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状疱疹,中医上隋朝就有记载,名为蛇串疮,中药上也有一套方法,老中医来告诉你!
水痘差不多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疾病,一旦染上水痘病毒,就无法根除。如果童年患过水痘,这种病毒会继续秘密潜伏在体内的神经细胞里。当水痘病毒在成年期再次出现时,就变成了带状疱疹。至今没人知道为什么病毒会突然再次发作。带状疱疹的症状开始表现为疼痛或刺痛。然后出现红色皮疹,很快又长出水疱。水疱可能出现在任何部位,并持续五天到四周,随后结痂并消失。水疱治愈后,带状疱疹的真正痛苦才来临,西医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在发病部位出现持续数年的剧痛、射穿痛和刺痛。年龄越大,就越有可能遭受这种长期疼痛。治疗上一般使用止痛药物和维生素B1等进行治疗,但是效果多一般。而且根治非常困难,所以很多患者来寻求中医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称为蛇串疮。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隋朝的《诸病源候论》,书中记载“甑带疮者,缠腰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所以在这个病的治疗上中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之前看诊过一个患者,68岁,因“左胸背起疱疹,疼痛4个月”就诊。患者于4个月前左胸背部出现成片的水疱,剧烈疼痛,于当地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中西医多方治疗1个多月后,疱疹干燥、结痂、留有淡褐色色素沉着,但疼痛不减,反而日渐加重,不可忍受。曾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止痛片等药物,但仍未能缓解。现症:胸背部疼痛,夜间痛甚,难以安眠,同时伴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检查:左胸乳至后背左侧见淡褐色色素沉着,呈带状排列。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滑。辨证为气滞血瘀,余毒未清;治以活血化瘀,清解余毒。
方用当归,生地,赤芍,白芍,桃仁,红花,川芎,土茯苓,胆草,大黄,枳壳,黄芩,黄柏,板蓝根,夜交藤。水煎服。二诊时患者疼痛稍有缓解,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症状已减轻,大便稍干,小便正常,睡眠仍因疼痛而不稳。舌质暗紫,苔薄黄,脉弦细。主证未变,疼痛不减,故加行气止痛之川楝子、元胡、丹参;因大便干结好转,减去大黄,加缓和润燥之瓜蒌。三诊时患者经服用上方后,大便已通,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已解,但仍疼痛,睡眠欠佳。舌暗红,苔白,脉弦细。治疗后虽余热已清,但气血瘀滞,经络阻塞,故疼痛未减。因此,选用破血逐瘀之三棱、莪术;通经活络之穿山甲、全虫;重镇安神之生龙骨、生牡蛎和珍珠母。恐伤伐太过,配以补气养血之当归、黄芪扶正祛邪。
服后疼痛大减,睡眠佳,疼痛基本消失,饮食、二便均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于前方去三棱、莪术、穿山甲、全虫,加苡仁、玄参、麦冬、厚朴,以养护胃气。后患者疼痛感全部消失。疾病痊愈。 
中医认为人是统一的整体,所以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应从整体观念出发,皮肤病虽病在表面,但是病根却在体内,所以想要彻底的治愈,必须从整体入手,内外同调,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状疱疹效验方(转载)
针灸如何治蛇盘疮
一个治疗带状疱疹的平民性处方
蛇串疮是怎么回事?
“蛇缠腰”为什么这么疼?哪些人要当心?
中医之医治疑难杂症---蛇串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