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舅姥爷的小卖部—忆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1289


舅姥爷的小卖部是当时我们巷里最大的商店了。那时候乡村里讲究盖门房,舅姥爷家里的门房不算是规格等级高的,就是普普通通的蓝砖瓦房,分得东屋、过道、西屋,那时候舅姥爷住在东屋,那边西屋就是舅姥爷的小卖部了。     
舅姥姥是在那年母亲只有十七岁的时候得病去世的,所以打我记事起就没有舅姥姥的模样,舅舅家里只有舅姥爷一个老年人。那时候母亲时常在梦里喊着“妈、妈、妈!”,因为我睡觉轻总是能在半夜被母亲惊醒,父亲虽然睡觉踏实,却也一样会被母亲吵醒,然后安慰几句转头我们才得以睡下。所以没有舅姥姥的记忆,而舅姥爷后来也是腰猫了,眼睛得了白内障看不太清楚。     
那时候村里流行给墙上写大字标语,舅姥爷家门口的墙上就写着“少生优生,计划生育。”,那些大字标语在当时是随处可见的,像“安全用电,人人有责。”、“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少年强,则中国强。”等等,还有的村里专门盖一个照碑写标语,而且那时候是有专人去完成标语的书写的。舅姥爷家里的门房没有多少平方,东屋和西屋一样大小差不多二三十平方,过道也就二十方左右,那时候舅姥爷会让舅舅家的哥哥给写一个牌子,就是在小黑板上用粉笔写得“小卖部”三个字,有时候也会写成是“小賣鋪”,我记得我也给舅姥爷写过一次,是用一截断的粉笔写成粗笔字,再给其描边处理显得几分立体感,那牌子就挂在门口的西墙窗户旁边,虽然字不怎么样,但大家都认识那三个字的。     
过道里舅姥爷总习惯摆着一个小方桌,方桌南北两侧各放一个“圈椅”,圈椅在当时也是凳中上品。夏天里有时候会有人来做客,都是在过道进行的,那时候在学校里面开商店那邻村的老爷子会时常过来喝茶的,也许同行之间交流交流经验也是一种快乐。走进舅姥爷的小卖部里,迎面是一排木头货架子,前方是柜台,还是木制的上面摆几片透明玻璃,左边是小通道,小通道旁摆着零食箱子和散装食品,最开头的一个箱子里放的是麻花,右边门背后是酱油醋桶子和一些面粉和大米等粮食,对面货架子上都是一些日用品,化妆洗漱用品,电器五金百货等等,玻璃柜台下几盒香烟,那边还有文具、厨房用品等等。最受小朋友热迎的就是“江米团、小辣条、果丹皮、唐僧肉”,虽然那地方不大,但货物也算是齐全,舅姥爷的小卖部里放钱的箱子就在那玻璃柜台的最下一层,其实那时候一天也收不到多少钱的。     
那时候来买东西的最多的就是灌酱油醋的来买盐的,偶尔有的人过来称一斤食品,那时候包装食品的都是薄牛皮纸包装,称好的食品摆放或倒在纸上把纸往前一折再左右一折再把对面多余的纸翻过来,用纸麻绳在四边捆绑好,一般一包都是一斤装的。还有那些爱抽烟的人过来买烟,那时候卖的最多的就是一块八一盒的金丝猴“窄版”烟,舅姥爷装麻花用的箱子就是装香烟的纸箱子。其实那时候的我就爱吃舅姥爷小卖部里的麻花,那麻花细长,口味独特,嚼起来干脆咸香,那麻花不称只论根卖,一根一毛五,那时候一过星期总要去看舅姥爷,每次一去舅姥爷就给我拿一根麻花,那吃得是唇齿留香,满手是油!又也许那麻花是放在纸箱子里才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我们那边原来又把油麻花叫“油麻饄”,其实油麻饄又和油麻花不太一样,可能配料不同吧。     
舅姥爷去外面摆摊不在家里的时候,舅舅家哥哥就帮舅姥爷看店卖货,舅舅家哥哥看店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玩乐或者睡觉,偶尔还拿些食品在过道里自己就吃了起来,那时候就爱在舅姥爷的小卖部里摸个糖摸个零食什么的。那时候舅姥爷筹备着把小卖部的窗户拆掉也能让小卖部里的货物一目了然,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进行其操作,到后来那小卖部就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没有变化,只是后来舅舅把大门扩了几许,那门口墙上的大字标语,左右都少了半个字。     
没过几年时间,舅姥爷的小卖部不开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再没有尝到一毛五一根那麻花的油香味了。当而今依稀还看得到那时候的大字标语,感觉时空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故事书,在当初的时光里,在未来的岁月间,只给忆痕留刻着更新的忆痕!当而今那些“小卖部”都已然消失了影子,虽然有的小卖部那房子还在,但也已是流年风蚀,以作别途!也许它却又不曾离我们而去,取而代之的是“商店和超市”。
2023.7.6
文/苏磊
图/网络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买蜡笔和字典—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绑笤帚扎扫帚—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种瓜的记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枇杷一梦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摘棉花—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冰棍和汽水
【大荔文学·诗歌·苏磊】时年夏至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烙饦饦馍和炕烧馍——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搓衣板和棒杵――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竹话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求雨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纺线织布——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前理发——忆痕
【大荔文学·诗歌·苏磊】浮生若梦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享受慢时光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纳布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买氢气球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当过一次花童——忆痕
【大荔文学·诗歌·苏磊】听雨落的声音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晒麦场的大石头——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钩甜杏的回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半夜浇地——忆痕
挖蝉蛹套知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种苞谷种麦——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扫屋里——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那两年高考——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我上小学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公园夜宿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相框里的老照片——忆痕
露天电影——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走,上会走——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粉红薯——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八零后童年趣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爬老槐树——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蒸馍——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碨面——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收麦——忆痕

END

作者简介

苏磊,大荔两宜人。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姥爷的小舅子
随笔||“冬歌文苑”,助我实现梦想
【美图美文】周江丨姥姥家看杏花
为什么人们都说“我的妈呀”而不是“我的爸呀”?丨壹读知道
人死前真的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吗,舅姥爷死前那些奇怪的征兆
莱芜呕,鲁中山区的梆子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