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有企业代持民营企业股份是否合法

现实生活中,股份代持的行为不在少数,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通过签订股份代持协议,约定以名义出资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那么,国有企业代持民营企业股份的行为是否合法呢?下面跟着我们的河源律师来解答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国有企业代持民营企业股份是否合法

国有企业代持民营企业股份是否合法需要具体进行分析,如果代持行为是为了掩盖非法目的或规避法律规定的,将不具有法律效力,否则就是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国有企业代持民营企业股份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规定,国有企业代持民营企业股份行为无效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国有企业代持民营企业股份的行为是否合法取决于代持行为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了非法目的,如果通过代持股份进行贿赂等行为的,就不属于合法行为,代持行为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典”: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迷雾中的股权代持(第一季)
最高法院: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损害国企利益的合同有效吗?(附5个相关案例)|法客帝国
民法典“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梳理汇总、要点解读
恶意串通「民法典154」
《民法典》知识55——民事法律行为被撤销前后的法律效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