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文学·散文·杨敏】初春话柳(外一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1151

初春话柳

   
又到柳枝吐绿时。柳,春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爱柳、植柳、咏柳,以柳抒怀寄情……,形成了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柳名柳姓多逸事。相传春秋时代,介子推曾割腿肉救重耳,重耳做了君主,力举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介子推不答应,重耳便派人搜山,并三面点火烧山寻介子推,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大柳树,被火活活烧死。重耳将介子推母子葬于大柳树下。后来,他又到此柳树祭扫,并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济渠,在堤岸上多种垂柳,并御赐垂柳和他同姓,名为“杨柳”。关于称柳:汉文帝时,太尉周亚夫在军营驻扎处遍植柳树,后来人们就称军营为“柳营”;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大昭寺前栽一柳,后人称为“唐柳”;清代总督左宗棠率兵新疆平叛,令军队在沿古丝绸之路两旁植树,被称为“左公柳”。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展禽,以讲究贵族礼节著名,因此“食邑在柳下”而名叫柳下惠,后来衍化为柳姓。   
植柳爱柳有佳话。东晋诗人、散文家陶渊明爱柳成癖,宅前栽柳五棵,自称“五柳先生”,并作传记之。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种柳乐此不疲,到柳州任刺史时,曾在江边广植柳树,写有种柳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堂掘土种植柳树,人称“欧公柳”。明末清初小说家蒲松龄临泉卜居,泉边栽柳,自称“柳泉居士”。现代画家丰子恺曾将屋子取名为“小杨柳屋”。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特别爱柳,他的书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编为“寒柳堂集”。   
诗人咏柳多名句。早在2500年前,《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描述。柳丝牵动了诸多文人墨客。唐代诗人贺知章《柳枝词》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杜甫诗曰:“侵陵血色还萱草,泄露春光是柳条”。白居易的“一树春光万万条,嫩于金色软于丝”。苏东坡的“枝上柳绵吹不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更是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句脍炙人口,给人以浓郁的春天气息。   
借柳抒怀。《全后周文》中有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沧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诗最后一句堪称千古名句,因其“岁月匆匆”之意,“英雄迟暮”之感,曾令无数豪杰英雄怆然泪下。   
折柳寄情。古代人有折杨柳枝送别亲友的习惯。隋朝民歌《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古时长亭送别时,要折柳相赠。李白《劳劳亭》诗云:“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元朝诗人贡性之的诗《涌金门见柳》:“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荫。折取一枝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蒋情写进了柳的景色之中。折柳的寓意:一是柳的生命力强,无论到何处都落地生根。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二是“柳”与“留”谐音,柳丝就成了“留恋相思”之意。

乡村春色早

   
雨水时节,细雨潇潇,如牛毛,似针线,将春色从人间唤醒。绵绵的雨丝是春的情人,点点滴滴的跫音踏过青草,掠过山林,叩开大自然的门扉。行走乡村,宛如行走在一幅水墨画间,山野村庄淡妆浓抹。山前白鹭飞,溪下桂鱼肥。斜风细雨中,山花开葳蕤。   
乡村的早春,仿佛一夜醒来。解冻的溪水,从山脉汩汩流出,缠绕村落,流淌田野、湖泊。春江水暖鸭先知。寒鸭在池塘小河破冰时便早早下水打蹼嬉戏,一圈荡着一圈漪澜。农舍屋檐下,燕子衔泥草,筑新巢。院墙红杏在人们的视野外,悄悄被晚风逗笑了。正当游人蓦然回眸时,已有一片片笑靥纷飞零落,瓣瓣如蝶。芳华尽现,可惜只是惊鸿一霎。还有浣纱女们,石板桥下洗涤青衫,纤细的手指最先触摸春天的皮肤。老黄牛田间拉犁翻土,桃花开满山林,粉红一片。好一幅秀美的风景图。   
多少名句绝唱温婉了乡村的灵气。最先喊醒乡村春色的不是花草,也不是蜂碟,而是文人笔下的诗词歌赋。梅花当仁不让,诗词歌赋中最得宠的报春花,是冬留给春圣洁的礼物。朵朵精致,枝头开雪,白的、黄的、红的、把藏匿一冬的绚灿抢在百花之前绽放。暗香浮动,摇拽生辉,恰似一支婉转柔情的歌,将春天的芳艳唱响。读柳永的词,“园林晴尽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喧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让人不经意间误入乡村阡陌。杨柳岸,新芽将发。长堤复短堤,浅草没马蹄。   
晴朗春日里,微风亲吻着大地和牛羊,孩子们穿梭田垄花间。田野上空,几只纸鸢放飞,有蝴蝶、小蛇、燕子。我站在田埂上漫步,一阵又一阵的欢声笑语,让我揪出了童年的尾巴--想起小时候糊纸鸢的情形。阳春三月天,熟知谁家年少,只看晴空纸鸢多少。   
常年居住在一楼更比一楼高的都市,灯光充当太阳和月亮,人们的服装便是四季的符号。入云的高厦,不仅锁住了季节的脚步,也淹埋了人们心底对时令的感知。   
漂泊城市,遥望回首,也只有在山村,在童年,才能看见春天的模样。春色,比城市来得早的在山村。有空啊,就去乡村,走一走。闭上眼睛,你都可以嗅到扑面的春色,撩人生香。

作者简介:杨敏,生于1984年,山东潍坊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曾在《人民日报》《半月谈》《文汇报》《诗刊》《大众日报》《星星诗刊》《新华日报》《知音》《深圳特区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作品多篇。

文:杨敏
图:网络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随笔·杨敏】感悟冬天(外一篇)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明与柳文化
杨柳赋 杨威作品
杨柳榆槐说汴梁
苏宪权作品 | 历史深处的清明
清明细柳春烟里,古人咋玩柳
杨柳依依春色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