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求道、悟道、傳道:重走司馬遷壯游路(總結匯報)

(本期文章比较长,需要较长时间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

    学习了一个道理,便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进阶到一定程度后,就显得孤独。)远方有志同道合,跟我一般求学问道的人一起切磋,不是很令人高兴吗?大多数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感到难过,不也是一个完整的人格独立的人吗?

(山东曲阜大成殿祭孔仪式


     今天我们从《论语》第一篇第一章讲起,就讲到了一个人一生所应该做的事情和应该抱持的态度。

   接下来讲

    一、司馬遷壯游

     (一)、总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读书人的传统。凡大有为之人,都应该走出去,与黎民大众共呼吸。两千年前的司马迁,懂得读无字之书的为学宗旨,身体力行,走入社会,观其行事,问其长老,问墟中人,问遗老,步往古圣哲遗迹,想见其为人,徘徊祗回,不能离去。

      司马迁是那样的忘情,故能在书中有强烈的反映。

      写舜摄政:"五岁一巡狩。"舜践位后,更是孜孜巡游,考察民情,励精图治,"崩于苍梧之野",以身殉职在南巡途中(舜墓)。写夏禹:"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大禹陵)上古帝王,贤圣爱民,在司马迁笔下生动活现,表现了作者司马迁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溯源   

1、《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1) 太极图     2) 伏羲八卦   3)文王八卦

   孔子的偶像周公旦,制礼作乐,文化上承文王,维持周朝八百年统治。

2、司马迁的偶像:孔子(十翼)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

 《象》、《说卦》、《文言》。读《易》,

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

则彬彬矣。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

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3、司马迁父亲

     司马谈在武帝时为太史令,作《论六家要旨》,卒洛阳。

(司马谈,推崇道家,培养出儒家学者司马迁。交待司马迁“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

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

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

有省不省耳。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

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

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

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

事少而功多。

司马谈

4、少年壮游

   1)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太史公自序》)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2)二十而南游江、淮,

上会稽,控禹穴,窥九嶷,

浮于沅湘;北涉汶、举国上下,

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

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

、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

                          ——《太史公自序》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二、综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对后世史家,产生深远影响,二十四史

基本沿用这一体例。

      1、苏辙甚至认为,《史记》的文笔好,

也和司马迁的壮游有关,“太史公行天下,

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杰交游,

故其文疏宕颇有奇气也。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价说,“太史公胸中,固有一天下大势。”

  3、王国维曾经专门研究过司马迁的出游路线,有趣的是,司马迁的行踪,与秦始皇南游东巡的路径,多有重合。(《司马迁行年考》)

  4、近代更有无数学人,对《史记》有更深入的研究。李长之(《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季镇淮《司马迁》,白寿彝(《史记新论》),高光《司马迁》,杨洁导演电视剧《司马迁》(86版《西游记》导演)、冯远征(表演话剧《司马迁》)等,每收集一次资料,就感动一次。

   原来,还是有人在坚持,在做一些大家不愿做,也不被看好的事。

(由于权限的问题,没有收集到所有的文章、视频等,所以,视野就受到局限)。

    “司马迁可能运气没有济呀,在世那么悲凉,死了之后,想为他做点事吧也那么艰苦”。

                                            ——杨洁

   5、意义

        理论意义:史学积累,智慧传承,到达彼岸。

        现实意义:服务教学,总结学问,知行合一。

(线路规划)

   6、线路规划

   7、道不远人

    1)天道远,人道弥。(《左传》子产语)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3)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十三章)

    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8、可行性

    1)知识的

    2)工具的

    3)体能的

    4)意志的

(边走边发文章,因为那是我心里所想要的。我的身体听从我的心的声音。)

   三、重走

 1、浙江绍兴 2、江苏苏州 3、淮安4、宿迁

5、徐州   6、沛县7、山东兰陵8、邹县

9、曲阜10、泰山11、临淄12、济南

13、开封14、洛阳15、函谷关 16、大荔

17、韩城,18、西安 19、商洛,20、武关,

21、南阳、22、荆州,23,汨罗,24,长沙,

25、韶山,26、余江,27,景德镇

四、思维路径

第一次,2007年,在公交车上,有位修行者说:你有慧心。“头顶三尺有神明。”

第二次,2010年,拉萨,大昭寺前,信众五体投地。感叹:是什么力量让人如此虔敬。 

(2010年拉萨小昭寺前留影)

 第三次,近几年,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人人皆可为圣贤。五百年前的圣人,与二千五百年前的圣人交相辉映,照亮历史的星空。很美。一脉相承下来,到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都能够看到他们的影响。

第四次,结合自己的教学、教研实际,发现只要做,只要尽力去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就是一种修养功夫。就是一种享受。所学、所思、所为合而为一,算是活得比较明白。

五、启示

1、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七章

 (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老子像)

 2、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浙江绍兴会稽山大禹陵大禹像)

 3、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陀

(佛陀诞生时,左七步,右七步,指天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处的我为任何觉悟者,是你,是他,也是我。)

4、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湖南汨罗屈子祠,还是那么静谧和孤独)

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江西宜春中学,韩愈像,820年,韩愈任袁州即今宜春刺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6、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7、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荣毅仁

到长沙,初中同学童春义(湖南大学教授)热情招待。

(到陕西渭南大荔县,发小周贵荣热情招待)

到山东济南,2005届学生齐雪(现经营两个书法培训班),用她自己的话说,毕业后,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另遇名师张军老师的教诲,我也受益匪浅:市场上的东西很多都是会过时的,但传统文化不会。——张军老师语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许斌,用他自己的方式减肥,过健康的人生,还教我们很多运动常识。)

     特别致谢:江宁,陈爱苗,所有关注、赞赏与帮助我的人。感谢。

五、启示(总结部分)

1、政治统一

2、经济一体

3、思想融合

4、人的世俗

5、科技碾平

6、现世王者

7、薪尽火传

8、功成弗居

六、结语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用司马迁自己的话说,他为了完成他的使命,忍辱负重,不悔。他要传的道,仍然是儒家之道,后世称为“记纂派”。

   再读一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谢谢!

(向学生汇报此行的收获与感想,我们试图找到一个不仅是快乐了自己,也能让他人有所收获的方式。)

(历史教研组研讨,感谢组里成员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翁良静老师提供拍照。)

(泰山的半山腰小憩。由周翌恒同学拍照。)

    作者:景德镇一中 周小泉,微信:Zhouxiaoquan2016,微信公众号:涓涓小泉,邮箱:22831988@qq.com, 百度百科:周小泉,在瓷都期待与您对话。欢迎关注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与您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子女,先让自己成为优秀的父亲
司马迁的文化壮游 作者:柏 峰
《老子》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史记》中那些值得玩味的精彩小细节
钱穆:庄周传、老聃传
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廖名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