为主。所以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而立夏节气之后,火气强旺,人们也会烦躁而上火,甚至连饭都不想吃了,或者心烦意乱,古人称之为“疰夏”。古人认为“心如宿卵”,所以在立夏这一天吃鸡蛋以“拄心”,俗话说:“立夏吃了蛋,力气大一万”,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也可以喝牛奶或者豆制品之类的。


立夏一锅汤,赛过杏林方

那么立夏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南方的湿空气不断往北推移,空气中的湿气增加,人自身的湿气也会跟着增加。而湿气还会与寒,热,痰等相互勾结,从而变成了寒湿、湿热或者痰湿等,特别是痰湿,不仅会导致身材臃肿,还容易长出各种疙瘩,也就是结节。

因此到了立夏节气之后,就要化掉这些疙瘩。所谓“立夏一锅汤”指的是“半夏汤”,半夏是一种植物,其根茎为圆球形。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白霞的姑娘,因误吃了半夏而导致恶心呕吐,于是就用姜来压制,却意外地连咳嗽也好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将这种植物的根称之为“白霞”,之后又改成了“半夏”,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在《礼记·月令》中说:“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那么半夏的作用就是抵抗燥湿和化痰消结等。


于是每到立夏之日,人们就会用此物熬汤,还会在里面放一些茯苓和陈皮等物,其目的就是排除湿气。而“杏林方”说的是三国时期的董奉,给人看病从不收钱,他让人们在他房子周围种一棵杏树,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杏树林。人们为了感谢他,就在杏林边挂上“杏林春暖”条幅来赞扬他,后来这个成语就成了医行的代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的养生秘笈: 每天三片姜, 赛过人参汤!
湿气重
特搜靓汤:湿气最重的节气来了,祛暑化湿,这款靓汤最养生
大暑 | 湿气严重,你还在补阳气?转用3种滋阴法,全年少生病
立冬将至,老话说:“立冬一件宝,赛过万两金”,指的是什么?
湿气重,阳必虚!用三仁汤,排湿气,通阳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