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第205讲【尽心章句上】(27)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内容概要:

孟子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人饿了,有一块饼一个馒头都会觉得人间之美味;渴了不管是矿泉水、纯净水还是自来水,都能一饮而尽。孟子说这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子打猎不小心迷路了,在山里面转了一天一夜,饿极了,看到一户人家只有一个老奶奶,他问老奶奶能不能行个方便给点吃的。老奶奶一看王子身上的衣服很华丽,就说公子想必是富贵人家,我这个山野之人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王子很饿,哪管合不合胃口,就说老奶奶你不必多礼,有什么吃的拿来便是。

老奶奶听他这么一说便从厨房里面端出来一碗稀粥,又拿了自己烙的一块饼,王子一看见粥和饼,咕咚咕咚就吃下去了,哇,人间美味。吃完后不久,寻找王子的士兵就来了,王子跟他们要了点钱送给老奶奶表示感谢,就回宫了。回宫之后,御膳房今天送过来的山珍王子吃没味道,明天送来的海味也吃的没味道,有人就问王子你是怎么了,胃口不好吗?王子说不是,你不知道,我前两天在山里面吃的那个真叫美味,可是现在我都吃不出那个味道来,别人一听,原来这么回事,你实在是想念的话,我们请那个老奶奶过来给你做。

王子说如此甚好,记得千万不要硬请,要讲礼节,她是客人。将士们说,行,你放心吧。于是一大堆人去跟老奶奶讲了,老奶奶一听心里就很明白了,为什么王子喜欢?不是自己做的真有多好吃,而是因为他饿,于是她就跟那些将士讲,要吃也行,但是我有我的规矩,将士们说什么规矩?老奶奶说要斋戒沐浴三天,那三天之内不许吃饭,只能每天喝一杯水。将士们一听有点犯难,回去跟王子讲,王子说,为了吃这个人间美味,斋戒沐浴三天也是可以的,况且她是我的救命恩人,就按她说的办。

于是就斋戒沐浴三天不食,到了第三天,饿得两眼冒金星。老奶奶端出来一碗很普通的粥,依然拿出一块很普通的饼,王子一看见那个粥和饼,两眼冒金光,这就是我当时吃的人间美味,让那些厨子都来学学。老奶奶看王子吃饱了,就说刚才的粥和饼都是你的御厨们做的,并不是我做的。王子一听,眼睛睁得很大,不是你做的,那为什么这么美味?老奶奶说因为你饿,饿了就觉得什么都好吃,那个饥饿的感觉破坏了你的判断力。这便是孟子所说的“饥渴害之也,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然后孟子就说我们在饥饿的时候会影响自己对食物的判断,渴的时候会影响自己对水的判断。

● 当我们心上有饥渴的时候,比如有的人渴望名,别人夸奖他,就好像一个很饿的人,看到了饼;一个贫穷的人,有人拿财富来诱惑他,也是饥饿的人看到饼;一个高高在上的人,有人天天阿谀奉承他,也是饥饿的人看到饼;一个急切想成功的人,别人告诉他歪门邪道,他也是饥饿的人看到饼;这些都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也便是孟子所说的“饥渴之害”,饥渴,从而有求。

佛家里面讲“有求皆苦”,为什么有求?心里饥渴,饥渴就不判断。人心的饥渴有哪些呢?“荣辱贫富贵贱”这六个是人在不同状态下的饥渴.

● 人喜欢荣不喜欢辱;喜欢贵,不喜欢贱;喜欢富不喜欢贫;所以人荣的时候想更荣;辱的时候希望脱离辱;富的时候想更富;贫的时候想变得富;贵的时候想更贵;贱的时候想变得贵;这便是“饥渴之害”,亦是“人心所害”。

所以老子说“宠辱不惊”,为什么?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有那颗想得到“荣”的心,就已经处于有求的姿态,已经是受辱了。人难免处于贫贱的时候,但如果你急切的想脱离贫贱而不依道的话,像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以其道,就是“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所以人处在富贵的时候,富不能奢;贵不能骄;人有钱了喜欢享受,这就是饥渴之心;有点地位,就想别人来阿谀奉承他,也是饥渴之心。所以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我是高贵的,就不需要任何人来奉承我,也不需要靠外在的奢华来装点自己的门面,衣服是遮蔽身体的,不需要豪华,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别人的语言如果在阿谀奉承,把耳朵闭上。

老子有一次听了别人的话,说端盆水来我把耳朵洗一洗。为什么?邪言秽语脏了耳朵。吾性自足,不需要靠所谓的奢华或者别人的阿谀奉承来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饥渴。

同样处于贫贱的时候,知道舍弃自己玩的时间,学会“言忠信,行笃敬”,对人有礼有节,做事可以做到像孔子所说的“敬事而信,敏于事而纳于言”,怎么可能还会贫贱呢?不可能的。这就是“有道”,以道求之。

孟子说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就是不拿那个有求的“饥渴之心”把自己的“心”弄得偏颇了,“则不及人不为忧矣”。你现在不如别人你也不用担忧,为什么?你有道可循,循者“温良恭俭让”,人是不会贫贱的;不依温良恭俭让,人是不可能富贵的。以道求之,求之在我,所以把有欲望的饥渴之心去掉,如此才能进入真道。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孟子·尽心上·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孟子》学习笔记.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经】《孟子》 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孟子》尽心上篇——口腹之欲害心
日读简贴:心灵的饥渴与妨害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不及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