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文殊新塔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044


在老大荔县龟形城北门外,有一座塔叫文殊塔,是乌龟的尾巴。
在拆除老大荔县城的城墙后,文殊塔成为南北大街北头的尽头。
在旧城改造和西扩北进新城之后,文殊塔成为大荔县的中心地标建筑。
从年轻时候走到中年,经过宝塔的次数已数不清了。但是,“文殊塔”为什么被称为“文殊新塔”,恐怕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当代人都不知道。因为工作调动,有了机会静心去观察,去了解,去探究。终于,从三层塔基西面嵌入的《文殊新塔简介》碑文中知道了它的来由。现将原文抄写如下,以解疑惑。


“文殊新塔原名文殊塔,因文殊阁而得名。
文殊阁为同州长兴万寿禅院的主体建筑,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因塑文殊菩萨像命名。
阁,年久坍塌,清道光20年(公元1840年),因阁旧址建塔立碑,即名文殊塔,塔故四层,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撤其上层,续增三层,实为六层。
中华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军阀麻振武军队占据大荔县城,国民军一军刘汝明等率军围攻,放炮轰去城墙,毁及塔顶和部分塔身。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在原塔基础上重建文殊新塔。
新塔为砖木结构,阁楼式空心建筑,六角七层,共开窗户40个。底层南北各筑塔门,内置木梯, 攀(梯旋)转而上,极目远眺,万物尽收眼底。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物工作,大荔县人民政府1983年公布文殊新塔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又拨款增固塔基,维护塔身。今正式开放以飨游人。
大荔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公元1986年6月15日。
撰文 大荔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书文 合阳县书法协会主席王德荣  
篆刻 富平县石刻艺术馆馆长何本善”  

  
应该说,这个简介已经说清了文殊新塔的来由。在三层塔基的东侧,嵌入另一快石碑,上书《增固文殊新塔塔基文》,其内容抄写如下:


“文殊新塔自公元1936年重修迄今,一直坐落于土丘之上,五十余年间风化雨袭,鼠穿狐伏,致塔基失固,危及塔身。
今逢盛世,百废巨兴,四化建设,文明昌盛,大荔县人民政府为保护文物,美化县城,特拨款增固文殊新塔塔基,并建成街心花园,游人可拾级登塔,车辆则盘旋其周。
塔基为砖混结构,总面积1221㎡,呈三级阶梯型。
一级环状,铁栅维护,六条边道与塔身六角相对应,并分割成六个相等的扇形花池,植树栽花,与它相应成趣。
二级六边形,装饰混凝土护栏,周而复始,游人可观赏,可小憩。
三级形同二级,与塔底面相平,各边顺序镶嵌文殊新塔保护标志、文书新塔简介、复制同舟长兴万寿禅院图与记、文殊新塔鸟瞰图和此碑。
1986年4月24日动工,同年6月15日告竣。
大荔县人民政府
撰文 大荔县县长马民洲  
书文 合阳县书法协会主席王德荣  
篆刻 富平县石刻艺术馆馆长何本善 ”  

   
这块碑文应该说是对文殊新塔最近一次维修的准确记载了,也对塔基里嵌入的几块碑进行了简单介绍。
但是,在塔基三层北面墙上,则是更有历史意义的一块纪念碑,其碑文多用繁体字,有一些认识的字直接改为简化字,有一些不能确定的字则网上查找订正,其中文体是文言文,比较难以理解。此碑名为《同州长兴万寿禅院记》,碑文内容如下:“左辅之西北隅,有寺曰长兴万寿禅院。古木森荫,殿宇宏壮,为一方之雄观。寺有高阁绝顶,虚旷之所,塑文殊菩萨圣像,因名为'文书阁’。耸立三层,不帝百余尺。徘徊周回,止于20楹。刻桷雕甍,翚飞鸟翼,屹若地出,晃若天降,可谓殊胜。宝 淳化五年别驾杨公所建也。观其经营缔构,足以想见其为人,亦以知古之豪右归依吾三宝为切至也。迄今百有余岁,巨屋已老,为风雨所坏,画像益故,为尘埃所栖,相鼠穿其垣墉,燕雀巢于榱栋,寒木烟兼,但相掩映于其侧,弊坏隳圮,至此为极。(宗明)受业兹院,承师资之,后猥居于此,积有岁年,载顾载瞻,每为深悼,将欲增修润色前人之遗基,揣其谫薄,不克自辨,必仗信心有力之众,共成大事,以作胜因《涅槃经》云:施一诃梨勒,授碑文佛除病恼于九十一刼。《造像经》云:造一小塔,感轮王果于三十六返之中。夫一评梨勒之细,一小塔之微,所得之果,犹且若是今者,有力檀那能共成此容,则感果之大,信不诬矣。大观元年七月卄五日,华州尔未权记。”  
这块碑文,既介绍了当年同州长兴万寿禅院“文殊阁”的雄观,又介绍了为什么要修阁建塔。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信佛之人为什么要修塔。
在南北塔门的正上方,各有一块石碑,上面分别刻有隶书“明镜台”和“菩提树”,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九月”由“方山冯钦哉题”。这两块碑文源于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翻译为现代文即: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这也许是得道高僧方能参悟的至高境界吧!
如果你细看砖做塔檐,一三五七层是一个样式,二四六层是一个样式。当初的匠人充分利用砖的各个层面来进行造型设计,一竖一平,一伸一缩,一直一斜,一曲一弯,创造出了多种样式,足以显示匠人内心追求纯洁朴素之美的渴望。
在塔顶的六条角棱上,原本分别耸立着七根祥云纹样尖顶脊饰,但是由于86年来的风吹雷打,多已不全,西南角棱上剩的最多,还有6个尖顶脊饰。这也许是寓意吉祥如意吧!
塔顶是圆形球状,浑圆宝满,一派福像。40个塔窗,均是上面半圆穹形,下面长方形。这个设计的理念是传统中华文化“天圆地方”的体现,更是利用了半圆形承受重力均匀分散使窗洞更坚固的物理原理。这不能不说是劳动人民的实践智慧创造出的建筑奇迹。
当然,塔建六角,从佛理上说是“六道轮回”,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这六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而从建筑学上讲,六角形宝塔则更为稳固。这应是从蜂巢上的形状得来的启示吧!
塔建七层,每一层都有其名。第一层:一方雄镇。第二层:二水遥分。第三层:三极垂光。第四层:四大皆空。第五层:五妙境界。第六层:六朝遗胜。第七层:七级浮屠。所以,古人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也许正是世人对佛教最好的入世理解吧!多行善事,必有善果!
放眼全国,高塔无数,而名塔亦多,比如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云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河南开封的铁塔,山西应县的木塔,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法门寺的合十舍利塔等等。但是,文殊新塔作为大荔县仅存的一座古塔,对大荔人来说可能比其它的任何一座塔都更亲近,都更熟悉。不管我们走得再远,走得再久,它在我们心中永远高高耸立!它就是我们家乡的地标!

文图/黄远清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黄远青】顶棚

【大荔文学·诗词·黄远青】老师【蝶恋花】

【大荔文学·诗词·黄远青】秋荷

【大荔文学·抗疫诗歌·黄远青】全员核酸检测现场

作者简介


黄远青,大荔县教育工作者。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國古建築(一)【41P】
【福建·罗源】万寿塔
中国二十五大名塔
「河南西平」-宝严寺塔(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找老建筑遗珠| 一起去看潮阳金灶的涵元宝塔
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