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散记:怀念那真读书的岁月与有关纸笔的故事【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于2010年获得了首届全国“铜锣湾”杯“孝问苍生”孝文化征文大赛二等奖,栏目剧《咱们村的监委会》获得了2011年全国廉政短剧大赛铜奖,短篇小说《书怨》获得了2009陕西省首届“益秦”杯“与法同行”征文大赛优秀奖。著有长篇小说三部,中短篇小说数部,散文百篇,诗歌几百首。

1、怀念那真读书的岁月

原创/李跃峰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可是,就是没有书可读。

我们村里有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他父亲是我们村的赤脚医生。他有一本《三毛流浪记》,为了能够阅读这本很有意思的漫画书,我们村的小孩子们都屁颠屁颠地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不离不弃。所以,漫画书《三毛流浪记》就成了他的拿手武器,一旦哪个小孩违背了他的心意,他就会以不让读《三毛流浪记》作威胁,而且缕缕凑效。有一次,他把一个小孩逐出了他们家,那个小孩伤心了好几天。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也把我逐出了他们家,我流着眼泪回了家,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于是,我便让妈妈央求爸爸给我买一本《三毛流浪记》。可是一打听,要几块钱呢。那时候,在农村,几块钱可不是小数目,那可是一个好劳力将近一个月的收入啊,爸爸当然不愿给我买了。他甚至连五分钱一本的连环画都不给我买。他认为那是闲书,看了没用。其实我知道,他那是心疼钱。找人借吧?我们村只有几十户人家,没有几个喜欢读书的人,根本没有借书的地方。还是奶奶心疼我,她看见我想看书的急切的样子,就迈着小脚去邻村为我借书。也不知道她跑了多少人家,才给我借来了一本《民兵连长》。我翻了翻,里面根本就没有我能看的文章。但看到奶奶高兴的样子,我又不忍心说什么,只好装着高兴的样子胡乱地翻着,看看里面的图片。然后趁奶奶不注意,就把书放在了一边,跑出去玩耍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向大人要求过买书的事情。

没有书读,我就读课本,尤其是新发的课本。不论是语文还是自然,我都读的津津有味。每当新书发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急切地打开书,闭上眼睛使劲地呼吸书本上淡淡的油墨香味。那是世间最美的香味,盖过了任何花香和化妆品的香味。也许是那时候养成的习惯和爱好,我至今都对新书淡淡的墨香很兴奋,很着迷。那就是我心目中书的味道,让我联想到人世间所有的智慧和情境。读完了我的课本,我就会借高年级的课本阅读。我有两个好伙伴,他们都比我搞一个年级,我经常去他们家借课本读。每次都会忘记了吃饭,害的妈妈满村子喊着我的小名叫我吃饭。

我接触到的唯一正规的课外读物,就是《中国少年报》。我一个同学和我同村,也和我一般年龄。他爸爸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爸爸给他定了一份《中国少年报》。我没事时就去他家看报纸。我最喜欢看里面的叫做《小虎子》的漫画故事了。小虎子乐于助人,但却有着一坐就老的毛病。一次,为了就一个被敌人追捕的好人,他就把他藏进了一个小推车里,用东西盖上。他明知自己不能坐,但为了救人,还是装作歇息的样子坐在了车辕上。等到那些追捕的人走后,被救的人出来后就认不得他了,他已经由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变成了雪白头发,满脸皱纹恶六十余岁的老人了。小虎子的故事很感人,他乐于助人的思想和行为深深地感染着我,一直到现在。同学很爱惜他的杂志,从来不让我带走,我就在他们家看。每到杂志快来的前几天,我的心就开始痒痒了,心就早早地飞到了他家里。因而,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可惜,他没有考上高中,早早地就进入了社会,在生产队干活了。后来,他学习了修摩托的手艺,可能是挣不到钱,就下了窑场,结果,被人用土枪给打死了。

我对书是很痴迷的,迷到了只要看见字纸都要捡起来看看,看看有什么美文妙语在上面。记得有一次,随着父母去地里干活,刚刚下完雨不久,地头的土路上有一片破碎的报纸,我忙蹲下来研究起来,发现是一篇很精美的散文。我看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压在了北面看不到。我就把报纸捡了起来,小心地抖掉上面的细泥,展开了读完了这篇散文。就这还意犹未尽,我就用土坑里积存的水把报纸洗干净,然后放在草丛上晾晒。等到干透了的时候就折叠好,装进口袋,留着以后细细地读。

在我上初中的时侯,我爸爸当上了我们大队的大队长兼支部书记。大队给父亲定了人民日报。于是,人民日报副刊就成了我新的书本。人民日报副刊上的文章都很大器精美,令人爱不释手。于是,我就把所有人民日报的副刊裁下来,装订在一起。时间长了,竟然收集了一尺多厚的报纸副刊。每到没事的时候,我就会打开装订好了的副刊,一篇篇地仔细阅读,精美的地方,我就用笔画出来;有了感悟,就写在报纸的空隙和边际。我的文笔就这样慢慢地提高了,我的知识也就这样慢慢地充实了。后来,那些报纸我一直舍不得丢,就装进箱子里带着。它们跟随我去了渭南师范学校,去了陕北,回了家乡,一直到有更多的钱买书的时候,我才恋恋不舍地把它们当做废纸卖了。

等到上了高中,我才在老师的要求下有理由向爸爸申请金钱订报刊了。我订了几年《人民文学》,这才知道了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散文。

读书对我的作文影响很大。从小学到初三第一学期,我的数学成绩很差,几乎每次考试都没有及格过。但我的总成绩却也并不怎么落后,原因是我的语文成绩特别好。小升初考试那天,天是阴的,我们排着并不怎么整齐的队伍沿着水渠去公社所在大队的学校考试的。记得那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考试前的时刻。我就写了在路上所见到的风景和考试前的心情。结果,我的作文得了满分,虽然数学成绩仅仅是四五十分,但我在全公社三百多名学生里还是考了个第十五名。等到升了高中后,有了论说文,我就写不出来了。于是,我下了个功夫,就精读了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当时的《上海报》上的精短政论文,分析出每篇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结果,在随后的一次作文课上,我写的作文被老师当做了范文在整个文科班的班级上宣读了。八六年高考,虽然我最终没有上了大学,但我的语文成绩却在百分卷子里得了九十六分。我记得很清楚,基础题我丢了四分,这就意味着我的作文得了满分。

后来,终于考上了学校,有了明确的幸福的前途,我也有了能力和条件买大量的读书了。在学校那时候,我的老师陈出新开了一家书店,我竟然一次性地就从他那里买了七十多块的书。七十多块,在那时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两年后我参加工作时的基本工资才八十八块。但现在,那些那时候买来的书大部分还在书架上躺着呢,我根本就没有读过一个字。我唯一读完的,就只有《红楼梦》、《史记》和卢梭的《忏悔录》。

“书非借不能读也”,真真如此啊。

201386日与草庐书屋

2、有关纸笔的故事

原创/李跃峰

每到放假的时候,妻都要整理儿子的书包,把要用的书存起来,没用的书和本子扔掉。一看到厚厚的一沓书和本子要被白白扔掉,我的心就隐隐作痛。于是,我在妻和儿子不解的目光中,把书和本子收拾在一起。我把儿子的本子一个个地检查着,把用过的纸张撕下来,然后把撕下来的用过的纸张连同那些本来要扔的书本和在一起,放到一边,作为我练习书法的本子。把没有过的纸张整理到一起作为我写提纲和构思时用的草稿纸。往往在整理这些书本和纸张的时候,我的思绪就会不由自主地飞往三十余年前的故乡,那些与纸和笔有关的故事便会自然而然地一一映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从小就对文字有一种敬畏感。记得四五岁的时候,我们村小学校的老师用喷雾器在村旁的土墙上写着雪白的大字。于是,我就照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树枝在我家门口的村道上的土地上画着想象中的字。这时,有一位叔叔走到我跟前,蹲下来问我画的是什么?我告诉他是在写字。他好奇地问我写的什么字?我就把我想象到的字说给他听。他没有笑话我,只是摸了摸我的头,说,“写得很像。好好写,你一定会有出息的。”于是,我就越发喜欢写字了。

我上学的那会儿是七十年代初,纸和笔都很缺乏。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用的都是铅笔,还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可本子就差别大了。有钱的同学用的是从商店买来的雪白纸张淡蓝条纹或格子的铅印作业本,闻着那独特的油墨香,看着那外皮上印刷的精美的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照片我就特别羡慕,比看见谁吃油汪汪的大肉都让我眼馋。父母干特殊工作的同学,都用父母顺手牵羊来的稿纸或者账本来做作业,一看本子就知道他们父母的职业,或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出纳会计,都是令人羡慕的吃穿不愁的好职业。我父母是农民,没有什么特权可用,奶奶就用糊窗的白纸对折裁成三十六开的纸片用针和细线缝合在一起给我做成的本子。没有条纹或格子,我就搭着尺子画,有时候为了美观,我就用钢锯条做尺子,把铅笔沿着锯齿画,就会画出波浪形的条纹,也很美观。

那时候,生产队分粮分钱用的都是用劳动力积攒的工分换取。我家七口人,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一年到头不仅分不到一分钱,还要给生产队倒找许多钱。在三年级开学的时候,父母竟然不能为我筹集到两块五毛钱的学费,我还被学校劝退了一次,害的奶奶想办法迈着小脚为我借了学费,才让继续我上了学。到了三年级,同学们开始陆续用钢笔了,谁再用铅笔就成了被大家取笑的对象了。我知道爸爸没有钱为我买钢笔,向他要只是白要,弄不好还会被爸爸狠骂一顿的。我只好自己想办法了。没有墨水,我就向妈妈要了五分钱,专门利用周末去了公社供销社买了一块墨锭,回家找了一个废旧的墨水瓶,用凉水泡了,化开做墨水用。没有笔,我就用扫帚上的细竹竿削尖了蘸自制的墨水写字。但太粗,不美观,我放弃了。我又想用父亲的蘸笔,但怕父亲打骂,就从妈妈的小梳妆盒里寻找被父亲废弃的蘸笔头,用细绳绑在细竹子捎上,蘸着自制的墨水写字,这一下子就解决了我没有钢笔的问题。我做的蘸笔虽然能写字了,但毕竟很简陋,我还是非常羡慕别的同学手里的精美的钢笔的。他们写完了字,把乌黑发亮的笔帽一拧,装进书包里,不用端墨水瓶,更不会染脏手指,写的字也漂亮。能够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钢笔就成了我的梦想。这个梦想,甚至还给我带来了一次非常难堪的令人终生难忘的屈辱。

随后,国家的物质就更加困乏了,就连糊窗户的白纸也没有了。从公社供销社里能够买到的就只有粗糙的青草做的绿色纸张了。就连这些粗糙的绿色的纸张,也不是谁都能买到的。我们的作业就不得不在地上书写。在地上书写就必须要粉笔。用钱买是不可能的,我们就想办法自己做。我和一个同学试着把白石灰用水和成糊糊,倒进用竹管做成的模子里在太阳下晒干。谁知干透后却不能用。因为我们做的粉笔没有粘性,稍一用力就会散成粉末。后来,我们又想到了用白土做粉笔,还是没有成功。最后只好学着别的同学的样子,从垃圾堆里找来废旧电池,砸烂,拿出里面的碳芯,用碳芯当做笔用,效果却很好。每当上课或者自习的时候,老师就把我们带到院子里或者操场上,散蹲在地上,抄写生字、单词,完成数学语文作业。老师在我们中间随意走动着,现场检查修改我们的作业。哪里错了,老师就用脚尖点点,然后告诉我们错在哪里。我们就直接用脚擦擦,然后再用炭笔修正过来。既方便又环保。在写作业的空隙,我们会不时地抬起头看看被缕缕白纱般的云彩装点起来的蓝天,心随着滑过蓝天的鸟儿飞向想象中的北京。会低着头观察爬过来的蚂蚁,想象着蚂蚁窝里的情景。直到老师用他那粗壮的指关节有力地敲疼我们的头时,我们才会把心收回来,重新在鸟雀的欢鸣声里继续我们的作业。我竟然慢慢习惯并喜爱上了这种学习的方式,它让我既感到新鲜又能够获得意外的快乐和愉悦。

不长时间,纸张的供应便恢复正常,我们也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那种对纸笔的记忆也就在我的脑海里打了一个结,牢牢地挂在了我心室的一角。

终于写乏了,这篇短小的散文也快要结束了。我打量了一下书架上的毛笔和砚台,准备在完成这篇稿子后利用孩子废弃的书本和写过的作业本练习练习书法。写完书法后,再在孩子没用过的本子上的白纸上划拉划拉我的长篇小说《这山看着那山高》新的章节的提纲和情节,争取把纸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013814日与草庐书屋

往期散文推荐:儿时的乐园:外婆家梦幻般的后院及蝉【散文】

                            故乡的记忆:故乡的云及露天电影【散文】

                            故乡的记忆三章【散文】

                            孤独的馈赠【随笔】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特别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纸笔情结/薄海岚
葡挞生活 ? 反思GTD:用纸笔实现个人管理
石头竟然也可以用来造纸,你肯定不知道
童心如雪
看报纸开心(散文)
【阿云原创】下转一四版中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