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有毒的零食,别再给孩子吃了,2分钟教你做一份高颜值天然零食

 你错过的每一天,吾家小儿女都在成长

“有些零食,就是在给孩子投毒。”

                                   ——乖妈

怎样让追逐打闹的孩子迅速停下来?

——让他坐下来吃零食。

怎么叫醒孩子最快?

——给他一包零食。

怎样让一群不肯合作的孩子愉快地做同一件事?

——请他们一起吃零食。

忙碌的父母可能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爱读哪本书、在学哪门课,但所有父母都知道孩子最爱吃什么零食。

01


零食的意义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道理,零食也不例外。

当我们回忆童年的美好,总有那么一些片段关于零食。

“好吃”是大部分孩子对于零食的直观感受。

美食对味蕾的刺激,连成年人都抵挡不住,更别说是小孩了。

所以当孩子看到酸酸甜甜香香脆脆的零食,总是无法抵挡它的诱惑。

除了口感上的喜欢,吃零食本身也是一个愉悦的过程。

食物中的成分会刺激大脑细胞,释放出影响情绪的降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血清素。

当你感觉心情不好吃,吃点甜品总会开心一些,就是这个缘故。

不少孩子还会利用零食来进行社交

分享零食能帮助孩子建立人际关系,获得同伴的认可。

长身体的孩子,往往不能满足于一日三餐的食物摄入量,随身携带、拿起就能吃的零食,能给他们安全感,不惧怕随时可能出现的饥饿。

你看,随便一说就有那么多好处,是不是应该鼓励孩子多吃零食呢?

当然不是!

吃零食,不仅在数量上要克制,在品种上更是要限制!

有些零食就像毒药,万万不可给孩子“投毒”。

02


这些零食都有毒

今年的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颁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明确提出了几类危害孩子的零食。

3-12岁的孩子,含有这些成分的零食就别碰了!

01.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和人造的差别。

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几乎无害,家长该警惕的是人造反式脂肪酸。

油炸类食品、人造奶油、松软香甜的糕点饼干,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灾区。

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不仅有损孩子的心血管健康,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简而言之就是伤身体还降低智商。

想知道零食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就要学会看配料表。

商家并不会坦白地标注“反式脂肪酸”,但“精炼植物油、植物奶油、植脂末、氢化植物油、植物奶精、代可可脂”等名称,看起来似乎像植物一样天然无害,实则都是反式脂肪酸的成分。

02.添加剂

零食艳丽的色泽,源于色素。

入口香浓的清甜,来自甜味剂。

能在包装袋里放个一两年不坏,是因为防腐剂。

当零食中含有这些添加剂,再香再甜也不要经常给孩子吃。

不少添加剂在动物实验中都出现了致癌问题,并且添加剂也是儿童紫癜的一大过敏原。

我国共有20多类,近1000种食品添加剂。

正规渠道售卖的零食,添加剂的用量、种类都有严格的限制,按国家标准来食用并无大碍。

但正因如此,大家出于对标准管控的信任,降低了对添加剂的警惕。

添加剂的恐怖之处,在于它会产生叠加作用。

吃完一袋零食,通常都会随手再拆一袋,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或许你吃的每一包零食,单独来看其成分、添加剂的含量都是合格的,但你把每一包的添加剂叠加起来计算,种类和数量的超标就轻而易举了。

03


适合孩子的夏季小零食,好吃方便又营养!

很多妈妈也曾在给孩子自制零食这条道路上带着满腔热血一路狂奔,最后还是放弃了电饼档和烤箱。

因为,自己做零食经常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烤箱里烧糊过多少饼干,只有你自己知道。

偶尔能有一炉成功作品,孩子一尝却觉得不够美味。

哪怕做出了好吃的,却总是放不过24小时就得扔掉。

于是,尽管知道了各种添加剂的危害,父母也还是让忍不住会买不少零食放在家里。

自己做零食,真的很难吗?

其实,选对品种,健康美味的小零食就像煎个鸡蛋那样,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如果你家有3-12岁的小朋友,快来试试这两款简单易上手的小零食吧!

01.奶昔——打败碳酸饮料和奶茶的神器

夏天的奶茶店总是挤爆了人,孩子也常常在家嘟囔一句“想喝冰阔落”,奶茶中的不少添加成分都含有反式脂肪酸,而碳酸饮料则会影响钙吸收,造成骨骼发育缓慢。

而制作一杯营养满满的奶昔,只需要2分钟!

材料:酸奶+水果泥。

制作过程:把酸奶和水果按照1:1倒入料理机或榨汁机,打碎搅匀,就OK了。

香蕉、苹果、草莓、西瓜、火龙果等等,孩子爱吃什么水果,就用什么水果,如果想喝冷饮,就加入冷藏过的酸奶。

奶昔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能产生饱腹感,适合给孩子作为下午的加餐。

02.水果捞——沙拉的替代品

很多小朋友爱吃水果沙拉,甜甜浓浓的沙拉酱,口感甚好。

但购买的沙拉酱含有不少添加剂,且人工添加的香浓口味,也容易让孩子变成“重口味”。

水果捞则是用一个小动作,把孩子吃腻的水果,换一种吃法吃出新的口感。

材料:水果+冰酸奶。

制作过程:将水果切成小的四方形水果粒,铺满餐盒一层后,淋上一层浓酸奶,再铺一层水果粒,再淋一层浓酸奶。

浓酸奶看起来很像奶油,和水果粒1:1混合后,可以改变水果原有的味道,变得更香甜可口。

这两款小零食,既不需要复杂的材料,也没有复杂的工艺,随手做了就能吃上。

奶昔和水果捞结合了酸奶中丰富的钙和益生菌、水果中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有个小诀窍,就是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奶昔杯和果捞盒,陪孩子一起干杯,仪式感满分。

育儿之路长远且平凡,但聪明的父母,总是能和孩子一起发掘生活中的小乐趣。

愿你的孩子,在将来回忆童年时,除了那些货架里的包装零食,还有在家和你一起制作零食的温馨场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说孩子不能吃零食?这5种零食孩子越吃越健康!
【妈咪课堂】零食当主食?当心变“笨小孩”
娃断奶之后拒绝奶粉怎么办?
六一将至,宝宝零食怎么选更放心?这几种零食可以放心给孩子吃
有哪些零食可以给孩子吃?
适合孩子吃的小零食—水果酸奶冻,简单又美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