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第147讲【告子章句上】(5)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刚才夫子所说的义在内,我还是没有太明白什么意思?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公都子说:对别人的尊敬是从我自己内在发出来的,叫“行吾敬,故谓之内也”。这个义是从我自己内在发出来的,和外面是谁没有关系,叫“行吾敬”。公都子作为孟子的学生,“行吾敬”是深刻贯彻这一点的。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孟季子问说:现在你的同乡有一个人,他比你的兄长大一岁,请问你尊敬谁?这明显是一个鸡蛋里挑骨头的问题。

公都子说:我尊敬自己的兄长。

孟季子问说:那么大家在一起吃饭,你先敬谁?

公都子说:我先敬这个乡人。

公都子所回答的是一个比较常态化的理解。如果有一个人比我们的兄长明显大很多,例如大10多岁,那这个时候我们表现出的礼节是要先尊敬那明显大很多的人,然后是尊敬兄长,但如果差不多年纪,就先尊敬兄长。吃饭的时候当然是先敬别人了,哪有先敬自己家里面人的,所以公都子讲的是合乎时宜的礼节。

孟季子讲的是一个上纲上线的问题:你说长是吧,比你长一岁呢,就是故意刁难。然后说你看“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也是看外面的人是谁,决定你怎么敬。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公都子一时无言以对,就回去告诉孟子说刚才有个人过来挑衅,就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孟子说:这是一个位置和时宜的问题。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以及所处的时候不同而做出的不同决定。假如把两个人的年龄段拉开,不要说大一岁,一个是你叔叔,一个是你弟弟,那么叔叔跟弟弟你应该尊敬谁?公都子说那当然是尊敬叔叔了。

孟子又问说:那么如果现在在主持祭祀的礼节,你的弟弟坐在主考之位,应该尊敬谁?(这里面原文说“弟为尸,则谁敬?”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尸”就是古时候祭祀“序昭穆”要祭祀七个祖先,那么就用宗族里面的小辈代替祖先坐在祭祀的位置上,享受大家的祭拜,那个人就称之为“尸”,就是代替祖先的,后来就由泥塑、木雕或牌位取代了。)所以孟子问说当弟弟作为尸的时候,尊敬谁?

公都子说:当然尊敬弟弟了。

孟子说:实际上是尊敬弟弟吗?不是,是尊敬弟弟所在的这个位置。所以说恒长的敬是对自己的兄长,一时的敬是对待当下所处的位置的,这是时宜,这是礼节,这是人伦,但这也是有敬爱之心的,这是由内在发出来的。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孟季子说:你看敬叔父、弟弟的“敬”是恒常的,敬乡人就是暂时的。“敬”果然是看外面的,不是看内在的。

现实中曲解的人很多,孟子实际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个敬所有人,是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敬的,但这个敬有位置的不同,哥哥始终是哥哥,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哥哥。

乡人今天我们在一起吃饭,我当然尊敬你,如果我们不认识走在大街上,我当然不需要对每个人去敬,如果那样不跟傻子一样了。只有两个人有交集了,这个位才出现,没有交集他们的位是不成立的。或者讲因缘,当两个人没有因缘交集的时候,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没有关系需要有敬吗?不需要。所以没有敬也没有不敬的说法。而兄弟之间叔伯之间,这个关系是恒长的,所以敬也是恒长的。乡人之间关系是暂时的,所以敬也是暂时的,但暂时不代表虚伪。

例如我们出门问路:你好,大爷!麻烦问一下这条路怎么走?这关系是临时的。你需要问路,你去问一声:你好,大伯/大爷/大姐。这是一个暂时的关系,我们是不是也要把敬给做出来?当然,但这个“敬”不是虚伪的,是发自内在的,因为有了这个关系才有了敬。否则的话他走在路上,你们没有关系,你是不用去敬他的。但是说不用去敬,不是说可以不敬,是没有敬也没有不敬。没有关系就不用强扯关系,强扯关系叫攀缘。只有形成关系之后才会有敬,这不是说在外,是由关系决定的,关系是缘分。

上课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在学校里面看见自己的老师和看见别人的老师,如果别人的老师是从办公室里面出来的,我们知道是老师或者认识他,我们会尊敬。可如果现在老师有的长得也年轻,跟学生差不多,我也不知道他是老师,你怎么去尊敬他,没法尊敬,这就是位置的不一样。但当知道他是老师之后,或者说产生交集之后一定会尊敬,这就是敬来自于内在,而如何敬,敬的程度来自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场合时宜。相信讲了那么多,大家应该能够理解了敬到底源自于什么。只是这个孟季子还很纠结。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公都子说: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难道吃喝不是出自本性,也是外在的吗?只是吃的东西不一样,因为时间不一样而已。所以内外什么是分别,什么是不分别,我们要弄清楚。这也是很多学佛的人天天讲有相、无相、有分别、无分别,最后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分别、什么是不分别,是不明。

所以人不能够不明,“义”从心而发,在内;对的人不同,人在外;义没有不同,表现方式是因人而异的。

经典原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章 行为方式是由内在的心理活动所决定的
《孟子》卷11告子章句上诗解2人性仁义由内而外
孟子道性善 (五)无聊的辩论吗
孟子日课187丨衡量世界的不是标准而是你的内心
孟子:告子章句上
圣人曰_感恩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