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决问题的逻辑

这几周看了一本书叫《金字塔原理》,说的是我们表达、思考、解决问题、演示等,如果按照“金字塔的方式”来组织,思考的过程不会遗漏关键内容,也更符合人类接收信息的方式。

整体上来说,“金字塔原理”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个过程讲究: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书的第三部分写的是“解决问题的逻辑”,最近一直在工作中应用此方法,能感受到思考问题更全面、效率也更高了,在某些遇到难题的时刻,能够结构化地去分析问题、设计诊断过程、定位原因。

我把书里这部分内容梳理了一遍,思考和记录如下。

解决问题的逻辑,主要分三个方面:首先是界定问题,其次是结构化分析问题,如果问题没有什么结构则选择外展推理。

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的框架通常看的是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现状),与希望得到的结果(目标)之间是否有差距。

然后,我们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这相当于展开问题的四个关键要素:

●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 )]

● 遇到了什么问题?(困扰/困惑)

● 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R1)

●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R2)

最后是发掘疑问的过程,针对问题问自己: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也就是在框架内寻找解决方案。

结构化分析问题

结构化分析问题,包括五个方面:收集信息资料、设计诊断框架、使用诊断框架、建立逻辑树、是非问题分析。

我们大部分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习惯的做法都是先收集足够多的信息。但作者在书里提到一个数据:一家大咨询公司曾经估计过,在收集资料和分析的工作中高达60%是无用功

这和我们的直觉好像是违背的。主要是因为信息、事实想收集的话会足够多,但这些信息和真正的问题关联度并不高,于是我们便陷进了信息的汪洋大海而迷失了方向。即使有了完整的数据,要组织好自己的观点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收集数据之前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强迫自己思考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之后的重点是根据问题收集资料,以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只有假设自己已经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接下来需要设计和使用诊断框架,结构化分析的方法只有3种:呈现有形结构、寻找因果关系和归类分组。为了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可以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建立和使用诊断框架。

逻辑树是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

逻辑树主要是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金字塔原理”应用中一个重要原则:MEC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这个原则贯穿整本书。

外展推理

“界定问题”是将问题不断进行逻辑分析的过程,目的是发现并展示导致非期望结果的内在结构。

但是存在另一种情况,问题不是我们不喜欢该结果,而是无法解释它。比如想发明一件新东西或者形成一个新理论,这就要用到“外展推理”。外展推理其实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似,可以分为两类:分析性和科学性。

其基本流程一致,价值在于能帮助我们迅速找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严谨的方式推动思维前进,尽量减少中间步骤,而且不会为一些不相关因素所羁绊或耽搁。

作者在书中重点描述了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第二种方法:科学性外展推理,其特点是构造假设和设计实验。

记得去年看达尔文的《科学家如何思考:达尔文与物种起源》,其内容和方法如出一辙。

写在最后

《金字塔原理》整本书的核心可以用下面一张图来展示。但考虑到我们日常总是习惯先找原因、先说细节,应用此方法,还是需要非常多的刻意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悦读|如何用金字塔原理看长文章——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初读《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学会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维度,掌握金字塔原理,学会解决问题的逻辑
VOL.2 如何用金字塔原理写出优秀的年终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