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70章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内容简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这是一句非常悲凉的感慨。

老子说,我讲的话很简单,让人放下欲望,回到清净心当中去。这样,无穷的力量就会像呼吸一样,绵柔而细腻,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

人如果刻意去呼吸,呼吸就会很急促,但不用刻意,人也一直在呼吸,清净心所产生的力量也是如此。

老子在前面的69个章里从各个维度阐述道、阐述心、阐述天地、阐述圣人、阐述规律。

归根结底就是告诉我们要去除自己的欲望,去甚,去奢,去泰,不自是,不自张,不自伐, 不自矜等,并且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都是让我们回到谷神清净心上面去。

没有明白清净心之前,告诉我们什么是清净心;明白清净心后,告诉我们怎么去用清净心。

再拿天地、自然和圣人给我们看,自然是怎么清净的,圣人是怎么清净的,

就是告诉我们:清净为天下正。

清净不难,放下就好了,放下自己的欲望,清清净净的。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但是很少有人能明白老子的真意,要么研究字面意思,要么研究导引之术,很少讲直接放下,直接清净。所以莫能知,莫能行。

恨一个人,爱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看法,自己想得到的东西,都放不下,因为看不穿。

所以,看得穿才能真正放得下,放得下才能归于清净,清净了才能拿得起。这里面是追求的不同,力量的不同。

人如果不能够放下自己所执着的,那么他永远不可能明白道的微妙。

人与道本是一体,人成为道才是最珍贵的。所以要知常,“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能知常就能没身不殆,不知常,就造了很多的凶,造了很多的业。

放下不是让人要放弃什么,而是放下执着,放下错误的观念,回到自己的清净心里面去。

老子给我们指的是一条明明白白的路,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都是用这一颗清净心。

不能放下就会出于生而入于死,不能得一,无法成就,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不只是人要得一,天地谷神都要得一,候王也要得一,得一就是得清净,万物清净则有序,万物失序,则必将天翻地覆。

人能知清净是本源,还要能够行清静,扫平心中的各种贪嗔痴慢疑的邪气,致虚守静,常常修,“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既能静,又能动,便是行。

言有宗,事有君。

我们要从难知难行到易知易行,放得下,守于清净,清净就是宗,清净的心就是做事情的君,所以言有宗、事有君。

前文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所以事有君。清净心就是君,清净为天下正。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以无为知,贵食母,不以有为知,就是以清净心为君,只有以清净心为君,才不会让自己的浅薄之见盖住自己的清净心。

能够明白这个道的叫知我者,能够执行《道德经》道理的叫则我者,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希是少,贵是能够明道,能够得道,能够成道,天下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德是最尊贵的,能够朝自己的清净心走,能够用清净心去行事的,就是知我者,则我者。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披褐是深色的衣服,或者说棕色的衣服,就是没有染过的粗布衣服。

但是,里面却是一颗赤子之心,君子以道德为尊,以清净心为尊,怀在里面,外面和光同尘,披褐即可。

看到了老子的感慨,也看到了很多祖师大德的感慨。我们要做的就是知清静心,行清静心,方为学《道德经》。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与《易经》的“易”有多少联系
《道德经》简读第七十章
老子《道德经》10大名句,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
道德经大全深意 第七十章 自古圣贤多寂寞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原文及译文
诵读经典丨《道德经》——吾言甚易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