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学源流:孔子的天命观

商人心目中天地万物的最高主宰是帝“帝”,它被想象为具有人形的神明。到了西周时期,天地万物的最高主宰被称为“天”。

孔子石像Stone statue of Confucius
孔子相信有人格、有意志的天存在,作为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这里,“天”与其说是人格,不如说是自然与社会的不以人的意志左右的客观规律或必然性。比如说,天(造物主)令猫吃老鼠。这时,天(或造物主)就可以不被想成人格神,而是自然律的代名词。孔子认为天主宰物,其实是指自然律支配万物。
四时运行,万物的生灭、变化和运动,包括人类社会的走向,由其客观不易的规律来支配,不会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想法或愿望而发生改变。冬天人们怕冷,但天不会因为人们冬天怕冷而使大气候四时如春。孔子生逢乱世,一心想通过复兴周礼平定天下。这是他的主观愿望,但是他孜孜汲汲忙碌一生,也不能见用于世,实现治平天下的理想。他认为这是上天还不欲治平天下,自己生不逢时,这就是他的“命”。

孔子说:“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夏说:“商闻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弟子伯牛病重,孔子握着他的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这说明命决定了社会的兴衰,道的兴废、个人的死生祸福。
有一次,孔子受困于匡,他概叹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人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又有一次,宋大夫桓魋要杀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自认为肩负着保存和弘扬周代文化的使命,这一使命是上天赋予的。其实这是一种自我意识,个体在生命中基于自己的能力和认知,自觉应当实现和完成的功业。

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资料图)
到了晚年孔子自觉的功业不能完成,感慨地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亡矣夫!”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将自己这种不遇境遇归结为命。由于命不可抗拒,不可逆转,只能服从顺势,所以提出了“知命”、“畏天命”的思想。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
对于鬼神,孔子延续了周人“敬而远之”的一贯传统。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鬼神是否实在,他不置可否,其实也无暇顾及这类问题。“了不语怪、力、乱、神。” 他汲汲于人事,追求事功,一心只想效法周公制礼作乐、治平天下。依礼,需要敬鬼神时,他也敬。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当然,如果不祭鬼神,对于人生其实也没有什么妨害。

天,自然之天有其客观必然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宰一切的绝对意志。万物运动与变化,社会的走向,个体的命运、吉凶祸福,一生的功业主观的抉择、自觉的使命。我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做什么样的人,完成什么样的事,有天命支配。而不是纯粹自我的、自由的。天命,人头顶上的道义与良知。冥冥中决定一切、控制一切的绝对意志。上天决定人如何做出选择,抉择。天意,天的意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继愈谈孔子的天命鬼神思想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40)
【博采众长】天命和时命构成命运,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古代的唯心论思想
试说“天命”
周人对“天”与“民”的思想的转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