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文学·散文·乔清雅】此行不虚走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163



2023年正月28日星期六,我们蓝田文学爱好者一行八人如约而至大荔县,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文学文化交流与采风活动。
初来乍到,先被高大上的接待团队震了。“高”,对方个个文学素养高,在大荔县,在渭南市,甚或在陕西省的文学圈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座的几乎人人出过几部书。相较而言,我们就是一群文学发烧友。“大”,团队阵容强大,写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的,研究地域文化的都有代表,共十一人迎接我们八个人的小团体。看来,大荔文学之所以做得风生水起,与人家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不无关系。“上”,作协主席夏春晓老师亲自带领几位副主席和部分会员代表迎接、陪同。很重视,很官方,很周到,让我们这些文字草根也跟着上档次。
真诚的语言,热情的笑容很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家相谈甚欢。接下来的一天半相处,我感觉受益匪浅

(一)采风

观藏品。来到大荔民俗博物馆(叫“院”似乎更确切),走进院子,目之所及饮马石槽、石磨盘成堆码放;拴马桩、石狮子林立;石门墩、柱顶石聚会......石器基本都放在院子里。一座像旧厂房样子的高大宽畅地方,门外靠立着许多收藏的老式木门,件件浑身充满沧桑。房里面摆满了杂七杂八的收藏品,木器居多。许多物件儿还引起大家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有几幅挂在墙上绘有精美装饰图案的布品引起我的注意,仔细看主面上绘的是戏曲故事人物,如《卖水》《红灯记》等,蛮有时代感。周围画的是些吉祥的花卉或动物纹样,看起来很美。“这是什么东西呀?”我不由得询问同行的王凌琴大姐。她介绍“这叫夹板门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荔当地很流行这种美观又实用的门帘,现在很少,这工艺已属市级非遗传承项目。”我没见过这玩意,所以稀奇。
一大堆秤砣吸引住大家的目光,大的小的都有。俗话说:“秤不离砣,砣不离秤”在这儿,却分离了。砣,放在露天风吹雨淋,已锈迹斑斑。而秤杆被捆绑着装了几麻袋,放在干燥的房间里灰头土脸。回想起过去生产队分粮食、分红苕萝卜时用的大杆秤;家家户户门背后靠墙根那或高或矮的杆秤。那时,杆秤就是人们生活中买卖粮食蔬菜时离不开的必需品。随着社会发展,磅秤、电子秤的出现,杆秤几乎退出人们的视野。突然在这里遇到,竟生出亲切感。也许这就是博物馆的魅力所在吧。
逛农场。新茂农场观光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大荔县官池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北王马村,是一处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田园休闲、沙苑体验、餐饮娱乐、住宿康养等为一体的天然生态农场。我们去的虽不是旅游观光的最佳时间,但这儿是沙苑文化的一个窗口。可以了解当地人如何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旅游、发展农业,如何防沙、治沙、用沙,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
不必说福禄湖里那对奇异水禽,也不提成群的珍珠鸡和高大的鸸鹋,单说一说那片与众不同的枣树林。大荔冬枣很有名,这地球人知道的不少。此次参观学习沿途也看到了许多枣树林子,但大部分果农可能种植一两个品种,追求的是果品口感好、营养丰富、产量高、多卖钱。可新茂农场这片枣林,简直可称得上枣树的博物园,能搞展览、教学、科研......七十多个品种,一个品种种一行,在每一行靠路边一端悬挂起该枣品的名片。图文并茂地将果品名称,果形、口感特征,甚至原产地等信息介绍得清清楚楚。能想象出,当枣子成熟时,这里不仅能办枣果展览会,还可办大枣品鉴会呢!现在已作为大荔县部分中小学的一个研学基地了。这个主意不错!科教兴农,得从娃娃们抓起。
水灵秀。大荔县是洛河、渭河、黄河流经交汇的地方,水资源丰富。在去沙苑新茂农场路上,目睹了洛河的曲折蜿蜒,回来时已到黄昏,在沙苑水库边走走。霓虹初绽,扮靓湖边亭台楼阁,与水中倒影形成似真亦幻的仙庭圣境。廊桥楼阁飞檐上风铃叮叮当当,有如天簌之音不绝于耳。习习微风吹起粼粼水波,徘徊于此,久久不舍离去,好个休闲娱乐的佳地呀!第二天朝邑湖观光可谓达到兴致高峰。见眼前水域辽阔,天蓝水清,鸟儿闲游,苇草枯黄却掩不住苍苍风姿。爱美的女士们纷纷拍照留影,要与湖光天色共美。视频抖音爱好者,绝不放过创作一段诗情画意的机会。
访古迹。在去大荔县之前,我就惦记着去看看“丰图义仓”这个“黄河五十景”之一。贴心的大荔朋友安排得顺心如愿,让我有机会瞻仰“心系乡里,乐善好施”极有远见卓识的清代官场明星——阎敬铭的雕像,有幸登上他倡导建造的救助过无数灾民的“天下第一仓”的仓顶,观察并了解到此粮仓之所以屹立百年仍服务天下的真正原因。从选址到设计再到建造无不闪现着先民们的智慧光芒,特别是仓顶有组织排水设计:四周高中间低的大坡比排水墙、首次采用“铸铁U型水道”、用糯米浆+鸡蛋清+白灰熬制成的中国特色粘合剂填充砖缝。这些构思和技艺在今天的水利和建筑学上仍属教科书级范例。实在令人叹服!
行走在丰图义仓仓顶北侧吧,我们忽然看见不远处一个村子里有一楼一塔,造型美观,气度不凡,似乎有些年代感。就问陪同的东侠妹妹,那边是什么古迹呀?“那是唐塔和宋楼,咱一会儿到跟前去仔细看看”。她还卖个关子,留个悬念。
来到一个叫大寨的村子(全国同名字的村子还挺多),走进一处有大铁门的大院子,就看见了那一楼一塔。住在这里的一位老先生是守护兼研究这俩古建筑的行家。术业有专攻,专业事就得找专业人。悬念在他详细又生动的讲解中,一点点揭开。我们知道了这楼叫岱祠岑楼,岱祠已由于历史种种,全部毁掉,现只剩岑楼。始建于宋政和八年,后又多次增建、重建、整修。眼前所见的楼结构叫三重檐歇山顶样式,上面覆盖绿色琉璃瓦,立四根通柱,斗拱挑角。下层北面为舞台,台面宽敞,在舞台上演唱,有余音绕梁之感。这么设计造型,除了美观外更主要的目的是要达到扩音效果。嗬!又是一个智慧杰作。怪不得被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都很推崇呢 。
那塔叫金龙高塔,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后因地震被毁,重修于明末。塔为八角七层,砖灰结构。原来与岑楼不在一个院子,它是金龙寺里的建筑之一,而金龙寺与岱祠仅一墙之隔,后来也是因寺庙毁掉,唯留此塔孤立旷野,为方便保护,1962年当地政府就将它与岑楼扩入岱祠之内,两个失去爹娘的孩子在同一个院内相伴到今天,竟也成为此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 物产

前面说过来此地还揣着一个小小愿望,就是探寻当地西瓜甜美的真正原因。在与众位老师闲聊中得知,“天、地、人”的因素都有。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黄土高原南缘,是典型的温带半干旱气候,降水充足、气温适宜,这为西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三河流经或交汇,淤积形成的土层厚度适合种植,加上又无工业污染等因素,为西瓜创造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当地人务瓜历史悠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能吃苦耐劳、勤于耕耘,所以,大荔西瓜才得以闻名天下。
杨荔佳老师还告诉我们,近几年,大荔西瓜的品种也丰富了许多,不仅有传统的大西瓜,还有许多无籽的中果型西瓜和小型早熟的礼品西瓜。开始种甜瓜、种桃子的农户也不少了。他一路陪同始终,有问必答,滔滔不绝,让我们知道了代号“108”的农产品,即黄花菜、冬枣、花生,这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虽然此次没看到那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可一路边看风景边听他讲,既开了眼界又长了知识,收获蛮多的。

(三)美食

第一顿就吃了大荔最有名气的盛宴——九品十三花。先不说菜味道如何,就一道道上菜的程序都很讲究:先上九盘茶点,其中四盘干果、四盘水果、中间一盘甜点。再上十三个凉菜:四荤、四素、四海菜、中间一个正主子。这十三道凉菜盘子里都不加调料,但给每人一个盛好料汁的小碗,所有凉菜皆可蘸,吃法特别吧?这也是喝酒菜。酒过三巡,再上九个热菜, 都是大荔的名菜,如:烩金门、酸汤小酥肉、生氽丸子、蜜汁轱辘等。最后还要上九品带汤的菜。其间还有手工花卷、千层锅盔夹辣子等主食小吃。
在十三个凉菜里吃到了传说中的水磨丝、豆腐丝,更是见识了这俩菜的刀工技艺,果然名不虚传。在九个热菜里品尝到了带把肘子、蜜汁轱辘等曾经耳闻到的美味,确实好吃,值得推荐。必须要说大荔人待客热情,待客更实在,从这宴席上就可见一斑。
离开大荔时,吃了一顿富有当地特色的水盆羊肉。烤至酥脆的月牙烧饼,加些肥瘦相间的蒜拌羊肉,咬一大口,细细咀嚼,味蕾被馍、肉、蒜三香碰撞出的美味俘获,再喝一口热羊汤,麻、鲜、香入胃,啊哦!我的记忆爱上了这个味!
大荔,我还会再来的!
文/乔清雅
图/何冬侠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乔清雅】走,到大荔去

作者简介


乔清雅,网名色彩,陕西蓝田人。热爱文学,喜欢绘画。在工作之余常用文字与水墨抒发感悟,表达情意,以点缀、记录生活。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民日报:成年人交往的6条社交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气”决定你的命运,一定要看看!
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
反击一个人,最有水平的方式
疫情当下,最好的活法,就1个字!
潘长宏解析人生天规之四(相信付出定有回报)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