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中国孩子包揽了音乐比赛大奖,却走不进主流音乐厅——我们采访了新西兰的音乐家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新西兰信报  ID:nzmessengers  

我们在南半球,做最严谨的新闻,陪您看新西兰风景,与您分享生活与力量。

还记得我们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新西兰华裔音乐家林晨的报道吗? 

[独家专访+福利]新西兰华裔钢琴家林晨:向音乐倾注所有的热情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新西兰的各大音乐比赛中,获奖的常常是华裔,特别是青少年比赛,每年都能看到中国小孩站在领奖台上。

(2017年新西兰华莱士国家级钢琴赛前四名,都是熟悉的中国面孔-最前面获一等奖、穿红衣的大男孩,就是基督城小有名气的张力心)

(2016-2017 新西兰第五十届全国协奏曲决赛四强:Matthias Balzat (Auckland), Delvan Lin (Auckland), Siyu Sun (Christchurch) , Hye In Kim (Waikato)

中国家长是喜欢让孩子学习乐器的,在国内,每到周末,文化宫,少年宫便挤满了背着琴来上课的学生。

在新西兰,周末的课外兴趣班也常常能见到熟悉的亚洲面孔。

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好像成为了每个中国家长的必修任务,家长守着孩子练琴,不好好练打手心,成为了每个学过乐器的孩子共同的记忆。但是成年之后的他们未来如何发展? 我们采访了曾经学习音乐,或者正在从事音乐行业的专业人士,听听他们怎么说。

我学了12年小提琴,成年后的我却连琴都不想看到

提到小提琴,第一位受访者小A满脸苦笑。

——“我妈送我去学的,学了十二年, 童年对于我来说就是练琴,考级,参加比赛,再考级。 然后逢年过节的时候在我妈的亲戚朋友同事面前来一段。”

——“我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父母说这个好,那就去学。那时候没日没夜的练习。我还算有天赋吧,多多少少也拿过一些奖,国内的国外的。练哭了不知道多少次,谱子背不下来要被打手心。”

(网络图片)

——“父亲是音乐系的教授,我从小就是在乐团长大的,上大学的时候家长反而不让我学音乐了,说找不到工作,后来我就出国学了商科。” 

——“最不喜欢的就是站在亲戚还有父母的同事们面前表演”

——“这是家长的一场狂欢,我只是折线木偶,现在谢幕了,我也不用再碰琴了”

——“其实还是有用的,上学的时候靠给别的小朋友教课,赚了不少外快。” 

……


“每年新西兰的音乐比赛,前三名基本上都是华裔” 

第二位接受我们采访的,是基督城交响乐团的市场总监Michel。

成立于1958年的基督城交响乐团是本地主流乐团,乐手来自世界各地,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曾在New York Festival (纽约广告节)获得最佳音乐类别大奖。

Michel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她很看好中国青少年学习音乐的热情,基督城交响乐团也很希望吸收音乐专业的华人青年。但是从在基督城音乐厅的数据显示,每次演出时来观演的华人面孔极少。获奖众多但是从不欣赏音乐,成了Michel对中国孩子的印象

中国孩子学习乐器的比例非常高,家长很愿意为孩子投资,这很令人感动......我们希望能在未来的观众席上,舞台上,见到更多的中国面孔。 

每年新西兰的音乐比赛,中国孩子基本上包揽了前三名,他们的水平都是世界级的。中国孩子很聪明,很努力,所以我们非常关注。但是来听交响乐的听众,却基本上没有什么中国面孔,我们也很想知道为什么” 

“不知道未来如何,但是我会努力留在这个行业”

第三位接受我们采访的,是在奥克兰大学读“音乐表演Music preformance”的小K。

从五岁开始,小K就开始跟武汉音乐学院的老师学习钢琴。后来顺利考取了武汉音乐学院附中的她,十多年来一直参加各种钢琴比赛和音乐节。十三岁时她一个人来到新西兰留学,虽然在国外生活艰苦,但还是坚持找本地老师继续学习音乐,并考取了奥克兰大学音乐专业。 

“一开始是问我学大琴还是小琴,大琴就是钢琴,小琴就是电子琴。我说大琴,就这样开始了,然后一直学到现在。老师非常好,我妈妈也支持,我自己也比较喜欢,所以就学了这么多年。 ”

“最感谢是第一个老师,非常用心,我到现在都感激他。 后面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很好。”

“我平时会去音乐厅听交响乐,但是一般是找同学去。 有时候也跟外行的朋友去,但是这个作品如果你不了解,可能就会限制你的欣赏,就像我去美术馆看展,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一样。不过音乐是无界限的,我鼓励所有人去听音乐,去感受它的美。”

“我们学校其实学习音乐的亚洲同学也有,但是会去音乐厅的,本地人占大部分,我觉得是文化背景影响。而且留学生在这里学音乐专业,想留下来非常难,我希望以后可以当音乐老师,出去表演,但签证其实是现实问题。”


【总结】

优秀的中国孩子学习乐器的努力成果是被主流世界看见的, 被各方面关注,我觉得我们为此而深感骄傲。

另外我们也必须承认,在中国式家庭教育压迫下学习音乐,也曾给某些孩子带来阴影。

因为种种原因,或许曾经学习音乐但现在不能从事这个行业,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希望家长在带孩子去学习的初衷,是希望培养兴趣和热爱,而不是拿奖炫耀。

在对的土壤下,种子才能开出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访钢琴演奏家、2018年美国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2017年第八届贝森朵夫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好文分享】怎样让孩子学琴的过程变得开心快乐
头疼么:如果你的孩子回家也不练琴,那就看过来吧
【好文分享】家长喜欢孩子赢在起跑点,但学音乐不是短跑比赛
七个'是与不是',送给琴童家长
每个童年都该享受一次音乐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