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第75讲《离娄章句上》12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孟子说:“要想去治理好一方百姓,必须得到上面的支持,否则的话你就不得其位,也就难行其道。”

这里的“上”,大家不要把它狭义地理解为'上级长官’,因为上级长官还有自己的上级长官。最终的“上”指的是上天,天之明命。大学里面所说的“顾諟天之明命”,这叫获于上。

只是人所在的阶层不同,对'上’的理解和对象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能够通天彻地的去理解,所以这是一个总纲。人总有上,总有下;只有取得上面的信任,才能够对下面进行治理,这就叫“在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沿着这个点去反推如何能够“获于上”的方法。

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

上面的人他会来考察你,查看你跟周围人相处的如何。周围的人就是你的朋友以及和你共事之人。如果你的朋友和同事都说:'这个人不值得交,这个人靠不住。’采访了5个朋友评价都类似,那么就不可能“获于上”。

如果采访了5个朋友都说'此人是个人才,他很能做事情’,那么你就有希望能“获于上”了。所以我们平常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能否令你的朋友信任’。值得信任,这是一种内涵。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

那么如何让朋友信任呢?我们要交一个朋友会从这几个方面去看:一看他平常接人待物如何,二看他做事情靠不靠谱,当然最关键的还要看他对家人怎么样。如果今天你和他在一起聊天,途中接了一个家人电话,他显出极其不耐烦的神情,语气也很暴躁,你就会觉得他平常的和颜悦色都是装出来的,都是假的,我们不会对这个朋友再过多的信任。

如果一个人他对父母亲非常好,不仅是在人前好,在人后也好;哪怕能力不怎么样,我们也能知道这个人其实是可信可交的朋友。交朋友是交心,又不是纯粹的为了能力互换。

所以获得朋友信任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顺乎亲’。因为这是根子上的事情,是德行上的事情。你不能使父母亲快乐,朋友是很难信任你的。

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

而让父母亲快乐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应该都有体会,父母子女一场,要经历太多的摩擦,在这些摩擦的过程当中,很多人他都已经形成了厚厚的隔阂和障碍。但是“人之初性本善”,天底下是很难有真正发自内心不孝顺的人。

很多成年人的状况就是和父母不交流还能够做到父慈子孝,一交流就鸡飞狗跳,不如不交流。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是不能够面对和化解心上面附着的一层厚厚的隔阂、偏见、芥蒂。当心上有这些隔阂、偏见和芥蒂的时候,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选择不说话,隐忍,以保持表面的和谐,但这是不能长久的。因为人是有感觉的。

当父母亲说出一句话让你不太开心的时候,虽然你的恶言恶语还没出来,可是不耐烦的神情已经出来了。此时难道你觉得父母亲他没有感觉吗?正是因为有感觉,所以父母亲也会欲言又止。我觉得如果父母亲和我们说话的时候,需要去选择语言体谅你的开不开心,这实际上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

我们需要反思:人既然内心本质是孝顺的,为什么还会这样?要解决的其实就是要把隔阂、偏见和芥蒂给去掉。去掉之后就会保留一颗赤子之心,这种状态就称之为“诚”。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大家都需要明白这些道理,明白每个人都是会被'习性’所困扰的。明白那些偏见是由一次次的声音、事件形成的,它在侵蚀你的内心的良知。明白那些情绪正在吞噬我们的良知。而我们的思想只有以'让父母真心快乐’作为一个核心点去转动,思想才能在正轨上转得起来。否则人就会随波逐流,随着习性去走。这就叫“明乎善”。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我们就能够在偏见、芥蒂、隔阂产生的时候,用自己内在的良知力量把它消融掉,这就是'明善’而后能'反其身、至其诚’,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不断的修炼就能够不断获得深层的'诚’,再返到思想的打磨上,就会越发明乎善了。反身能诚就可以悦于亲了;双亲能悦,也就能得信于朋友;得信于朋友,你就能够获于上;获于上就能够治民得民心了。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这是一个追本溯源的流程,也是获得智慧的方法。最后我们会发现达到'诚’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任务。故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是人内心至诚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与天地至道相和,所以叫至诚如神,诚者天之道也。

每个人的内在都是人性跟神性杂糅在一起的。神性的展现,并不像玄幻小说中给你灌个顶或者让雷劈一下;神性展现之时就是人心无杂念,至诚无息之时。没有半点玄乎的味道。心无杂念便是诚。

到达让思想无杂念的方法叫做'诚之’。人只要达到至诚,就是完全处在神性之中,也叫至诚如神。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不能对别人坦诚,别人就不会相信你;我们自己对自己不坦诚,就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所以令人相信和突破自己的局限,以及推动事情的正向发展,这都称之为动。'至诚而能动己、至诚而能动人、至诚而能动事’;不诚则既不能成己,也不能成物,所以'诚’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我们要学会把'诚’这个字作为自己的思想走向的评判标准,让自己走在'诚’的路上。一切境遇,勿让内心蒙尘,勿让心有杂念;事亲需使其悦,交友需使其信;如此方能行道于天下。

附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益鑫:从“万物皆备于我”到“反身而诚”——以孟子“诚”的思想为线索
找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最好方式
什么是“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孟子·尽心上·万物旨备于我矣
读《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读《中庸》23章: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