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诜开创中医食疗学,守中致和孟余堂

养生本于饮食,古中华的饮食养生在先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健康长寿的不断追求中演变发展。至唐代时,社会环境的安定、文化交流的多元,官贵富商追求生活品味,道士高僧偏重身心保健与饮食养生等,都对食疗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孟诜食疗/孟余堂/松元集

孟诜(shen)乃唐代名医孙思邈弟子,医者关注生命健康长寿的本心和为官者专司其事的本职,促使其对中医食疗的研究兴趣日浓。生平尤其重视各类食药禁忌,提倡稳中求效,晚年因治愈唐睿宗李旦旧疾,睿宗以“孟氏岐黄、余泽百世”之意,赐孟诜中医膳食养生药号“孟余堂”,由孟氏后人传承至今,已经入选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余堂的招牌方剂“三宝”和“回春五方”成为中医食治经典,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
孟诜晚年在孙思邈《千金·食治》的基础上,著《食疗本草》,实乃中医食疗医治学的精髓所在。书中详细记录了食药的禁忌,如胡瓜,性寒,不可多食,易动风及引起恶寒发热。杨梅多食损人齿及筋。其条目内容与实际十分符合。此外,还注意到妊产妇及小儿的饮食问题。明确了动物脏器的食疗功效,提出因人因时因地的、与四时季节变化相应的思想,如“春养脾气;夏养肺气;秋养肝气;冬养心气;每月要抽出来18天,养肾气。”
《食疗本草》还收录有丰富藻菌类的食疗应用,包括灵芝、桑黄、人参、松茸、紫菜、船底苔、干苔、海藻、木耳等品种,除了记录有食药的性味主治、食物宜忌外,还附有很多简便实用的食疗验方等,实用性很强,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
《食疗本草》不但建立起完整的食疗养生体系,而且完善了食疗著作的文本体例。一方面,《食疗本草》以中华民族历来的贵生重食理念为依托,确立起未病先防、食疗为主的饮食养生原则。又在传统“中和”观念的影响下,提倡与天、地、人相和的三因制宜法则,强调“守中以致和”的饮食物搭配和摄入禁忌,并且兼容古代食养、食治,使得广义的食疗内体系终形成。
另一方面,《食疗本草》在“食治”篇的基础上,进一步综汇和吸收前代食经、本草、医药和农书经典,以自身实践经验作为增补和修正,并将药物炮制服用方法详细记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后世所有以“本草”命名的书籍,或多或少都有孟诜《食疗本草》的影子,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原文引用数百条。更难能可贵的是,孟诜所著食疗本草,与现代营养学一致,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大食医孟诜,千年非遗传承,开创孟余堂
王家葵:食物治病:《食疗本草》
药食同源不等于以食代药
食疗的渊源与流变
《中医饮食营养学》第二章 中医饮食营养学发展史
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