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6章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内容简要:

这一段话是《道德经》里最重要的,不理解这段话,就无法理解《道德经》在讲什么。

前面一段讲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后面一段讲天长地久,圣人效法天长地久,所以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也就是前后两章都在讲天地与圣人。

可想而知,中间这一章讲的也是天地与圣人,只是前面讲的是天地与圣人的本质,后面讲天地与圣人的妙用,中间这一章讲天地与圣人的悟道之根,是起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牝是指雌性,雌性代表母体,也就是母亲、源头。《道德经》的通篇文本常常会用到母、牝这些词语,因为母亲是生育儿女的。母体生育子女,生生不息,包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母和子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子是由母生出来的,所以子就具备母体的特性,他们是分不开的,与两个物体切割分开是不同的。

把一张纸切成两半,本来一张纸就没有了;但是母体生育儿子,儿子生出来之后,母体还在,只是又多了一个儿子,而且理论上可以生很多儿子。

当然人没有办法生很多儿子,可是道可以生无数个儿子,所以三生万物,万物皆从道生化而出,这便是牝。

玄牝是玄的母体,玄之又玄和前面联系起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和无很玄。玄,姑且理解为智慧,玄牝就是智慧的母体,母体生出智慧来,母体还在,这叫生而不有。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是谓理解为等于,玄牝等于谷神,谷神的属性是不死,不死就是佛家所说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谷神是隐语,佛家有说,灵山幽谷,真人居。谷是隐微、凹陷处。《中庸》里说:“莫现乎隐,莫显乎微。”《道德经》里讲:“至虚极,守静笃。”佛教里提倡人用禅纳修行,禅纳就是坐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这几个大体上是类似的,都是让我们可以接触到不生不灭的谷神,名字很多,有佛性,有天性,有赤子之心,名可名,非常名。

这些就是玄牝,是一切智慧生发的母体,而要能够进入玄牝,一定要从隐微处入手,也就是守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家说守中,《中庸》也说守中,允执之中,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致中和。

当然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儒家强调行远自尔,登高自卑,从家里的孝道做起;道家让人去除五欲,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去除五欲之后,荣辱不惊,然后可以致虚极、守静笃。

入手处有所区别,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至诚无息,就是虚极,静笃,就是归根复命,就是禅定,然后可以用谷神,谷神是不生不死,不垢不净的。

守中,体玄而近道,方见谷神、方知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智慧的母体生化运动,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四时的运转,生生不息,其无极也,无极有极,循环无端,见群龙无首。

后面又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文字描述,始终只是描述,道可道,非常道,欲知常道,需静心体玄。

天地之根在于玄牝之门,门就是生化运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喻:马上就是年末了,年末我们多半会拿出去年年末所做的计划做个总结,总结之后,再为下一年定一个计划。

所以我们下一年的事情均由今年年末的计划而生,到了明年的年末又被归于这个计划,再进入一个循环。

所以出于斯,入于斯,谁能出不由户?这就是户,就是门,是一年做事的门户。还有人生的门户,天地的门户,玄牝之门便是天地的门户,所以称之为天地之根。

我们能打开多少门,在于自己与谷神的连接程度,而与谷神的连接程度,在于我们内心赤诚的功夫。内心赤诚用于去除欲望,和虚极静笃的功夫有关,虚而不屈,动而欲出。要做到动而欲出,先要做到虚而不屈。

这些环环相扣,我们需要在日用寻常之时,把自己的杂念慢慢去除,欲望慢慢减少,多去观有与无,把心中的戾气、怒气、不祥和之气逐渐去除。

《道德经》不能分裂理解,前面所说的章节都是修道之法。我们若不修道,就不能悟道,也不能入道,不能行道,更不能成道。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文字而已,文字不能转化为对道切实的体悟,是没有任何力量的,所以要转化为对道切实的体悟,就要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步骤来做。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心不要急,不要躁,道的运用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不可躁动,躁动就是物壮,物壮则老,视为不道,不道早已。(勤是造作、躁动。)

春夏秋冬不会随便加快节奏,它会一直按照这个节奏来做,人生生老病死也是如此,我们做事情也是如此,要找到正确的节奏,让事情进入正确的节奏。这是为无为,是处无为之事。我们的人生也要找准节奏。

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经》里讲修德而近道,化道而成器,仰观天地,俯察万物,而成圣人之心,都是一样的。

俯瞰着天地,掌握了规律,在于人间和光同尘,应用于万物,用之是不勤的,绵绵是若存的。

绵绵若存,大家可以用呼吸来体悟。现在听课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呼吸,它的状态就是绵绵若存,如果刻意呼吸,就叫勤,勤反而生乱。

用之不勤却能绵绵若存,气息如此,事情如此,人生如此,天地亦是如此。人的气息与天地万物与道一以贯之,所以视为天地根。

道生化万物,而玄牝就在自身之谷神,人是万物之灵,人与道本为一体,知之者可以修道,不知之者,不可妄言。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6章:3.“是谓玄牝,是谓天地根”,谷是母体之牝,道是万物玄牝。
品《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谷神不死第六
“谷神不死”,《道德经》第6章原文和译文。
道德经第6章解读
《道德经》精解第六章,道永恒而不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