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老子书,切忌读死书,要善于读出文字之外的意义

文|新知堂原创

研读古书最忌将书读死,语言文字只是传递思想信息的载体而不是那个思想本身,但很多研究古书的学者都会自觉不自觉犯这个错误。

比如,大家在理解《道德经》经文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时,就只会在文字本身上做分析,将它译成“上德之人不讲求德,所以是实有德,下德之人拘守于德,所以是实无德”。
问题是当你读过这类翻译之后,是不是真得能懂得了些道理呢?假如我问你,什么是上德?为什么上德不德就有德了呢?当然你也可能会讲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来搪塞,但问题是你讲得那些道理必须要讲得通,要让每个人听后,都觉得确实是这么个理才行。
这些内容里老子是在借事实来讲道理,“上德不德”这四个字是有所指的,是实际存在事物的实际状况的概括。不是这四个字本身有意义,是它指示的那个事实那个实在状态有道理。“上德不德”,要将它看作一个事例,而不能将它认作道理本身,道理是通过这个事实或事例来证明的。
那么,什么是“上德”呢?我们该如何理解它?
在老子的学说中“上德”即无为之德,无为这一概念老子自己给出的定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
让我们来做个思想实验,来帮助我们考察“上德”的特性。设想我们来到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该社会的所有成员的社会行为都符合理想的德的标准,而且他们依据这些标准而生活,是出于纯粹的本能,而不是通过教育而后天习得的。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中我们将永远看不到不仁不义不真不善的行为发生。于是,我们也将无法形成关于不德的知识和概念,依据老子定理,没有不德的知识和概念。我们也将形成不了任何关于德的知识和概念。

以,当我们置身于这个社会中时,我们将学不到任何关于德的知识。这就是“上德不德”
事实上,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它的社会成员并没有关于德与不德的知识和观念,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不德,因为这些知识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但他们却都实现着真正有德的生活。
这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了。德支配着社会,但又不将自身显示给社会。这幅理想的图景便是德无为的状态,从而能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德无为。
德无为的意义在于,德规范着社会行为,使该社会实现着真正有德的生活,但并不将德本身显示给社会。这个社会的成员不知道什么是德,也不知道有德的存在。在这个社会的成员看来,天下安定太平不是因为有德的结果,而是自然的本性就该这样。

我们如果这样去理解,那么“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句话便是一句有意义的陈述了。
我们看到道理不是藏在文字之中,而是藏在文字之外。所以我们读古书是为了透过这些文字看到它背后的思想。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呢?我们还是做一个思想实验来考察这段文字的意义。
假想我们将置身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在这里到处都能听到关于真善美和仁义孝悌的知识的说教,看到那些导师们谍谍不休,不知疲倦地辛苦宣传,他们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得什么是德,什么是不德,并要求人们遵循着德的标准去行为去思想。

很显然,当下的人们必然还过着不德的生活,否则的话德的宣传还能有什么意义?根据老子建立的定理,即互为对立面的两组观念和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生成的关系,如果没有不德现象的发生,也就不会发生规范道德,以正视听的必要。
如今关于德的说教泛滥,必是由于社会中不德现象普遍存在的缘故。德之所以现身说法,就是为了纠正和补救当下社会中的不德之偏。这充分说明了该社会并未真正实现有德的生活。这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在下德的社会状态里,人们离不开德的知识和说教,那正是由于当下社会人们还未能真正实现有德的生活,而在上德的社会里,由于没有不德的发生,所以也就没有德现身说法的理由。这就是“下德为之有以为,上德无为无以为”的道理。
古经文内容很多都是应该这样来理解的,我们前面文章中也举过类似的例子。
比如,我们如何来理解“企者不立”? 如果我们将它直译为踮起脚跟就站立不稳,但这是与事实是不相符合的。不存在我一踮起脚跟就会站立不稳的经验。经验中这起码不是一个真实的状况,那么老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到这里来说理呢?
我们仔细来考察一下实际可以发生的情形,想一下我们踮起脚跟来是干什么呢?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比如去看电影进,前面站满了观众,我要想看清楚前面,我就需要适当的踮起脚来。
这就说明踮起脚跟可以帮助我看到眼前更开阔的视野。我发现适当踮起脚跟来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而且也不会发生站立不稳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一味地追求眼前视野的开阔,我就必须极大限度地的将脚后跟抬起来。如果我的整个脚掌都离开了地面,只有脚尖还在支撑整个身体,这时便会发生了站立不稳的结果了。

所以,“企者不立”我们应当理解为,适当的踮起脚跟可以帮助我开阔眼前的视野,但是如果我将脚跟踮起到极致,使整个脚掌都离开了地面,那我就会站立不稳了。
这是一个什么状况呢?本来我踮起脚跟是为了让我眼前的视野变得更开阔,但是如果我将脚踮起到极致,使整个脚掌都离开了地面,人反而会站立不稳,也就无法实现开阔眼前视野的目的了。
踮起脚跟无疑能开阔我眼前的视野,但当脚跟踮起到极致,就走到了开阔视野这一目标的反面去了。所以“企者不立”用来说明凡欲望不可无休无止的道理的。
同理,“跨者不行”,我们也不能翻译为跨大步者不能远行,因为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这个道理的,跨大步与跨小步都不可能影向出行的目标。
对此我们应当做如下理解,适当地加大步伐可以有助于我们加快行走的速度,但为了加快行进速度的目标,步伐也不是迈得越大越好。假如我将步子迈到极致,如劈腿一般,那我就不能再继续迈出下一步了,这样就走到了想加快前进速度的反面去。
这说明了什么呢?本来我加大步伐是为了加快前进的速度,但是我的步子如果迈得大到极致,像劈腿一样,我反而不能继续行进了,这就是走到了加快前进速度愿望的反面去了。
所以,“跨者不行”同样也是在摆事实讲道理,它描述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通过来个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而不是“跨者不行”这四字本身就是那个道理。
所以我强调研读古书,一定不要迷信,认为是经书就必然是神圣之作,一字一句都包含深义。
凡是著作都是人作的,而不是神作的,那就必然能被我们理解,在理性看来不能被理解的东西就是没有意义的东西。读古书也要讲究方法,要懂得文字作品与它要陈述的思想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读死书,死读书。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这一句也不能用直译的方法来解读,捶炼金属,使它尖锐,不可长保,你能认为这样翻译后就能包括宇宙奥妙,深刻原理吗?我们做了如下解读,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我们拿磨刀这样一个事件来说,我们将刀磨得足够锋利是为了它方便使用,比如我们将柴刀用于砍取柴禾。
经验告诉我们,为了达到即省力又省时的砍取柴禾这样一个目标,柴刀一定要被磨到足够的锋利,刀刃如果不够锋利,砍取柴禾时不仅费力,也会费时。
但是柴刀也绝对不是被磨的越锋利越好,这是因为刀刃在变锋利的同时,刀体也会越来越薄,这样柴刀在使用的过程中反而会变得更容易损坏,从而出现崩刃、卷刃,甚至折刀的现象,柴刀反而不耐用了。
这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呢?我们为了实现既省力又省时的砍取柴禾这样一个目标,我们需要将柴刀刀刃磨到足够锋利。但也绝不是越锋利越好。要求刀刃锋且利的意志,必须要适可而止。
即达到了这一目标就要马上停止这样一个欲求,即“功成身退”。实现了目标就要中止意志,否则的话,只是为了锋利而锋利,使刀刃锋且利的意志不知中止,刀刃固然会越磨越锋利,但刀体也会越磨越薄。柴刀反而由于太过脆弱而不能经久耐用,出现了崩刃、卷刃等现象。

磨刀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刀子使用起来既省力又省时,但是由于要求刀刃锋利的意志不知中止,反而使刀体变薄,柴刀变得过于脆弱而不能经久耐用,这样就走到了与使柴刀方便使用的目标相反的方向上去了。这才是“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要表达的意义。
这同样也是在摆事实讲道理,是使用追求刀刃锋利意志不知休止,反而使刀体变薄反而不耐使用的事例来证明凡欲望不可不知休止的道理。

【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子云:“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你怎么理解?
人最顶级的养生是什么?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秘密
获得游刃有余的人生
《道德经》第09章 功遂身退 原文和翻译
老子关系学:人生深藏不露容易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