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中国扫除文盲运动

新中国扫除文盲运动

2013年11月12日 10:51
来源:党的文献 作者:郝和国

1958年2月27日至3月6日,教育部、全国扫盲协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召开了18个省、市、自治区的扫盲先进单位代表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扫盲协会会长陈毅作了指示。他要求来一个文化上的“原子爆炸”,改变中国又穷又白的面貌。到会的85个代表向全国提出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倡议。一个群众性的扫盲高潮很快形成。许多地方提出了这样一个动人的口号:“一切识字的人都要动员起来教人识字,一切不识字的青壮年都要组织起来努力学习”。许多省市的党、行政领导部门充分估计了扫盲工作的有利条件,打破了保守思想,制定了扫盲工作的规划。主要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鼓起革命干劲,不断克服那种认为生产不能扫盲的保守思想。办法是:全面规划,分期分批,多种方式,长年学习。黑龙江省成了全国第一个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省份。到7月中旬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9000余万人参加文化学习, 3200万人达到扫盲毕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近1/4的县、市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1958年10月以后,由于全民炼钢铁运动和秋收,农民业余学习陷于停顿,各地出现复盲现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9年5月24日发出《关于在农村中继续扫除文盲和巩固发展业余教育的通知》。1959年12月29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农村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工作电话会议, 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在福建召开的农村扫盲和业余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都重申了贯彻执行中央扫除文盲的决定,要求各地将扫盲工作坚持开展下去。

五、注音识字运动

从1960年1月开始,一个利用拼音字母扫除文盲和巩固扩大扫盲成果的注音识字运动首先在山西展开。注音识字的扫盲方法是山西省万荣县创造的。它解决了扫盲运动中两个大问题,一个是消灭了扫过盲又大量回生的现象,一个是保证了认识1000多字的农民可以无师自通地大量阅读注音书报,在自习中不断增加识字的数量,而且还是推广普通话的工具。2月初山西省在万荣县召开了全省注音扫盲现场会, 2月11日山西省委发出指示,要求各市、县迅速开展学习拼音字母运动。吉林、山东、安徽、四川、辽宁等省注音识字运动也在积极开展。

1960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指示指出,山西省万荣县注音识字的经验是我国文化革命中一项很重要的创造,号召全国迅速推广这个经验,力争提前扫除文盲。遵照中央指示,全国各地一个学万荣、赶万荣的注音识字运动蓬勃开展。

模范民校教师邢春环创造了快速拼音教学法,使山东省平原县成了利用汉语注音方法扫盲识字和进行工农业余文化、技术、理论教育的一面红旗。全县青壮年和许多老年幼儿以至聋哑盲人共30多万人,投入了学习汉语注音和讲普通话的运动。人人身上戴布条,文盲戴黄布条,非文盲戴红布条,黄的见了红的问,红的见了黄的教。平原县不仅广为利用汉语注音扫除文盲,而且在全县基本扫完文盲后,在工农业余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中仍然坚持发挥汉语注音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 03亿,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到5%以下。我国的扫盲工作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1984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扫盲奖评选活动中,中国先后有11个单位获奖,其中有6个单位获大奖。这些奖励和荣誉充分说明了我国扫盲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世界扫盲行动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扫盲运动在赤峰
回忆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
微历史:1955年山西扫盲运动
2018年某县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工作情况总结
为什么新中国刚成立,马上就进行扫盲运动?
“抽肥补瘦、抽多补少”,毛泽东如何让老百姓能上学、上好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