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的写作与欣赏

过去,文学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如散文、随笔、诗歌、小说、论文等。现在,单纯表达作者意见的论文,和仅仅抒发个人感情的散文,越来越没人看了。它们就像过期的明星,为了微薄的收入,硬着头皮登上尴尬的舞台。故意做出超越道德的动作,说出令人震惊的话语,只求稀疏的看客能够看自己一眼。

反而是在过去不入流的小说,成为文学的明星。虽然在电视剧、电影、游戏等视频娱乐的冲击下,小说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但毕竟小说讲的是故事,而故事是人类一切文化的根基。所以,将来如果还有人读书,那这本书最有可能是一本小说。

小说写作和小说欣赏,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却有相同的目的。两者都是为了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一个新奇别致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还可以是一个标新立异的语言文字。从这个目的出发,小说写作和欣赏,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拒绝落入俗套。故事的第一大忌就是俗。比如大部分言情剧,男女主角第一次相遇最俗套的情节就是英雄救美。女主角陷入困境,正好男主角路过,出手相助,把女主角拯救出来。这个情节太完美了,在让男女相遇的同时,充分展示了男主角的英雄气概,并为女主角顺利爱上男主角做了铺垫。任何人对不顾性命拯救自己的另一个人,都会心存好感的。这个情节设计如此完美,以至于被人们滥用得非常厉害。而且这个情节很不符合现实情况。现实中,恋爱中男女的初遇,几乎从来没有英雄救美的场景。

“女的有危险了,男的及时出现,男的把女的救了,女的爱上了男的,然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光是听了上面的话,就觉得俗不可耐,更不用说要看完整个故事了。但是俗套的故事结构并不是完全不能用,而是要活学活用,创造并加入新的、可信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情节。

第二,减少心理描写、风景描写和长篇大论。小说在刚出现的时候,主要作用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比如,明朝冯梦龙的短篇小说《三言》,每个故事其实都是想说一个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且,冯梦龙还怕大家看不明白他的故事,在每篇文章的最后都要唾沫横飞地发一通议论。连《红楼梦》也不例外,开篇就是“色即是空,人生如梦”的道德宣讲。

后来,小说不断发展,议论渐渐少了,风景描写多了起来。毕竟人们听故事是为了取乐的,没人愿意听穷酸的卫道士们的胡言乱语。加之,写小说成了一项专门的职业,写作者可以靠稿酬生活。既然稿酬按照文章的字数计算,同时又没人喜欢听大道理,于是作家们就都拼命写风景。比如《简爱》,如果抽掉风景描写,书的厚度可以减少一半。实际上,那些风景描写对故事的进展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增加了读者阅读的障碍,大大降低了美好的阅读体验。

再后来,编辑们和读者们发现了作家的诡计,风景描写也行不通了。于是,作家们又开始拼命进行心理描写,甚至为此还形成了新的文学流派: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不管这些主义听起来多么冠冕堂皇,也掩盖不住现在的作家没有能力讲好一个故事的尴尬。抛开心理描写、风景描写和长篇大论,读者自己会从故事中自己感受人物和情节,不需要作者描写。

第三,不要使用太多写作技巧。爱好文学的人,或者有志于写作的人,都是有一定的文章写作技巧。有才华的人,往往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于是文章充满了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技巧,这恰恰有害于文章的流畅,让读者无法正常阅读。比如狄更斯的《双城记》,里面使用了很多倒叙、插叙的写作技巧,读起来就没有他的《大卫科波菲尔》更顺畅。虽然文学界对前者的评价,要高于后者。但未来文学的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还是来自于读者。

使用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文字,简洁的句式,来表达清楚的意思。最简单的文字,写最好的故事,表达最深刻的思想。

第四,不要一次出场太多人物,这样会让读者眼花缭乱。故事的主角,一定不能是坏人,可以是个平凡的人,但不能有明显的道德污点。如果故事的主角一开始是坏人,一定要有救赎。爱读书,爱看电影和爱听故事的人,大部分都是好人,谁愿意去看一个坏人作恶多端的故事。但是主角又不能是上帝或圣人,不然故事的可信性会大打折扣。

第五,不要写跟时代有关系的事物、之前在微信读书上写《蜗居》的书评,对作者太多与时代有关的描述,进行了批评。像马车、出租车、手机、尿不湿、中国联通等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过几年,过了一个时代,上面的东西都将不存在。当后人读我们的书,看到这些东西,会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这些时代的事物对故事的推进并没有作用。故事主角知道了某个消息,并不非要别人用手机给她发了消息。出去游玩,也不用写坐了飞机还是坐了火车。这些对故事情节几乎没用。不变的是人们之间会说话,变得是用什么说话。而重要的是说话的内容,并不是说话的工具。比如《史记》,我们现在看还觉得没问题。霸王别姬中离歌是最重要的,至于项羽是怎么拿出小刀和书简,把歌刻下来的?虞姬跳舞的时候,穿的什么衣服,项羽又是拿什么给虞姬擦泪的?还有项羽和虞姬在战乱纷飞的时代,如何洗衣服,如何洗头,如何保持卫生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记住了“虞姬,虞姬,奈若何?”,我们记住了英雄的悲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意写作】如何构思小说的情节?
小说丨故事情节如何推进?
学习悬疑小说常用写作手法小说作者加速成长
小说的阅读与写作
今日读书:《怎样写出一个好故事》
小红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