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 第3章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内容简要:

这一章讲的是圣人无为而治的核心纲领。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道德经第三章开篇,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圣人治理国家和团队的核心纲领。但是很多人在看到开篇三句话时,会出现一些迷惑,因为从文字表面来看,这三句话与我们熟悉的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冲突,也和我们平时所认知的管理学、价值观、方法论有差异,那该如何正确理解呢?

我们先来举个绩效考核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企业做绩效的原则,大多先分清职责,然后对照职责设置考核工作表现,最后依靠奖惩来维护这个职责能顺利运行。绩效考核的那一套理论,全是按照尚贤、贵难得之货来操作的;只有按照这个方式,员工和团队的动力才会上去啊。

为什么老子却提出看似相反的观点,这是不是意味老子的无为而治和我们现在的管理科学是相反的呢?

这里我们要引起重视了。正确理解无为而治的核心纲领后,我们会发现老子提出的观点,并非是与儒家思想二元对立的;某种程度下,两者可以相辅相成。这个道理就像一把菜刀:菜刀可以来切菜,可是如果人的情绪极其愤怒,也有可能把菜刀当成凶器。

所以绩效考核在奖惩的时候,往往会做另外一个动作:在绩效考核靠前的员工,他们的奖励往往会往下压一压;绩效考核靠后的员工,管理者往往会往上抬一抬,给一些鼓励和奖励。所以说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不是做奖惩,也不是做绩效;他们的目的是让人更好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践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保证团队的工作效率。

无论学习《道德经》,还是学习管理或者学习各种方法论,首先要明白不要把方法和目标弄混淆。目标是天下为公,是人心回归清净,是天地回归祥和。而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调和的。这样的观点与第一章讲到的——“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圣人是为“无为”的!而为“无为”的核心目标和出发点,是使百姓的内心回归清静,而不是把百姓的心神搅的不宁,被欲望牵扰的波涛汹涌,那样只能让世界越来越乱。

老子说“不尚贤”,并没有说不尊贤。天地是最贤的,天地是最尊的,天地是最圣的,要学会尊道而贵德!贤者有道有德,怎么会不用尊呢?“不尚贤,使民不争”是对贤者提出的要求,意思是指贤者与圣者可以心心相印,共同为天下归于宁静而奋斗;所以他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名号、特殊的待遇,来突出他的显赫地位,反而贤者做的事情是勤勤恳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百姓就不会去争名,而是看到贤者之实。也就是说,老子提倡不尚贤者之名,要尊贤者之实。

下面来看看如何理解“不贵难得之货”。当大家的物质水平已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不需要回到原始社会去,所以老子并不是要我们走回头路。但是,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求之后,好的东西,奢侈的东西尽量不要去使用。比如说当大家都已经开汽车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天天步行;但是当大家都还用正常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也不必要去购买豪车、买限量版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要守住一个中位,既不过也没有不及,就是不贵难得之货。

开篇的三句话,核心观点都是让人内心保持清静,行为上不断的前行,提升自我。如果正确理解了上面的观点,我们就会发现,老子说的这三句话是从根本上让老百姓内心归于清静,在归于清静的过程当中,贤者一定是要担任主要位置的。“尊贤使能”的理念,不论在儒家、道家、佛家、管理学等任何学科,都是相通的。

【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老子是要引导百姓归于道义,所以圣人是明道的。明道之后需要率领百姓往前走,但是又不能够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因为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跟他不一定讲的明白,这样可以更多从行动上先去引导他践行道义。就像孔老夫子所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你跟他讲的太多的时候,超出他的认知范围,他反而心生疑惑。

但是随着人生的不断成长,阅历的不断增加,慢慢的具备了基础;你再去跟他讲,他就能懂得,这叫循循善诱。圣人的用心良苦,我们不要断章取义,认为圣人就是愚民,那样理解只能说明我们的思想太过局限,太过断章取义。我们还存在于二元对立和用偏见看待这些圆满智慧。

圣人之治有他的纲领,那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心是要把贪、嗔、痴、慢、疑这些妄心克服掉,但是肚子要吃饱。反观我们个体的生活,多余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志向对我们的人生并没有帮助。比如今天想做科学家,明天想做发明家,后天想做考古学家,再后天想做百万富翁亿万富翁,这些是没有用的。

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强其骨的原因是人的身心是合一的,从身体入手不断的勤加锻炼,意志力增强,人也会心灵手巧,这也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当强其骨到一定程度后,人自然而然可以学习了,慢慢的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逐渐就能明白了。

【3】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思想是非常务实的,他的弱其志是指慢慢的削弱人心中的欲望,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多余的东西。但是,老子提到无知无欲,并不是说让人做没有思想的人。

通过虚心后,人的状态就“虚”如空杯,空杯方能容纳万物。心虚是让人体悟大道的根源,常使民无知无欲。无知者不自知,无欲者不欲有形有相之物;这样有一些小聪明的人让他不敢娇柔造作,也必须按照大道来行,这叫使其智者不敢妄为。

这样从圣人、贤者、智者到百姓这四种人,他们就会达到老子理想的治国境界:圣人在前面引领,行无为之事;贤者跟在圣人面前,处贤者之实,不尚贤者之名;智者偶尔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出来,但马上被化掉,也跟着往前走;最后的百姓看到前面的圣人、贤人、智者都这样,他们也跟着往前走了。这种状态就叫为“无为”。人人得其清净之心,安其清静之位,得大道而行大德,则天下无不治矣。

正确的理解老子所讲的道德和无为,从天地、从圣人、从百姓这样的大局观入手去思考治理国家和团队,我们慢慢就能达到“无为而治”——以清净心来治理天下。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读《道德经》之第三章 不尚贤——认识是可以被模糊和引导的以及圣人对百姓的引导
第三章
《道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为何被那么多人推崇?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无为,而无不治
《道德经》第03章 圣人之治 原文和翻译
[转载]“虚其心实其腹”与治世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