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信仰天帝与鬼神吗?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019年3月15日,湖北宜昌市商业步行街,宜昌绿色消费文化节启幕。商家将《孙子兵法》

01【名家解读】

任继愈先生说,老子认为治理天下,要“无为”。“无为”可以使人认识清醒,遇到少见的事物,不至于惊慌失措。如果有所作为,那就会给一些坏势力以可乘之机,从而造成危害。这一章的纲领是治大国,在于不扰民,不琐碎生事。也就是老子常说的“镇之以无名之朴”。有些不正常的现象,不去理它,它自己也就自然消散淡化了。下面讲的“其鬼不神”,是治大国的具体例证。主旨正像今天人们常说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这一章的纲领。
高亨认为,这一章也是老子的政治论。要点是:圣人”以道莅天下“,则人与人不相伤,鬼与人不相伤。理解这一章,要抓住“道”字。老子政治论中的“道”,是取消奴隶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制度,回到上古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老子认为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与人,鬼与鬼就不相伤害,不相仇视了。老子思想中还保留着迷信意识,肯定上帝的存在,四章“象帝之先”可证。肯定神的存在,三十九章“神得一以灵”可证。肯定鬼神存在,本章可证。
中国河南——2015年8月20日:函谷关景区的老子雕像。中国河南灵宝的著名历史遗址。HENAN,

02【个人体会】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就像烹煎小鱼一样。这似乎是在说,治理大国是一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但根据下文内容,若使治理大国像烹煎小鱼一样简单容易,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以道莅天下”。那么,这段经文的主旨是要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以道治天下,就可以像烹煎小鱼一样简单容易。
经文第三十七章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经文的核心观念与这第六十章的核心观念是一致的。
这一段经文中讲鬼与神,其用意无非是描述和美化无为法则治理下的天下清静太平的状态,不要过分拘泥于文字。远古时代的人们信仰有人格的天帝、鬼神,老子也不能例外。高亨先生就通过经文的相关论述认为,老子是相信天帝与鬼神的。
老君山的天气 瞬息万变 三次三年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老君山

有学者认为,老子以道为最高的哲学畴,试图按照自然本来的面貌来说明和解释自然界,反对宗教迷信,反对有人格的天帝存在,反对鬼神存在。看来,这样一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老子所讲的圣人,是指理想的统治者,具体说就是指以无为法则治理天下的统治者。老子将圣人不伤人放在了鬼神伤人之前。现实中侯王,以有为治天下,天下反而越治越乱,天下越是乱,百姓受的伤害就越深重。侯王以政害民,鬼神也要出来害人。
圣人以无为之道来治理天下,天下将自定。就要进入到老子称为“无名之朴”的状态里,在那个状态下,既使人们不希望天下太平,天下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清静太平的状态中。圣人以无为治理天下,百姓就将不再受到伤害。圣人不伤害百姓,鬼神也就不会再出来伤人了。
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函谷关主讲老子《道德经》

这个观点看起来有些奇怪,一般的学者都将鬼神的权威置于统治者之上 ,并将它们用作约束天子与侯王行为的最高权威。而老子却认为,鬼神伤人是因为侯王实施伤人政策的缘故。天下无道,鬼神就要伤人。圣人以无为治理天下,圣人不以伤人为政,鬼神也不会出来伤了。

03【试译】

治理大国就好比是在烹煎小鱼,烹煎小鱼不需要过多的操作,也不需要太大的火候,那么治理大国也不需要有为多事。以道佐人主,以无为无事治理天下,那么天下的鬼怪也将失去了神通。这倒不是因为鬼怪没有做怪的能力,而是因为鬼怪再也不需要出来伤人了。鬼怪不再做怪伤人完全是君王不再伤人害人的缘故。鬼怪和君王都不再伤人,人鬼两界就都同归于淳朴宽厚的道德了。

参考资料:
《老子绎读》任继愈 著
《老子注译》高亨 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轻轻松松读《老子》(60)
帛书《老子》通释之“治大国若亨小鲜”章
道德经第60章解读
“鬼神”是怎么产生的?为何“以道莅天下”就能使它不灵验?60
《道德经》正解(六十)
《老子·六十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